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产妇来说,生孩子遇上羊水栓塞的几率约为1/。然而一旦发生了,就有致命危险,等于是在*门关走了一遭。上周,45岁产妇金女士生二胎时突发羊水栓塞,医院产科上演了一场急速生死大营救。
经过28分钟与死神的搏斗,金女士被成功抢救回来,并顺利诞下一名男婴。昨日,金女士和孩子已康复出院。6月14日中午11点20分左右,怀孕39周的金女士怀着激动的心情被送至医院产房待产。半小时后,她感到喘不上气、非常难受,守在一旁的医护人员看她表情有异,询问后发现她伴有胸闷的症状,赶紧给她做胎心监护。11点55分,产科程苾恒博士发现胎儿的胎心正在减弱,排除脐带脱垂等其他合并症后,迅速作出了“羊水栓塞”的判断。产科立即启动了院内危重孕产妇应急救治流程,手术室开通绿色通道,为患者紧急安排剖宫产分娩。维持孕妇生命体征稳定的同时,争分夺秒救出胎儿。抢救过程中,产妇流血速度像自来水龙头,出血量毫升,相当于给产妇换了一次血。12点23分,金女士的宝宝顺利出生。从发现该病,到宝宝出生,仅28分钟时间,产妇和孩子转危为安。
参与抢救的产科主任陈建华回忆,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这么短时间内抢救回羊水栓塞患者的,还是头一回。羊水栓塞凶险度很高,每一秒钟的流逝对患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此次抢救能够“速战速决”,是因为及时并准确无误的判断病情,在疾病进入到最严重的阶段之前就积极干预了。如果稍晚几分钟手术,胎儿可能窒息致死,产妇的抢救也会增加难度,即使抢救过来也会出现肝肾功能损害。
羊水栓塞,是一种病发率很低、没有预见性,但极其凶险的产科并发症,是指产妇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系统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可以发生在分娩过程中,或分娩结束后,死亡率高达80%。从发病到死亡,只有几分钟至两小时。陈建华提醒道,发生羊水栓塞有很多高危因素。一般来说,35岁以上高龄、生产次数多、剖宫产分娩、前置胎盘等都是羊水栓塞的风险因素。所以,二胎*策放开后,高龄产妇变多,发生羊水栓塞的可能性会增加,产科医生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能够迅速判断,早期积极干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