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难治性产后出血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19例
TUhjnbcbe - 2021/8/10 15:14:00
如何防止白癜风复发 http://pf.39.net/xwdt/201123/8428108.html

本文节选自《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志年3月第22卷第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难治性产后出血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的原因、时机、术后并发症及孕产妇结局。

方法:回顾性分析年7月至年12月本院收治的因难治性产后出血行急诊子宫切除术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19例患者平均年龄(33.4±4.2)岁,平均孕次(2.8±1.2)次,平均孕周(36.4±4.4)周。子宫切除术原因为胎盘因素7例,宫缩乏力为5例,宫缩乏力合并边缘性胎盘产前出血2例,软产道损伤形成大血肿2例,羊水栓塞2例,晚期产后出血合并感染1例。子宫切除术前平均出血量(.2±.5)ml,平均血红蛋白(56.3±21.7)g/L。除1例羊水栓塞患者死亡外,18例患者痊愈出院。

结论: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胎盘异常及宫缩乏力是两大主要原因。

关键词

难治性产后出血;急症子宫全切术;围产期

Lifeis

likeajourney

预后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仍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peripartumhysterectomy,PH)是指在分娩过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仍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peripartumhysterectomy,PH)是指在分娩过程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年7月至年12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妇产科共住院分娩例,发生难治性产后出血57例(0.6%),经积极的保守治疗无效后急行子宫切除术19例,其中有3例患者为剖宫产术中紧急转入本院,9例为剖宫产手术前1-7天内转入。患者平均年龄(33.4±4.2)岁(28-46岁);平均孕次(2.8±1.2)次(1-4次);平均孕周(36.4±4.4)周(24.3-41.2周);其中有剖宫产史及子宫肌瘤切除史8例,多胎妊娠2例,羊水栓塞2例,软产道裂伤2例。19例患者中,子宫全切术14例,子宫次全切除术5例;剖宫产术中急诊行子宫切除术17例,剖宫产术后第6天切除1例,剖宫产术后第12天晚期难治性产后切除1例。

二、研究方法

回顾性收集1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于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术前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了解有无胎盘植入,术后均有病理证实,并全部病例医院超声评分系统,评分≥6分。多学科会诊、充分备血后常规手术。准确记录子宫切除前胎盘异常和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量。

三、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患者的一般资料

19例急症子宫切除患者中,胎盘因素7例,其中5例凶险性中央型前置胎盘并植入,1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重度胎盘早剥及死胎,1例中央型前置胎盘并植入;宫缩乏力5例,其中2例重度子痫前期,2例合并子宫腺肌病;宫缩乏力合并边缘性胎盘产前出血2例;软产道损伤形成较大血肿2例;羊水栓塞2例(10.5%),其中1例在外院剖宫产术中突发呼吸骤停,意识丧失,出血达ml时行子宫切除术,因并发DIC及急性肾损伤无尿,转入本院ICU治疗,转入第3天发现下腔静脉血栓较大且血栓距离心脏仅1cm,行下腔静脉血栓取出术并放置滤器及右侧股静脉血栓取出术,1例18单卵三胎,妊娠35周行剖宫产术时突发呼吸心跳骤停,起病急进展快,抢救无效死亡;晚期产后出血合并感染1例,患者妊娠41周、面先露(颏前位)手转胎头失败行剖宫产术,术后第8天开始阴道大出血3次开腹止血无效后转入本院,最低血红蛋白32g/L,输血总量ml,剖宫产后第12天出现大量出血(约ml)行子宫切除术,术后病理为剖宫产切口感染。该患者体质量42kg,体质指数16.8kg/m2。

19例患者切除子宫前出血量-ml,平均(.2±.5)ml,血红蛋白23-86g/L,平均(56.3±21.7)g/L;其中2例凶险性前置胎盘并植入超声评分为10分以上直接行全子宫切除术,17例均经过积极的保守治疗。

