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产妇死,医护跑孕产凶险媒体报道更应
TUhjnbcbe - 2021/7/27 22:57:00

“湘潭一产妇剖腹产后大出血不幸离世”的新闻成了这个周三上午整个中国互联网最轰动的话题。新闻本身及其反响这里就不累述了。笔者在这里只简要的说明两个问题。

首先,一看到描述,“孕妇死亡时满口鲜血”,笔者立刻想到了羊水栓塞(最后的诊断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个孕产科最凶险的恶魔,人类医学至今未能攻克的疑难病例。

简而言之,羊水栓塞就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从子宫创口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由于羊水中含有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质(胎儿胎脂、胎粪、毛皮)和粘液中的抗凝成分。

首先,污染物质进入血液,会引发全身大面积急性感染、导致肾衰竭;特别是这些有形物质随血液循环进入在肺从而形成栓塞,肺泡丧失换气功能,引起肺动脉高压。继之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呼吸窘迫、心跳呼吸骤停,甚至心衰竭。

同时,由于羊水中粘液含有破坏凝血因子的物质,造成产妇产后正常的大出血无法凝结,即使输入大量的鲜血也常常无法纠正血流不止;而有形物质对毛细血管的栓塞,又很有可能引发不可控制的全身弥漫性大出血,有时还伴皮肤、胃肠道及尿道出血。以上四者中的任何一个都有极大的可能导向死亡。

引发这个急症的原因一般是子宫收缩过强,导致胎膜破裂,羊水从子宫创口进入血液循环。至今人类医学的产前检查对此仍没有找到查出先兆的办法,也就没能研究出足够的措施来预防。然后胎膜破裂后病人发作很迅速急迫,抢救往往来不及。

羊水栓塞的发作率虽然只有大约两万分之一,但孕妇和胎儿死亡率高达80%,是产科最凶险的并发症,也是至今残存的孕产妇死亡主因。

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在医学昌盛的今天有孕妇死亡的现实。但其实孕妇分娩的风险,虽然在当代医学帮助下大大降低,即使在发达国家,孕产妇死亡率也有约十万分之十左右,也就是万分之一。

其中在发达国家,孕妇死亡原因近一半是羊水栓塞引发的大出血和急性感染。而在非洲,那些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0万分之也就是百分之一的地方,则主要是难产和不安全堕胎。

就中国而言,全国万分之二,大城市不足万分之一的孕产妇死亡比例总体来说已经很低,但落在任何一个家庭仍是天崩地裂般的大悲剧。

至今为止,在地球这颗行星上,人类医学还没有找到产前检查确认羊水栓塞风险的办法,属于不可预知极难抢救的医学难题,做手术之前都会告知这种不可抗力及可能性,并由病人和家属在手术协议书上签字。笔者这里要说,每一个孕妇都很伟大,向母亲致敬。

从目前视频报道和描述的分娩和抢救过程来看,因胎儿个头过大,医生一开始建议剖腹产,家属坚持顺产;后来产妇太痛(子宫收缩过强),被迫转为剖腹产,婴儿生下后,发现羊水已经进入血液循环,产妇陷入危险。

有准备的剖腹产恰恰是减少和避免羊水栓塞的最有效方法。切开子宫瞬间吸引器首先是吸羊水,刀口是安全可控的,因为有止血钳钳夹,可以防止羊水进入静脉血管。

家属对医学不了解,没有及时同意转为剖腹产,这是导致羊水栓塞未能避免的主要原因。而在病情告知后的家属的进一步应对失措,则是孕妇死亡、未能救活的直接原因。

医生根据病情发展,建议切除子宫保大人——这是应对严重羊水栓塞,不得已抢救的关键之一,主要是为了能减少羊水、胎膜与主创口的接触面,并迅速止血,简而言之,要保命必须摘子宫止血(而不是媒体报道的切子宫引发大出血)。

同样是由于家属对医学不了解,医生下达病危通知,建议摘子宫保大人,家属特别是媳妇的婆婆反对,说“这以后还怎么生二胎,做不了就转院”。可这时还能转院吗?

根据临床医学博士徐蕴芸的描述,医院救回过一例羊水栓塞患者,切除子宫,光输血就输了一万多毫升,是人体血量的两倍多,相当于50多个献血者所献的全部血量。最后救活了孕妇,但胎儿没有保住。

而且这是在医院医院,得益于北京这个超级城市的多个血站资源。很多小城市整个血站都没有备有这么多的单一血型血源。

在这个县级妇幼保健院,医生们在家属阻挠关键救治措施的情况下,用尽了一切可行的抢救举措,还请来市里专家进行协商。整个事件过程中,院方积极抢救,进行了多次病情告知与沟通。

实际上,当天下午,整个湘潭市医疗系统都在为抢救这位孕妇在努力,四处调集血源。专家团队从下午1点一直抢救到晚上9点,可谓是尽了全力,尽到了救死扶伤的医者天职。

如果已经确定患者死亡,医护人员撤离也是正常情况,没得说患者已经死了一堆医生护士要留下来围着守尸的。何况是家属情绪激动的情况下,都站在那里乖乖的等着挨打么?

