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旗
唱国歌
13日下午,医院住院部四楼号病房内一团和气,老人们忙着给刚出生的孩子喂奶,产妇*女士则躺在病床上精神十足地和前来探望的亲戚朋友聊天,这样幸福的景象,如果不是看到病房外贴着“抢救室”三个字,谁又能想象,前一天夜里,这间病医院的医护人员都经历了一场“生死时速”,历经六个小时,才将产妇从“死神”手中抢回来。
▲田华到病房询问*女士身体情况
产妇顺产下男婴后出现羊水栓塞
12月13日,*女士的丈夫蔡先生走遍医院的各个科室,向前一天参与他妻子羊水栓塞抢救工作的医护人员鞠躬致谢。据了解,12月11日,怀孕40周的*女士到石狮市医院待产。12月12日17时40分左右,*女士顺利产下一个8斤重的男婴,“其实整个分娩过程都很顺利,但是在缝针的过程中,我突然咳了一下,在场的医护人员就变得很紧张。”*女士回忆,当时她还和医护人员解释自己只是喉咙痒,让他们别紧张。但是很快*女士就感觉到,情况并不是她以为的那样,她开始感觉到身体止不住的颤抖,身边还一直听到有人在说:产妇产后出现出血症状。
“当时产妇不光是脸色苍白,甚至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也在下降。”医院产科副主任医师田华告诉记者,当天晚上她接到值班医生的求救电话时,一边跑向产房一边听取医生汇报产房内的情况,很快她判断产妇可能出现羊水栓塞。
记者了解到,羊水栓塞多见于顺产,是产妇分娩过程中,产道因挤压造成血管破损,羊水突然进入母体循环,引起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严重综合征。羊水栓塞也是一种产科极少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10万~6/10万,死亡率在80%以上。
▲田华与同事探讨产妇产后情况
产妇凝血机制遭破坏出血不止
当田华赶到时,她发现现场的情况比她预想的更严重,因为*女士产后出血不止、全身血液不凝,也就是说*女士不光是出现羊水栓塞,还伴有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风险,情况十分凶险。在发现情况后,医院立即为*女士启动“产妇抢救应急预案”,抢救的同时通报上级医生,请产科、麻醉科、输血科、检验科、医务科等多学科医护人员赶往现场协助抢救。随着一道道指令的发出,医院各科室的负责人迅速赶往产房,组成一个“临时战队”,投入到这一场“生死营救”中。抢救现场,20多名医护人员各司其职,每一项指标和数据,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被他们收在眼底。
“当时最主要的就是帮产妇止血,而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切除子宫。”田华告诉记者,但是当时在场的医护人员均认为,希望可以帮*女士保住子宫,所以他们尽力帮*女士恢复凝血功能。随后,在血库的支持下,一袋袋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输入产妇体内,补充血容量,改善凝血状态。同时,在场的医生轮番上阵,进行子宫按摩止血。
“出现血块了!”现场一名医护人员的一声惊呼,让在场所有的医务人员心中大石终于放下一些,这意味着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走。这场“生死营救”,在20多名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直到晚上11时许,*女士的生命体征逐渐稳定。
采访中,田华提到,那天晚上最让她感到开心的是,在抢救后半段过程中,她一直不断地观察产妇的排尿情况,当看到产妇可以正常排尿时,她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这证明产妇没有出现肾功能衰竭的情况。“此次抢救成功,不光是我们产科医务人员的努力,我们院其他科室同事的紧密配合也很重要。”田华表示,同时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再加上大量血制品和抢救药品的及时足量供应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目前,*女士各项生化指标及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也没有发生任何相关并发症。
石狮市卫生健康局扫黑办举报邮箱:ssswj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