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妇产主治医师笔记第十二章bull
TUhjnbcbe - 2021/6/3 18:19:00

妇产主治医师?分娩期并发症

大纲要求

(一)子宫破裂

(二)产后出血

(三)羊水栓塞

(四)胎儿窘迫

(五)脐带异常

(一)

子宫破裂

定义

是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是产科极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率是衡量产科质量的标志之一。

分类

子宫破裂的分类主要根据破裂原因、破裂时间、破裂部位和破裂程度等因素进行如下分类。

1、按破裂原因分类:

(1)自发性子宫破裂:多发生于产前,常见于瘢痕子宫和子宫发育不良如双角子宫等。

(2)创伤性子宫破裂:多发生于产时。

2、按破裂发生时间分类:

(1)妊娠期子宫破裂:常见于瘢痕子宫和子宫发育不良。

(2)分娩期子宫破裂:多见于经产妇,原因多为梗阻性难产或手术创伤或缩宫素(催产素)使用不当,多数子宫破裂发生于该时期。

3、按子宫破裂的部位分类:

(1)子宫体部破裂:多见于宫体部瘢痕,胎盘植入和子宫发育不良。

(2)子宫下段破裂:多见于梗阻性难产,不恰当的阴道助产导致子宫颈裂伤并上延。

4、按子宫破裂程度分类:

(1)完全性子宫破裂:子宫壁全层裂开,子宫腔与腹腔相通,胎儿和胎盘可嵌顿于子宫破裂口处,也可以进入腹腔,如果胎龄较小,胎盘、羊膜囊包裹胎儿完全进入腹腔。

(2)不完全子宫破裂:子宫肌壁部分或全层破裂,浆膜层完整。常见子宫下段破裂,形成阔韧带内血肿,又称阔韧带内子宫破裂。

临床表现

(一)先兆子宫破裂症状:下腹部剧痛难忍、呼叫、烦躁不安、失去自制力。

体征:

1.病理缩复环;

2.下腹压痛;

3.排尿困难、血尿;

4.胎心率改变或听不清。

——先兆子宫破裂的四大主征!

(二)子宫破裂

1.完全性子宫破裂:症状:突然撕裂样腹部剧痛、继之腹痛缓解、之后全腹持续性疼痛;休克。体征:休克表现;全腹压痛、反跳痛;在腹壁下可扪及胎体,胎动、胎心消失;宫体位于胎体一侧;胎先露部升高,开大的宫颈口缩小。

2.不完全性子宫破裂:特点:肌层断裂、浆膜层完整,宫腔与腹腔不相通;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破裂多见;常缺乏先兆破裂症状。症状及体征:仅在子宫不全破裂处有明显压痛,如形成阔韧带血肿,在宫体一侧可触及逐渐增大、有压痛的包块。

诊断

(1)重型胎盘早剥:多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外伤史,剧烈腹痛,阴道流血量与贫血程度不成正比,子宫有压痛,B型超声检查可见胎盘后血肿,胎儿在宫腔内。

(2)宫腔内感染:多见于胎膜早破、产程长、多次阴道检查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可出现腹痛和子宫压痛等症状及体征,易与子宫破裂相混淆。腹部检查:胎儿在官腔内。官腔内感染多出现体温升高,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升高等。

处理

(一)先兆子宫破裂处理

1.立即抑制宫缩——肌注哌替啶mg。

2.立即行剖宫产术——静脉全身麻醉,尽快手术,防止子宫破裂。

(二)子宫破裂处理——手术治疗(开腹探查)

1.原则:在输液、输血、吸氧和抢救休克同时è尽快手术,无论胎儿是否存活。

①破口整齐,无明显感染者——行修补术;

②破口大且不整齐,伴有感染者——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③破口撕裂伤超过宫颈者——行子宫全切除术。

