-05-:19
温岭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叶易
今年,已是方陈穿上护士服的第20个年头。现在,医院台州院区(医院)妇科(妇瘤)病区里的白衣天使,又是产妇和新生命的守护者。身为一名助产士,为产妇接生时,血、呕吐物、羊水常常会溅得满身都是,她从不嫌脏;碰上产妇难产,往往一两个小时弓着腰陪伴产妇,她也从不喊累。身为病房的护士,她以灿烂的笑容和富有亲和力的性格,让病人感受到丝丝暖意。用真心去关爱患者,用责任心去救治患者,是她的职业操守,也是她作为*员的信仰。
医患是同盟,要相互鼓励
在住院部二楼病房中,记者见到了方陈,她正在给病人换输液瓶。忙完手上的活,她又陪病人们聊了几句:“今天,鹅蛋价格又涨了。”“这么快能下床活动,你很快就能出院了。”在病区内常常能听到方陈爽朗的笑声。为了缓解病人的痛苦,她会和她们拉家常。她乐观的态度感染了不少病人。
如果说,方陈给予病人的鼓励,是她们战胜病魔路上的希望之光,那么,病人对方陈的理解,就是她在披荆斩棘的路上坚持下去的动力。
住在病区的李阿姨,与方陈相识已有数年,提起方陈,她评价道:“她的态度好、服务好,有她在,我很安心。”
当年,李阿姨刚刚转院到医院时,医生在她身上植入了输液港。那时,医院里精通输液港使用与维护的护士不多。方陈虽然接受过相关的培训,但是没有实际操作过。插针前,方陈有些紧张,手微微有些颤抖。李阿姨发现后,反而安慰她:“你大胆做,我相信你。”方陈听了后,感觉像吃了一颗定心丸,插针过程进行得很顺利。
方陈始终认为,在疾病面前,医患双方是同盟*,要相互鼓励,共同战胜疾病。
母子平安是最好的回报
白天,方陈是病区的护士,照顾患有妇科疾病或肿瘤的病人;晚上,她又化身为迎接新生命的助产士。有时,一天之内,她会目睹患者被病痛折磨的痛苦,也会听到宝宝的第一声啼哭。“工作的特殊性需要我切换两种情绪,也让我更加尊重生命。”方陈说。
刚开始工作时,方陈曾遇到过惊心动魄的一幕。那天上半夜,一名产妇在生完孩子后,突然出现了咳嗽、寒战、心跳加快、流血不止、意识模糊的症状,方陈判断产妇可能是出现了羊水栓塞,立刻通知了值班医生。产妇命悬一线,医院立即启动了紧急抢救预案,并联系多学科请求增援。由于产妇输血量比较大,医院里的抗凝药短缺,医院取了两次药……经过医护人员的全力抢救,产妇终于转危为安。“那个晚上,我心跳加速,心中一直默念着,千万要挺住呀。”方陈说。
每当一个新生命健康地来到人间,每当看到产妇们挂满幸福的笑脸,方陈说,光荣和自豪感便油然而生。她早已记不清有多少婴儿在自己的手中平安降生。“再苦、再累,我们都可以坚持,母子平安,就是对我们辛勤付出最好的回报。”方陈说。
无愧于社会赋予的职责
方陈常常会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让患者尽早康复?在身边优秀*员的影响之下,怀揣着对护理工作的无比热爱,她于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在这个大家庭中,她懂得,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社会赋予了自己更多的职责,不仅要学习业务知识,也要全面发展综合能力,在*治上更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科里的责任组长,除了调动大家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方陈还带医院举办的运动会和各项演出,并代表单位参加市、镇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获奖不少。
医院组织的手卫生、一米线、劝烟、垃圾分类等志愿者活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