二、患者的转归及预后

19例患者中,8例DIC,3例肺水肿,其中1例合并感染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右额叶脑出血(破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子宫切除后行开颅手术,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心功能不全、肝损伤等,经过积极治疗恢复良好,无后遗症;2例急性肾损伤,其中1例在抢救过程中发生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2例患者子宫切除后腹腔出血,进行第二次腹腔探查止血;2例羊水栓塞,其中1例发生急性肾衰及下腔静脉及双下肢血栓,血管外科与心脏外科联合取血栓后恢复良好,1例因起病急救治无效死亡。18例抢救成功患者中,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量多于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P0.05)。

讨论

一、围产期子宫切除的概念及发病率

围产期子宫切除术通常指分娩后24h至产后42天内的子宫切除。本资料17例在24h内,1例在剖宫产后6天,1例在剖宫产术后第12天。其发生率大多数在0.2-10.1/之间,平均为1/。本院的数据为0.76/,比平均值略低一些。

二、围产期子宫切除的原因及指征

多数学者认为PH的指征包括妊娠合并宫颈浸润癌、重度的绒毛膜羊膜炎等导致的宫内感染及败血症等。随着剖宫产率和次数的增加,胎盘异常导致子宫切除的比例大幅上升。已经成为急症子宫切除的第一位原因。本资料中,胎盘因素7例,宫缩乏力合并边缘性胎盘产前出血2例,胎盘因素达到47.4%,其中最多的是凶险性中央型前置胎盘病植入(5例);19例均为瘢痕子宫,且均有流产史,1例为3次剖宫产。术中根据植入程度再次评估,其中2例直接进行了子宫切除,出血量反而较少,分别为ml和ml。

既往资料显示,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急症子宫切除排二位,其危害同样严重,往往因为诊治不及时,例如实施一些无效的保守治疗,延误时间,导致患者的出血更多。本资料显示,双胎、羊水过多、妊娠糖尿病、重度子痫前期、子宫肌腺病等可以导致子宫张力增加,引起产后大出血,出血量-ml,多于胎盘因素引起的出血。其中1例宫缩乏力的患者,剖宫产术后大出血3次,血红蛋白降至35g/L;2例合并子宫肌腺病患者,可能由于肌腺病损坏子宫肌层影响子宫收缩,因此,有合并症患者应引起高度重视。

近年来,软产道裂伤也在PH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丹麦学者报道了50例子宫切除病例,软产道裂伤与胎盘因素导致的急症子宫切除并列第一,占比均为26%。本组资料中有剖宫产术中软产道裂伤形成巨大腹膜后血肿,达到肠系膜下动脉水平,最后导致了子宫的切除。

羊水栓塞是分娩期发生的一种灾难性疾病,其致死率达80%以上,是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本资料中,2例典型的羊水栓塞,其中1例DIC、急性肾功能衰竭、下腔静脉及双下肢血栓等。

在众多的难治性产后出血中,晚期产后出血也渐渐受到重视。其发生率为0.5%-2%,大多是产褥期出现。最常见的原因是妊娠物残留、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内膜炎等。如未及时识别和正确处理,同样可能发生大出血、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这也提示应重视晚期产后出血,同时重视低体重患者的妊娠期管理,加强孕期营养,杜绝感染的发生。

三、围产期子宫切除的时机、并发症及转归

围产期子宫切除是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经的最后选择。切除子宫后导致生育力的丧失,因此在临床中不能犹豫而错失子宫切除的最佳时机。目前缺乏指南,既往文献显示,急症子宫切除者出血量在-ml,平均(±)ml,输血量-ml。荷兰学者报道,子宫切除前的平均出血量为ml,每切个子宫平均有5.9个患者死亡。本资料显示,子宫切除前平均出血量为(.2±.5)ml,平均总输血量为(.8±.9)ml,死亡率为5.3%。当然子宫切除的时机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孕妇年龄、再生育的要求、当地医疗救治水平及血源等综合考虑。

总之,胎盘植入和宫缩乏力是导致难治性产后出血PH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孕期保健,降低剖宫产率,增强基层医务人员急救水平,可大大降低PH,提高产科质量。

编辑:范文豪

审核:*秀媚

1
查看完整版本: 难治性产后出血围产期急症子宫切除术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