2.控制感染:手术前/后给予大量广谱抗生素。

3.严重休克者:应就地抢救,须转院者应输血、输液、包扎腹部、抗休克后方可转送。

预防

子宫破裂严重危及孕产妇及胎儿生命,应积极预防。认真进行产前检查,正确处理产程,提高产科质量,绝大多数子宫破裂是可以避免的。

1、建立完善的孕产妇系统保健手册,加强围生期保健。

2、正确处理产程,严密观察产程进展,警惕并尽早发现先兆子宫破裂征象并及时处理。

3、严格掌握宫缩剂的应用指征,合理使用缩宫素,遵循低浓度、慢速度、专人守护的原则,以免子宫收缩过强。凡有头盆不称,胎位异常或曾行子宫手术者均禁用。前列腺素、蓖麻油等引产更应严密观察。

4、有子宫破裂高危因素者,应在预产期前1~2周入院待产。

5、正确掌握产科手术助产的指征及技术,按操作常规进行阴道助产术,避免粗暴操作,阴道助产术后应仔细检查宫颈及宫腔,发现损伤及时修补。

6、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对前次剖宫产指征为骨盆狭窄、术式为子宫体部切口、子宫下段切口有撕伤或术后感染愈合不良者,均需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二)

产后出血

定义、病因、分类

1.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分娩失血量>ml,剖宫产时超过0ml。

2.严重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0ml;

3.难治性产后出血指经过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常见病因: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部分残留)、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诊断依据

1、估测出血量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有:

(1)称重法:在分娩前将产妇所用的敷料和消*单、巾称重,产后将被血浸湿的敷料、单、巾称重,减出初称重量即为失血量,按血液比重1.05g换算为1ml。失血量(ml)=[胎儿娩出后接血敷料湿重(g)-接血前敷料干重(g)]/1.05(血液比重g/ml)。

(2)容积法:用弯盘或专用的产后接血容器收集血液,然后将收集的血用量杯测量。

(3)面积法:按纱布血湿面积估计失血量。

(4)休克指数法(SI):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mmHg),当SI=0.5,血容量正常;SI=1.0,失血量为10%~30%(-1ml);SI=1.5,失血量为30%~50%(1~2ml);SI=2.0,失血量为50%~70%(2~3ml)。

(5)血红蛋白测定:血红蛋白每下降10g/L,失血量为~ml。但是在产后出血的早期,由于血液浓缩,血红蛋白常无法准确反映实际的出血量。

2、寻找产后出血的原因根据阴道流血发生时间、出血量与胎儿、胎盘娩出之间的关系,能初步判断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产后出血原因常互为因果。

处理原则

1.按摩子宫——快速、有效,但可持续性差。

①第一种方法(腹部单手按摩法)

②第二种方法(腹部-阴道双手按摩子宫)◆注意:按摩子宫一定要有效,评价有效的标准是子宫轮廓清楚、收缩有皱褶、阴道或子宫切口出血减少。◆按压时间:以子宫恢复正常收缩并能保持收缩状态为止◆按摩时配合使用宫缩剂

2.应用宫缩剂——有效、持久。

①缩宫素: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治疗产后出血的方法为:·10~20U加入晶体液ml中静脉滴注;·也可缩宫素10U肌内注射或子宫肌层注射或宫颈注射,但24小时内总量应控制在60U内。·卡贝缩宫素:为长效缩宫素九肽类似物,μg缓慢静推或肌内注射,2分钟起效,半衰期1小时。

②麦角新碱:尽早加用马来酸麦角新碱0.2mg直接肌内注射或静脉推注,每隔2~4小时可以重复给药。但禁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他心血管病变者。

③前列腺素类药物:当缩宫素及麦角新碱无效或麦角禁用时加用,主要包括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米索前列醇和卡前列甲酯等,首选肌内注射。