当然,家属遇到这种天崩地裂的悲剧,说什么做什么,甭管对不对,心情可以理解。但一些媒体这么报道,就是严重的不及格。

媒体人其实是一个“奇特的存在”(笔者一媒体同行语),既然声称“负责报道一切”,这就要求报道者是个通才。但实际上,这个世界上通才早已不存在了。

限于时间,往往很多连门都没入的媒体人就开始根据自己极有限的学识、很狭窄的知识结构体系(相对复杂的世间万物来说)开始对世间万物夸夸其谈了。

没有见识并不可耻,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是通才。可耻的是在互联网时代,用几分钟就能了解的一些浅显常识都不去了解,就去哗众取宠,用震撼性、爆炸性的新闻标题引发公共话题,制造更大的社会矛盾。

家属可以没有医学知识(当然事先有所了解的话最好),但受过高等教育的记者,在承担“社会公器”这一神圣身份的时候不应没有。事先不知道很正常,可以快速的简单学习一下,请教一下专家。

既然要在互联网上以“社会公器”的身份去传播新闻,为何不本应先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本身快速了解一下?再请教一下各路专家的多方观点?有了一些基本的常识和了解,再对这个问题发声,这总共花不了几分钟时间。

尤其在医患矛盾突发的今天,自称“社会公器”“道德良心”的媒体记者在报道这些案例时要格外谨慎,不要轻易直医院的责任。最起码,要先咨询一下专业医生和医学界学者,不要闹出“羊水栓塞为何没有事先检查出来”的无知笑话。

这些工作不做是一个媒体在技术上的缺失;故意不做,制造话题煽情,达到炒作目的,无端加剧社会不安,则是道德上的无良和无耻。

医患关系走到今天,虽然各方面都有很大关系,但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也是其中推波助澜、无中生有的很重要一环。还记得八毛钱治结肠闭锁、助产士缝肛门、医院“烤婴儿”等等剧情反转的事件吗?

愿逝者安息,愿无谓的纷争不再。愿医者救死扶伤,愿记者肩负正义。愿我们每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都能有职业操守、道德良心。

凤凰新闻客户端评论员唐驳虎

背景

产妇死在手术台上医生护士失踪院方避谈详情


  10日下午,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一名张姓产妇,在做剖腹产手术时,因术后大出血死亡。“我们认为她是非正常死亡,医院存在很大责任,如果发现及时不至于死亡,也不至于隐瞒我们这么久。”张女士的家属认为,医生在抢救方面存在问题。
  产妇之死产妇大出血
  据了解,张女士27岁,9日凌晨4点有临产的迹象。10日上午,丈夫刘先生带她住进了湘潭县妇幼保健院,准备待产。上午11点,医生给张女士做了产前检查,胎位正常,由于胎儿较重,医生建议家属做剖腹产。随后,张女士被推进五楼的手术室。12点05分,手术室护士告诉家属,产妇顺利产下宝宝。
  孩子被护士抱出来后,张女士一直没有从手术室出来。半个小时后,护士通知守在手术室外的刘先生,称产妇出现大出血情况,需要输血CC,让其赶紧签字。刘先生说,1个小时后,护士又通知他,称出血情况没止住,要其赶紧去买止血药,刘先生立刻到一楼缴费。直到下午3点,医院请来市里专家进行协商,进进出出,好像很急的样子。
  下午5点左右,一名护士通知刘先生,称产妇大出血,现在必须切除子宫,需要签字。刘先生说,心里凉了半截,但想着只要妻子能活命,怎么都行。
  妻子手术台上死亡
  就这样又过了几个小时,直到晚上9点,刘先生家人听到有人在议论,说产妇已经死了。情急之下的刘先生上前使劲拍打手术室的大门,这时,出来一个自称是代理院长的人,说产妇仍在抢救,有脉搏。刘先生只得在外继续焦急地等待。
  直到晚上11点,刘先生再也按捺不住,再次敲门,询问护士情况,可此时,手术室内没有任何人回答他,因为手术室的门被反锁,刘先生不得不撬开手术室的大门。可进去之后,刘先生看到了让他难以置信的一幕:妻子赤身裸体躺在手术台上,满口鲜血,眼睛里还含着泪水,可却再也没有了呼吸。而本应该在抢救的医生和护士,却全体失踪了,房间里只有一些不明身份的男子在吃着槟榔,抽着烟。
  医院有不可推卸责任
  短短半天,刘先生经历了悲喜两重天,从初为人父的狂喜,到坠入痛失爱妻的深渊。回忆全过程,刘先生对湘潭县妇幼保健院提出了诸多质疑:妻子产前检查一切正常,为什么死亡以后就说是羊水栓塞?先前怎么没有检查出来?在产后抢救过程中,为什么也没有讲过?在产后大出血抢救过程中,病人病情危急,为什么医生不下达病危通知书?为什么在下午3点的时候打电话去梅林桥镇询问有没有这个人,并说已经死亡了?
  最让刘先生难以理解的是,妻子在死亡以后,为什么医生不及时通知家属。“医院责任心强一点,这个悲剧完全可以避免的”。而且事后,院方始终没有道歉,只是反复诉说他们已经尽力抢救。
  回应院方避谈详情
  12日中午,记者前往湘潭县妇幼保健院,院长胡亮在电话里说,正在汇报工作,*府已经介入,详细情况不便介绍,这个病人主要是因为羊水栓塞发病比较急。
  据了解,死者的家属情绪比较激动,在妇幼保健院门前为死者设立了灵堂祭奠。医院的正常就诊秩序,避免影响到其他患者治疗。
  湘潭县卫生局齐局长称,11日上午湘潭县*府、县卫生局等部门先后派负责人约死者家属、院方代表和*府代表协商,但双方未达成一致。

1
查看完整版本: 产妇死,医护跑孕产凶险媒体报道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