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二、病因
孕妇血管病变:小动脉痉挛病变:妊高征、肾炎、HBP
◆机械性因素:腹壁外伤、外倒转、牵拉脐带
◆宫腔内压力骤减:双胎1st娩出过快
破膜放水过多过快
◆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
◆精神因素
三、病理
※主要病理改变
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
使胎盘从附着处剥离
1.显性剥离
(外出血型)
2.隐性剥离
(内出血型)
3.混合型出血
4.子宫胎盘卒中或“库弗莱尔子宫”
子宫肌层
5.DIC形成
6.脏器功能损伤
四、临床表现及分类
主要表现:腹痛、阴道出
分类两型分类法
Sher3度分类法
两型分类法
1、轻型:显性出血为主,剥离面不超过1/3
⑴阴道出血:量少色暗
⑵贫血:与外出血成正比
⑶腹痛:轻度或不明显
⑷腹部检查:子宫软,胎位、胎心清楚
⑸产后检查:胎盘边缘有凝血块及压迹
2.重型:隐性出血为主,剥离面超过1/3
⑴腹痛:突然发生之剧烈腹痛
⑵休克: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脉弱、BP
⑶阴道出血:无或少量,与休克及贫血不符
⑷腹部检查:子宫坚硬如板,压痛明显,子宫大于妊娠月份
⑸胎儿窘迫或死胎
⑹DIC
⑺肾衰
Sher3度分类法
Ⅰ度:多见于分娩期,剥离面积小
⑴腹痛:无或轻微
⑵贫血:体征不明显
⑶腹部检查:子宫软,大小与孕周相符,胎位清,胎心正常
⑷产后检查: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
Ⅱ度:胎盘剥离面1/3左右
⑴腹痛:突发,持续性腹痛、腰酸、腰背痛,疼痛程度与积血成正比
⑵阴道出血:无或少量,与休克及贫血不符
⑶腹部检查:子宫大于孕周,宫底随胎盘后血肿增大而升高,胎位可及,胎儿存活
Ⅲ度: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面积1/2
⑴休克: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脉弱、BP下降等
⑵腹部检查:子宫坚硬如板,宫缩间歇期不能松弛,胎位不清,胎心消失无凝血功能障碍Ⅲa,有凝血功能障碍Ⅲb
辅助检查
1.B超典型声像图: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出现边缘不
清楚的液性低回声区,胎盘异
常增厚或胎盘边缘“圆形”裂开。
2.实验室检查全血细胞计数
凝血功能检查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
Ⅰ度与前置胎盘鉴别:B超
Ⅱ度、Ⅲ度与先兆子宫破裂鉴别
(病理缩复环、血尿、子宫下段压痛)
六、并发症
◆产后出血
◆DIC和凝血功能障碍
◆急性肾功能衰竭
◆羊水栓塞
七、处理原则
◆抢救休克
◆及时终止妊娠
阴道分娩
剖宫产
◆并发症的处理
凝血功能障碍
肾功能衰竭
产后出血
透析
女性,28岁。妊娠33周,下腹痛伴阴道流血2小时。
患者停经约40医院就诊查尿妊娠试验结果为阳性,停经后无不适感,停经4个月余感觉胎动至今,一天前外出散步时不慎摔倒,腹部着地,2小时前突然出现持续性下腹坠胀,伴阴道不规则流血,量多于月经量,休息后无好转来我院就诊。平素身体健康,否认肝炎等传染病史,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否认手术史。生育史:0-0-1-0。
查体:T36.5℃,P95次/分,R18次/分,BP/90mmHg,神志清楚,贫血貌,皮肤未见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睑结膜苍白,巩膜无*染,口唇苍白,甲状腺不大,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95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产科检查:宫高35cm,腹围96cm,胎位不清,子宫张力大,压痛阳性。
实验室检查:WBC6.5×/L,Hb75g/L,PLT×/L。胎心监护示:胎心率基线~bpm,20分钟出现一次中度及一次重度变异减速。
(一)初步诊断(4分)
1.胎盘早剥(2分)
2.失血性贫血(1分)
3.胎儿窘迫(1分)
(二)诊断依据(5分)
1.胎盘早剥
①孕妇,妊娠33周,外伤后下腹痛伴阴道流血2小时(1分)
②宫高35cm,明显高于相应孕周,子宫张力大,胎位不清(1分)
2.失血性贫血:患者阴道流血2小时,贫血貌,血红蛋白75g/L(1分)
3.胎儿窘迫:胎心监测胎心率基线~bpm,20分钟出现一次中度及一次重度变异减速,提示胎儿宫内窘迫(2分)
(三)鉴别诊断(4分)
1.前置胎盘(2分)
2.先兆子宫破裂(2分)
(四)进一步检查(5分)
1.B型超声检查(3分)
2.凝血功能、肾功能检查(2分)
(五)治疗方案(4分)
1.术前准备。(2分)
2.急诊剖宫产终止妊娠。(2分)
套“年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官评分手册”限量开抢!!!
购课请加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