3.宫腔填塞方法:用特制纱布条生理盐水浸湿后拧干,自宫底由内向外依次填紧宫腔,不留空隙,压迫止血。同时配合强有力宫缩剂。注意:24~48小时取出。取出纱条或球囊时亦应使用麦角新碱、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等强有力宫缩剂。防治感染。

4.子宫压缩缝合术尤适用于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常用B-Lynch缝合法(如图),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改良的子宫缝合技术,如Hayman缝合术、Cho缝合术及Pereira缝合术等,可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术式。

5.结扎盆腔血管经上述处理无效,出血不止,为抢救孕妇生命,可结扎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

6.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医院使用。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产后出血且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者。

7.手术切除子宫经积极抢救无效、危及产妇生命时,应尽早行次全子宫切除或全子宫切除术,以挽救产妇生命。

(三)

羊水栓塞

定义

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的肺栓塞,导致出血、休克和发生血管内凝血等一系列病理改变,是产科的一种少见而危险的并发症。发生率文献报道不一致,为1∶0——1∶,但病死率高达50%——86%。据全国孕产妇死亡调研协作组报道,——年间,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孕产妇死亡共例,羊水栓塞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5.4%,居死因顺位的第4位。

相关因素

羊膜腔内压力增高、胎膜破裂和宫颈或官体损伤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血窦是导致羊水栓塞发生的基本条件。高龄初产妇和多产妇、过强宫缩、急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不完全破裂、剖宫产等,均可诱发羊水栓塞发生。

病理生理

羊水成分进入母体循环是羊水栓塞发生的先决条件,接下来发生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

1.过敏样反应

2.肺动脉高压

3.炎症损伤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4.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临床表现

羊水栓塞发病迅猛,常来不及作许多实验室检查患者已经死亡,因此为及早诊断,必须熟悉发病诱因和前驱症状。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常首先出现寒战、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发绀、呕吐等症。如羊水侵入量极少,则症状较轻,有时可自行恢复。如羊水混浊或入量较多时相继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

1.呼吸循环衰竭:根据病情分为暴发型和缓慢型两种。暴发型为前驱症状之后,很快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急性肺水肿时有咳嗽、吐粉红色泡沫痰、心率快、血压下降甚至消失。少数病例仅尖叫一声后,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缓慢型的呼吸循环系统症状较轻,甚至无明显症状,待至产后出现流血不止、血液不凝时才被发现。

2.全身出血倾向:部分羊水栓塞病人经抢救渡过了呼吸循环衰竭时期,继而出现DIC。呈现以大量阴道流血为主的全身出血倾向,如粘膜、皮肤、针眼出血及血尿等,且血液不凝。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羊水栓塞病例,缺少呼吸循环系统的症状,起病即以产后不易控制的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切不要单纯误认为子宫收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

3.多系统脏器损伤:本病全身脏器均受损害,除心脏外肾脏是最常受损害的器官。由于肾脏缺氧,出现尿少、尿闭、血尿、氮质血症,可因肾功能衰竭而死亡;脑缺氧时病人可发生烦躁、抽搐、昏迷。

诊断

羊水栓塞应基于临床表现和诱发因素进行诊断,是排除性诊断。常用的诊断依据是:

1.临床表现出现以下表现之一

①血压骤降或心脏骤停·;

②急性缺氧如呼吸困难、发绀或呼吸停止;

③凝血功能障碍或无法解释的严重出血。羊水栓塞的诊断是临床诊断,母血涂片或器官病理检查找到羊水有形成分不是诊断羊水栓塞的必需依据

2.诱发因素以上临床表现发生在阴道分娩、剖宫产、刮宫术或产后短时间内(多数发生在产后30分钟内)。

3.以上临床表现不能用其他疾病来解释。

辅助检查→有助于诊断

·床旁胸部X线片:双肺沿肺门周围点片状浸润;

·心电图、心脏彩超:右心扩大、ST段下降;

·DIC相关实验室检查:阳性;

