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医疗纠纷相关的新闻中,平衡报道绝不是形式上给院方留一小段,写几句“院长表示现在不便介绍情况”之类的废话,而是应该尽量找到第一线的医务人员,还原治疗、抢救经过;最低限度,也应该找到专业人士,从专业角度解释一下相关的病情。
来源:生命桥医学网
这两天,一则产妇死亡的新闻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不少媒体争相报道。由于最初报道与后续报道差异甚大,因此有人将其称为“反转”。
最早报道这个新闻的是湖南的华声在线网站。据新浪新闻报道,这则新闻引起争议后,当事记者表示“压力山大”,但显然他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这篇报道的问题所在。该记者认为,写入稿子里的都是真实的,他只是描述他看到的,稿子之外的没有写的是他不了解的,“如果那样写,会毁掉我的记者职业生涯的”。聪明的读者,您认为这位记者的话里有什么问题吗?没错,问题就在于“稿子之外的没有写的是他不了解的”。如果一个记者做报道,应该了解、应该写的,他没有去了解,而没有写,这是合格的报道吗?他是一位合格的记者吗?——不是。
那么什么是应该了解应该报道而没有报道的呢?我们来看原报道本身的文字。全文除标题外共有字,有字是产妇家属的质疑,给院方的只有区区字,还有24个字是说双方正在协商中。而即使这宝贵的字也全是领导的敷衍之词,于揭示真相毫无帮助。既然这样,给死者家属做点写作培训,让死者家属自己来写不就行了吗,何必还要劳动记者大驾呢?
也许记者会感到委屈,医院、卫生局的领导就是这么说的,他们不配合,我有什么办法?这是懒记者的借口。我们国家很多记者没有受过很好的新闻训练,他们上的课、考的试,就是要他们怎么听话,怎么做领导的传声筒,而不是客观公正地展示事实真相、科学原理。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懒记者。我们看一下近年来引发较大争议的医疗纠纷新闻,最初的报道几乎都是这种结构明显失衡的伪平衡报道:前面用大段大段的篇幅讲患方的质疑,医院院长“无可奉告”。
不错,医院和卫生行*部门的领导观念落后、作风官僚,他们不愿配合记者采访,而宁愿采用所谓维稳方式来息事宁人。可是,领导不愿配合记者,难道我们的记者就这样配合这些领导?你既然准备写医疗纠纷,那就注定是息事宁人的领导不愿意看到的报道,既然这样,你为什么不彻底一点,去找到愿意说话的第一线医务人员,由他们来称为真正的平衡报道中的一方呢?
所以说,在医疗纠纷相关的新闻中,平衡报道绝不是形式上给院方留一小段,写几句“院长表示现在不便介绍情况”之类的废话,而是应该尽量找到第一线的医务人员,还原治疗、抢救经过;最低限度,也应该找到专业人士,从专业角度解释一下相关的病情。比如本例中,记者已经知道了死亡产妇的诊断极有可能是羊水栓塞,那么即使找不到参与抢救的第一线医务人员,即使你记者不知道什么是羊水栓塞,但是你找一位懂行的妇产科医生给你解释一下应该不难吧?当然,千万不能像南方某周末报纸的某记者那样,任何专业问题都去请教那位御用的中专毕业退休理疗科医生。
本文为生命桥医学网原创或独家编译,非商业转载请注明来自生命桥医学网,商业转载请与作者联系。
(图片来源:凤凰网)
————————————————
欢迎大家投稿或推荐,请直接回复或发送邮件至shengmingqiao
g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