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专题平台”现已开启,请看文末!
先给大家讲个段子:
“在飞行过程中,空姐突然广播找人:乘客中有没有麻醉科医生?有的话请尽快到头等舱,有急事!一位麻醉科医生飞速跑到头等舱,问空姐有什么事情。坐在头等舱的一位先生说到:你是麻醉科医生吗?我是外科医生,请帮我调整一下灯光,我要看报纸。”
给不是医务人员的朋友们解释一下这个梗,外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做手术的时候,为了手术视野更清楚,经常会要求麻醉科医生或护士帮他调整无影灯的灯光,是职业习惯。
这个段子也从另外一个侧面显示了麻醉科在临床的无奈现状,不太受重视,很多人也不了解麻醉科。很多人以为麻醉科对于产科来讲就是“打一针”:开剖宫产是“打一针”,分娩镇痛也是在同样的地方,以同样的方式“打一针”。很多人在做手术前通常都会找熟人给麻醉科医生打招呼,目的就是打的好一点,别痛就行了。
这种认识太肤浅,其实麻醉科医生很重要,特别是对产科医生来讲。
分娩多数情况下是正常的,但即使是再正常的孕妇,也有可能发生紧急和危重的情况,例如羊水栓塞、产后大出血、子宫破裂、心脏骤停、胎儿窘迫、脐带脱垂、肩难产等。这些紧急危重情况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每个医生都可能会遇得到。出现这种紧急危重的情况时,麻醉科医生是产科医生最好的依靠。
我把产科急救需要做的事情总结为ABCDE-FUN,分别代表Airway(气道管理),Breath(呼吸维持),Circulation(循环维持),Drugs(及时用药),Evaluation(正确评估),Fetus(胎儿分娩),Uterus(子宫处理),Neonate(新生儿复苏)。其中ABCDE应该由麻醉科医生负责,FU应该由产科医生负责,N应该由新生儿科医生负责。
你看,在整个抢救团队中,麻醉科医生负责的任务非常重大,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保大人”,产科医生的主要任务是“保胎儿和子宫”,新生儿科医生的任务是“保新生儿”,大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才是一个好的团队。
在妇产科领域,麻醉科医生主要有三个任务:分娩镇痛,手术麻醉,危重抢救,也就是说他们平时的任务是“保你不痛”,抢救的时候是“保你命”。这都是很要命的,“命”很要命,“痛”也很要命的。
所以,医院的时候不仅仅要打听产科的力量强不强,医院的麻醉科医生水平好不好,分娩镇痛的比例高不高。
另外,建议大家和麻醉科医生打交道的时候要尽量称之为“麻醉科医生”,而不是“麻醉师”,大家可能觉得这没啥,但是有些麻醉科医生还是很介意的。“麻醉师”的称呼有历史的原因,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医务界本身,普遍存在对“麻醉”的偏见、误解和歧视。从历史上来看,由于以前中国没有正式的麻醉专科医生培养体系,从事临床麻醉工作的大部分是外科医生、内科医生转行,有的是护士或技师转行,也客观造成我国麻醉学科起点相对比较低的事实,所以他们就被称为“麻醉师”。这个“师”你可以理解为“医师”,但是更多人会理解为“技师”,即使是现在,医院还是会把麻醉科列入医技科室管理。
所以,就会经常会有人说:
“麻醉科很简单,不就是打一针嘛”。
所以,受到委屈的时候,有些麻醉科医生也会无奈的自嘲:
“你以为麻醉师是什么啊?不就一个陪睡的而已啊!”
这其实是不对的,麻醉科很重要,麻醉科医生很重要,真的很重要。虽然在整个怀孕生孩子的过程中你很少能够有机会见到麻醉科医生,即使是见到,也是在术前谈话或者是在手术室里才短暂的见到TA们,TA们可能还是戴着帽子和口罩。这不代表TA们不重要,TA们是幕后英雄,作为产科医生和孕妇,我们都要发自内心地感谢TA们!
这就是你不太熟悉的麻醉科医生。
社群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