·尸检:肺小动脉有羊水有形成分栓塞。

处理

治疗原则为羊水栓塞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处理,以及早用肝素和及早处理妊娠子宫。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1.抗过敏出现过敏性休克应该应用大剂量皮质激素,常选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但激素可抑制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使已激活的凝血因子不能及时清除而加重DIC,故反复应用时应注意,在使用肝素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本药为好。

2.吸氧应争取行正压持续给氧,至少用面罩给氧或使用人工呼吸机,供氧可减轻肺水肿,改善脑缺氧及其他组织缺氧。

3.解除肺动脉高压供氧只能解决肺泡氧压,而不能解决肺血流低灌注,必须尽早解除肺动脉高压,才能根本改善缺氧,预防急性右心衰竭、末梢循环衰竭和急性呼吸衰竭。常用药物有下列:

(1)氨茶碱具有解除肺血管痉挛,扩张冠状动脉及利尿作用,还有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作用。

(2)罂粟碱对冠状血管和肺、脑血管均有扩张作用,是解除肺动脉高压的理想药物。

(3)阿托品解除肺血管痉挛,还能抑制支气管的分泌功能,改善微循环。

(4)酚妥拉明解除肺血管痉挛。

4.抗休克羊水栓塞引起的休克比较复杂,与过敏、肺源性、心源性及DIC等多种因素有关。故处理时必须综合考虑。

(1)扩充血容量休克时都存在有效血容量不足,应尽早、尽快扩充血容量。有条件者最好用肺动脉漂浮导管,测定肺毛细管楔压(PCWP),边监测心脏负荷边补充血容量。如无条件测量PCWP,可根据中心静脉压指导输液。无论用哪种监护方法,都应在插管的同时抽血5mL,作血液沉淀试验,涂片染色寻找羊水成分,并作有关DIC实验室检查。扩容液的选择,开始多用右旋糖酐-40,静脉滴注,伴失血者应补充新鲜血及平衡液。

(2)纠正酸中*首次可给5%碳酸氢钠,先注入计算量的1/2~2/3。最好做动脉血血气及酸碱测定,按失衡情况给药。

(3)调整血管紧张度休克症状急骤而严重或血容量虽已补足但血压仍不稳定者,可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常用多巴胺静脉滴注,可保证重要脏器血供。

5.防治DIC羊水栓塞诊断一旦确立,就应开始抗凝治疗,尽早使用肝素,以抑制血管内凝血,保护肾脏功能。应用肝素静脉滴注。羊水栓塞可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应警惕严重的产后出血发生,最安全的措施是在给肝素的基础上输新鲜血,并补充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悬液及鲜冻干血浆等,以补充凝血因子,制止产后出血不凝。

6.预防心力衰竭可用快速洋地*制剂静脉注射,必要时4~6小时重复1次。另辅以呋塞米静脉注射,防治心力衰竭,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7.防治多器官损伤羊水栓塞时受累器官除肺与心脏外,其次便是肾脏。为防止肾功能衰竭,在抗休克时必须注意肾的血灌注量,血容量未补充前不用或慎用缩血管药物,当血容量补足后,血压回升而每小时尿量仍少于17mL时,应给予利尿药物治疗。无效者常提示急性肾功能衰竭,应尽早采用血液透析等急救措施。

8.及时正确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9.产科处理及时的产科处理对于抢救成功与否极为重要。羊水栓塞发生于胎儿娩出前,应积极改善呼吸循环功能、防止DIC、抢救休克等。如子宫颈口未开或未开全者,应行剖宫产术,以解除病因,防止病情恶化;子宫颈口开全,胎先露位于坐骨棘下者,可行产钳助产。术时及产后密切注意子宫出血等情况。如无出血,继续保守治疗;如有难以控制的产后大出血且血液不凝者,应当机立断行子宫切除术,以控制胎盘剥离面血窦出血,并阻断羊水沉渣继续进入血循环,使病情加重。对宫缩剂的使用意见尚不一致,不同意使用者认为加强宫缩,可促使贮留在子宫壁内的羊水进入母血循环,导致病情恶化。

