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中“塞信封”“特殊患者”游走各科室谈“私事”……针对近日曝出上海、医院医务人员收受回扣的“不正之风”,国家卫生计生委表示,立即要求相关地方行*部门展开调查,依法依规严肃处理涉事的违规人员,查处相关药品企业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广大患者切身利益。目前,已有4名涉事医生被停职。
回扣最高占药价40%﹀
﹀
﹀
有媒体报道称,上海、湖南两地的6医院医生收受的回扣占药价比例高达30%至40%,部分药品中标价高出市场价数倍之多,且医生更倾向于开回扣比例高、金额大的药品。药价虚高,医院的“姓公”本质;医院逐利,伤害的是群众获得感。针对上述事件,国家卫计委称将深入治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进一步完善落实药品招标采购制度流程,确保过程更加透明、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协调有关监管部门加大对药品购销流通环节的监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
药价有较大下降空间﹀
﹀
﹀
根据国家卫计委发布的《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医疗总费用中,门诊药费占48.3%,住院药费占36.9%,而英美等发达国家药费仅占10%左右,我国药价降“虚高”还有较大空间。
让群众“看得起病”是编织“健康中国”民生大网的重要抓手。记者了解到,国家卫计委年发出有关通知“不准将医疗卫生人员个人收入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挂钩”“不准开单提成”。为何一些歪风盛行、逐利痼疾难破?国务院医改办专职副主任、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司长梁万年指出,啃下以药养医这块“硬骨头”非一日之功,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牵对建立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的“牛鼻子”,才能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
药品流通环节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降药价“虚高”的成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要构建药品生产流通新秩序,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推行“两票制”,压缩流通中间环节,降低虚高价格。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改革招标采购机制,医院单独或组团采购,催生优质低价的药品市场。
让医生得到应有报酬﹀
﹀
﹀
破除以药养医,通过“三医”联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是关键。《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中提到,要建立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工作机制,取消药品加成,通过实行药品限价采购、严格控制医师处方权、挤压药品耗材流通使用环节的水分腾出价格空间,重点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项目价格,“让医务人员得到社会尊重和应有报酬”,同时强化医保基金监督作用,形成正向激励和科学补偿机制。
据悉,国家卫计委已向两地派出督察工作组。目前,两地正在按照国家卫计委要求开展调查,湖南省卫计委已对查明的1名涉事医生作出停职处理的决定。上海涉事的3名医生已停职接受调查,涉及药品已停止使用。
最近几年,医护行业被黑的够呛。医生都被描述成黑社会了,坐在办公室里,轻轻松松开点药,动辄几千上万,不买不行,赶上敲诈勒索了。问诊、开刀还要收红包,一个月收入大几十万……然后还不负责任、草菅人命啥的,描写的绘声绘色,这其中无良媒体“居功至伟”,为了吸引眼球,啥都敢写,啥都敢编。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去年有个轰动一时的新闻,衡阳产妇羊水栓塞,医生迟迟不肯动手术,结果产妇不幸去世。当时微博上把医生给骂得狗血喷头,可是没多久就反转了,说是本来医生打算切除产妇子宫保命,但是婆婆想要二胎迟迟不同意手术耽误了治疗……虽然医生也有部分责任,但是这个反转无疑狠狠的抽了许多人一巴掌。可见,许多人对医生的误解太深了。
有人说医生态度差:“去问诊,他妈的排了一个小时队,结果医生1分钟就给我打发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医生之所以可以一分钟就把你“打发”了,那是因为人家几年十几年的临床经验了,见的多了,本来就是可以分分钟确诊,难道还要故弄玄虚的憋一阵再告诉你?再当心理医生安慰你几句?凭啥啊?现在医疗资源本来就紧张,医生和患者唠1分钟,你都要排1个小时队,那医生要是和每个患者都唠5分钟,你是不是得排5个小时?这样你乐意吗?
还有人说医生乱开药吃回扣,这个现象哥不否认,但这个药价是医生定的吗?药品从药厂出来,经过渠道商、代理商、批发商各种层层盘剥,还要给你们的“明星偶像”支付高昂的代言费,到了患者手中确实是翻了几倍,可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难道还能去管理药价?医生把没有医保的穷人开药开到绝路上的,有吗?也许有,但我听到更多的反而是一些朋友经常吹嘘自己爷爷奶奶是“老干部、老革命”,医院,好药贵药咔咔随便开,反正是1OO%报销。你别说你身边没有这种事?为什么会有“以药养医”这种现象呢?我相信有很多人需要反思,但绝对不是医生。
最荒诞的莫过于医生草菅人命的传说,说不给红包,医生会不认真,甚至故意在手术的时候“加害”患者。我觉得有这种想法的人真他妈是迫害妄想症晚期了。一个医生,本科5年,研究生3年,毕业了还得实习个2~3年。辛辛苦苦努力十年才能走上岗位,都他妈三十好几了,就是为了在病床上“加害”患者?这特么是神经病吧?哥觉得一个人如果不尊重生命,没有一颗救死扶伤的心,他根本就不会选择医生这个行业。
医生不是上帝,有生老病死这都是自然规律,有些疾病就是这样。动手术风险五五开,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大家都听过很多绝症患者因为不能忍受痛苦想安乐死的,你听说哪个医生劝病人放弃治疗等死的吗?只要是有一丝的希望,医生都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生命,不是因为什么崇高的精神,而是因为这就是医生这个职业责任之所在。很简单的道理。
我们可以骂医疗保险制度不健全,医疗资源不公平,看病难,看病贵,药价高……这都很正常,不光中国人骂,美国人天天骂奥巴马不也是因为这些事吗?可是,千不该万不该,你不该辱骂医生。不能把医疗保险制度不足和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全赖在医生这个职业上,这样显然是不公平的。
所以媒体啊,还是要多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要总想搞个大新闻,弄个标题*,写个小故事,无限放大医患冲突博眼球,把医生都批判一番。大家在看到医患冲突事件的时候,也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见到风就是雨,无中生有的东西,你替他说一遍。等于你也有责任。
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以交易,唯独生命除外。花钱你可以买来任何商品,但你买不来生命和健康。如果你把看病当成交易,认为你花了钱,医生就必须把你治好,否则就是迫害你。那这是对生命的亵渎,也是对医生的侮辱。有些人在网上用偏激的语言和观点大放厥词,激化医患冲突,抹黑医生,这不仅仅会让医生心寒,更受伤的还是我们普通人自己。
来源:网络
版权声明:“职场精英荟”所推送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谢谢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