预防

1.人工破膜时不兼行剥膜,以减少子宫颈管的小血管破损。

2.不在宫缩时行人工破膜。

3.掌握剖宫产指征,术中刺破羊膜前保护好子宫切口上的开放性血管。

4.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

5.对死胎、胎盘早期剥离等情况,应严密观察。

6.避免产伤、子宫破裂、子宫颈裂伤等。

(四)

胎儿窘迫

定义

胎儿窘迫(fetaldistress)指胎儿在子宫内因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症状。

病因

1、母体因素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可使子宫胎盘血管硬化、狭窄、梗死,使绒毛间隙血液灌注不足。

(2)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或伴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慢性肺功能不全、哮喘反复发作及中度贫血等,可导致母体血液含氧量不足,影响对胎儿的供氧。

(3)羊水过多和多胎妊娠等导致子宫过度膨胀,引起子宫胎盘血运受阻。

(4)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可导致母体严重血液循环障碍致胎盘灌注急剧减少。

(5)胎膜早破、产程过长、过期妊娠等也可导致胎儿窘迫发生。

2、胎儿因素胎儿患有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胎儿畸形、母儿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贫血、胎儿宫内感染、颅内出血及颅脑损伤等,均可导致胎儿窘迫。

3、脐带和胎盘因素

(1)脐带异常:如脐带绕颈、脐带真结、脐带扭转、脐带脱垂、脐带血肿、脐带过长或过短、脐带附着于胎膜等。

(2)胎盘异常: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或植入、胎盘早剥、胎盘形态异常(如膜样胎盘、轮状胎盘、帆状胎盘、球拍状胎盘、小胎盘等)。

4、药物因素

(1)缩宫素使用不当,造成宫缩过强及不协调,引发胎儿窘迫。

(2)麻醉药及镇静剂过量,抑制胎儿呼吸,导致胎儿窘迫。

病理生理

1.血气变化

因母体低氧血症引起的胎儿缺氧,胎儿脐静脉血氧分压降低,但二氧化碳分压往往正常。若胎盘功能正常,胎儿排出酸性代谢产物多无障碍,不发生呼吸性及代谢性酸中*,胎儿可通过增加红细胞生成代偿低氧血症。而胎盘功能不良引起的胎儿缺氧,因胎盘血管阻力增高,脐静脉血液回流继发性减少,使胎儿下腔静脉中来自肢体远端含氧较少的血液比例相对增加,胎儿可利用氧减少,无氧酵解占优势,乳酸形成增加;又因胎盘功能障碍,二氧化碳通过胎盘弥散减少,致碳酸堆积,故胎盘功能不良所致的胎儿缺氧,常较早地出现呼吸性及代谢性酸中*。

2.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因母体缺氧致低氧血症时,由于胎儿肾上腺髓质直接分泌或通过化学感受器、压力感受器的反射作用,使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高,心血管系统产生三个主要变化:即血压增高、心率减慢、血液重新分布。胎盘血流量及胎儿心排出量多无改变。因胎盘功能不良引起的胎儿缺氧,同样可观察到血液重新分布:心、脑、肾上腺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其他器官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而血压变化则取决于两个相反因素的作用结果:一是胎盘血管阻力增高及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血压增高;二是酸中*时,心肌收缩力减弱使心排出量减少,引起的血压下降。通常,缺氧早期血压轻度增高或维持正常水平,晚期则血压下降。心率变化取决于儿茶酚胺浓度及心脏局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前者使心率加快,而心肌细胞缺氧,局部H.浓度增高时,心率减慢。

3.泌尿系统变化

缺氧使肾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胎儿尿形成减少。从而使羊水量减少。

4.消化系统变化

缺氧使胃肠道血管收缩,肠蠕动亢进,肛门括约肌松弛,胎粪排出污染羊水。

5.呼吸系统变化

缺氧初期深呼吸增加,并出现不规则喘气,使粪染的羊水吸入呼吸道深处,继之呼吸暂停直至消失。

6.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缺氧初期通过血液重新分布维持中枢神经系统供氧。但长期严重缺氧、酸中*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当心排出量减少引起血压下降时,则脑血流灌注减少,血管壁损害,致脑水肿及出血;又因脑细胞缺氧,代谢障碍,细胞变性坏死,可能产生神经系统损伤后遗症。

临床表现及诊断

1.急性胎儿窘迫

(1)产时胎心率异常:产时胎心率变化是急性胎儿窘迫的重要征象。应在产时定期胎心听诊或进行连续电子胎心监护。

(2)羊水胎粪污染:Ⅰ浅绿色→轻度缺氧Ⅱ*绿色→中度缺氧Ⅲ棕*色→重度缺氧

(3)胎动异常:频繁→减弱→消失。

(4)酸中*:pH<7.2;PO2<10mmHg;PCO2>60mmHg。

2.慢性胎儿窘迫

(1)胎动减少或消失:若胎动计数≥10次/2小时为正常,<10次/2小时或减少50%者提示胎儿缺氧可能。临床常见胎动消失24小时后胎心消失。

(2)产前电子胎心监护异常:NST无反应型;OCT阳性。

(3)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低:≤4分提示胎儿缺氧,5~6分为可疑胎儿缺氧

(4)胎儿多普勒超声血流异常:胎儿生长受限的胎儿S/D比值升高,提示有胎盘灌注不足;若出现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缺失或倒置和静脉导管反向“a”波,提示随时有胎死宫内的危险。

处理

(1)急性胎儿窘迫——应采取果断措施,改善胎儿缺氧状态。

①一般处理左侧卧位,应用面罩给氧。

②终止妊娠宫口未开全——立即行剖宫产。宫口开全——阴道助娩或剖宫产。

(2)慢性胎儿窘迫

①一般处理左侧卧位;吸氧。

②期待疗法:孕周小,促胎儿成熟。

③终止妊娠:妊娠近足月,胎动减少,OCT出现频繁的晚期减速或重度变异减速,胎儿生物物理评分<4分者,均应以剖宫产终止妊娠为宜。

(五)

脐带异常

脐带过长

脐带正常长度——30~cm,平均55cm;>cm——脐带过长

脐带过短

脐带正常长度——30~cm,平均55cm;<30cm——脐带过短

脐带缠绕

脐带异常的一种,以缠绕胎宝宝颈部最为多见,是脐带异常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另有一种不完全绕颈者,称为脐带搭颈。其次为缠绕躯干及肢体,常被准妈妈们统称为脐带绕颈或脐带缠颈。脐带缠绕胎宝宝颈部发生率为20%~25%,其中脐绕颈一周发生率为89%,而脐带绕颈两周发生率为11%,脐带绕颈3周及以上者很少见,脐带缠绕胎宝宝躯干、肢体比较少见。

脐带脱垂

胎膜未破时脐带位于胎先露部前方或一侧——称为脐带先露或隐性脐带脱垂。胎膜破裂时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降至阴道内甚至露于外阴部——称为脐带脱垂。

(高频考点)

一、A型题

1、下列哪项与胎膜早破的发生无关

A、生殖道炎症

B、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C、羊水过多

D、臀位

E、胎头高浮

参考答案:B

2、哪项辅助检查不支持胎膜早破:

A、阴道检查见液体流出

B、阴道液碱性

C、阴道液查见羊齿状结晶

D、尿蛋白阳性

E.羊膜镜检查看不到前羊膜囊

参考答案:D

3、下列不是胎膜早破并发症的一项是

A、早产

B、脐带脱出

C、胎盘早剥

D、感染

E、胎盘停滞

参考答案:E

4、发生胎膜早破后的产妇宜采用的体位是

A、屈膝仰卧位

B、臀高位

C、头高足低位

D、侧卧位

E、抱膝仰卧位

参考答案:B

5、最易引起脐带脱垂的是

A、脐带先露

B、枕左前

C、骶左前

D、枕后位

E、横位

参考答案:A

6、分娩期产妇,一旦发生先兆子宫破裂情况首选的措施是

A.停止一切操作,抑制宫缩

B.阴道助产,尽快结束分娩

C.立即通知值班医师

D.备血即刻术前准备

E.吸氧开放静脉

参考答案:A

7、初产妇,孕40周产程进展24小时宫口开大4cm,肌注缩宫素10u,宫缩持续不缓解,胎心次每分,耻上有压痛,应考虑

A.胎盘早剥

B.先兆子宫破裂

C.高张性宫缩乏力

D.子宫收缩过强

E.痉挛性子宫

参考答案:B

8、不属于先兆子宫破裂的临床表现是

A.子宫收缩过强

B.子宫病理性缩复环

C.子宫下段压痛

D.胎心率次每分

E.腹壁下清楚触及胎儿肢体

参考答案:E

9.关于子宫破裂,下列正确的是A.瘢痕子宫均可发生子宫破裂

B.有血尿可诊断子宫破裂

C.缩复环高过脐平面应考虑先兆子宫破裂D.阴道手术不会发生子宫破裂

E.缩宫素的使用与子宫破裂无关

参考答案:C

10.下列和先兆子宫破裂不符合的是A.导尿时有血尿

B.出现病理缩复环C.子宫下段压痛明显D.胎心音快慢不一

E.胎儿先露部回升,宫颈口回缩

参考答案:E

第十三章分娩期并发症(产后出血)习题

一、选择题

1、引起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产道裂伤

B、胎盘剥离不全

C、宫缩乏力

D、胎盘植入

E、滞产

参考答案:C

2、产后出血的定义正确的是()

A、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ml

B、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ml

C、胎儿娩出12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ml

D、胎儿娩出24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ml

E、胎儿娩出12h内,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0ml

参考答案:B

3、有利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有()

A、预防性使用止血剂

B、加强产前保健

C、预防性使用宫缩剂

D、延迟钳夹脐带和控制性牵拉脐带

E、预防性使用麦角新碱

参考答案:C

4、某产妇胎盘娩出后持续阴道流血多时,色暗红,有凝血块,子宫软,轮廓不清。可能出血原因是

A、软产道损伤

B、DIC

C、子宫胎盘卒中

D、子宫收缩乏力

E、凝血功能障碍

参考答案:D

5.经产妇顺产20分钟胎盘完整娩出,产后断续少量阴道流血3小时后感头昏,心中不适,打哈欠,检查:面色苍白,血压74/50mmHg,P次/分,细,宫底脐上4横指,有压痛,阴道少量淡红色血水,可能诊断是:

A.产后循环衰竭

B.产道裂伤所致休克

C.产后出血并休克

D.子宫破裂

E.凝血机制异常所致休克

参考答案:C

6.某产妇胎盘娩出后持续阴道流血多时,色暗红,有凝血块,可能出血原因是:

A.软产道损伤

B.DIC

C.子宫胎盘卒中

D.子宫收缩乏力

E.胎盘粘连

参考答案:D

7、不属于子宫收缩乏力原因的是:

A.膀胱充盈

B.胎位异常

C.产妇精神过度紧张

D.临产后产妇体内前列腺素过多

E.临产后应用大剂量镇静药

参考答案:D

8、女性,25岁,G1P1,阴道分娩一足月男婴后,产妇阴道少量流血4小时,色鲜红。检查:产妇神清,心率90次/分,血压/68mmHg,阴道内较多鲜红色血液,宫底达脐下2指、质硬。产妇阴道流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A.胎盘滞留

B.凝血功能障碍

C.软产道裂伤

D.子宫收缩乏力

E.羊水栓塞

参考答案:B

(9~10题共用题干)初产妇,28岁,妊娠40周,胎膜早破阴道分娩一巨大儿后产妇气急、烦躁不安伴阴道流血、色暗红、无血凝块。检查:产妇神清,鼻翼扇动,心率次/分,脉细数,血压80/58mmHg,阴道内较多暗红色血液,宫底达脐上2指、质软;血小板30×/L,纤维蛋白原1.5g/L。

%1、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A.胎盘滞留

B.胎盘剥离面出血

C.软产道损伤

D.子宫收缩乏力

E.羊水栓塞

参考答案:D

10、首选处理是

A.阴道探查

B.盆腔B型超声检查

C.腹腔镜检查

D.按摩子宫

E.缝合软产道

参考答案:D

第十三章分娩期并发症(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节习题

1、进行新生儿胸外按压时,按压胸骨采取以下哪一个合适深度

A.大约按压1/3英寸深度

B.直至你能感觉到脊柱的前面部分

C.压到剑突触到肝或脾

D.大约压到胸廓前后径1/3深度

E.大约按压5cm深度

参考答案:D

2、下列哪项是胸外按压指征的正确描述

A.无论何时心率60次/min

B.在30秒有效正压人工呼吸后心率仍60次/min。

C.尽管进行30秒有效正压人工呼吸后,心率80次/min。

D.只要心率次/min。

E.只要心率80次/min。

参考答案:B

3、以下哪项是关于胸外按压的确切的陈述

A.如胸外按压时,不需要正压人工呼吸。

B.胸外按压减低胸腔内压力。

C.胸外按压使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器官。

D.胸外按压是新生儿复苏的最关键技术。

E.胸外按压是新生儿复苏的根本。

参考答案:C

4、为保证胸外按压和正压人工呼吸的频率恰当,复苏小组成员要重复念以下哪项短语

A.“1-2-吸”

B.“1-2-3-4-吸”

C.“1-2-3-吸”

D.“1-吸”

E.“1-2-3-4-5-吸”

参考答案:C

5、胎儿在子宫内急性缺氧初期表现为胎动

A.减弱

B.增强

C.次数减少

D.频繁

E.次数稍增多

参考答案:D

6、正压通气不伴胸外按压时,每分钟呼吸节律是多少次/min

A.20-40

B.40-60

C.50-80

D.90-

E.90-

参考答案:B

7、你已施行胸外按压和有效的正压人工呼吸30秒,但检测心率仍为40次/min,下一步措施你该做什么?

A.继续胸外按压30秒并重新检测心率。

B.插入脐静脉导管,给肾上腺素。

C.改换正压人工呼吸的不同装置(如气流充气式气囊改换为自动充气式气囊)

D.因无效停止胸外按压。

E.继续胸外按压30秒并重新检测心率。

参考答案:B

8、测定胎儿安危的最简便而又较准确的方法是

A.胎动计数

B.胎心监测C.羊膜镜检查

D.缩宫素激惹实验E.测定孕妇尿雌三醇值

参考答案:A?

9、导致胎儿慢性缺氧的是

A.脐带受压B.胎盘灌注急剧减少C.孕妇休克D.胎盘功能不全E.宫缩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

参考答案:D

10、胎儿窘迫不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是

A.胎心监护出现早期减速B.胎动减弱及次数减少C.胎心率不规则且变弱D.胎儿头皮血pH值为7.10E.羊水Ⅲ°污染

参考答案:A

你做对了吗?

一周执业医师复习大纲

10、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

11、异常分娩

12、分娩期并发症

13、产褥期异常

14、妇科病史与检查

?END?

戳“阅读原文”

1
查看完整版本: 妇产主治医师笔记第十二章b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