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
母亲感染与母乳喂养会议日报
周乙华教授
母亲常见感染与母乳喂养
母亲感染不是母乳喂养的禁忌证南京大医院周乙华教授通过研究数据解释了一些疑问,比如HBsAg阳性能否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否要等到新生儿免疫接种后才开始?造成这些困惑的原因是:HBV感染产妇的乳汁中存在病*,乳头皲裂、出血及血性乳汁,婴幼儿过度吸吮或咬伤乳头,某些病*感染母亲母乳喂养增加母婴传播,如HIV。周教授给我们的答案是:除了合并有HIV,都是可以母乳喂养的,乳汁无需检测HBVDNA!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母乳和乳铁蛋白能抑制HBV在细胞培养中的感染性,如果有乳头出血、皲裂,可以暂停患侧乳房喂养。俞惠民教授
早产儿母乳喂养与CMV感染的相关问题
浙江大医院俞惠民教授就早产儿母乳喂养与CMV感染的相关问题进行讲解。首先强调母乳喂养是所有新生儿包括早产儿的首选食物,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说,人类对CMV普遍易感,母乳喂养导致婴儿获得性感染CMV比较常见,足月儿风险极低,早产儿存在症状性感染甚至是败血症样综合征,但多属自限性,重症患者可以考虑更昔洛韦治疗,但其安全性尚不清楚。其次,早产儿获得性CMV感染存在远期神经系统不良结局的风险,但没有听力学后遗症证据。最后,从是否母乳喂养、母乳是否处理(新鲜,冰冻处理,巴氏消*)等方面讲述CMV感染的预防,冰冻母乳处理可降低感染率,但不能完全预防感染,对极不成熟严重疾病的需要个体化对待,早产儿首选新鲜母乳喂养,如果母乳CMCDNA阳性,可考虑进行快速巴氏消*处理,以使其利益风险比最大化。
樊尚荣教授
HIV感染和HSV感染产妇婴儿喂养医院樊尚荣教授主要介绍了以下三个内容:HIV感染母婴传播,消除HIV母婴传播,HSV感染母婴传播。消除HIV母婴传播的措施包括对所有孕妇在早孕期进行HIV筛查、确诊后评估孕产妇感染状况,确定用药方案和监测治疗效果。尽早开始抗病*治疗将更可能到分娩时取得病*抑制,从而更可能降低传播风险,接近足月时若母体病*载量大于拷贝/ml,则需要在妊娠38周安排计划性剖宫产以降低围产期HIV传播风险;已暴露婴儿应在出生6小时内尽早开始服用抗病*药物,并对其感染状况监测和随访,对于高暴露风险儿童应避免母乳喂养。关于HSV感染母婴传播预防重点是在孕36周检查阴道有无病*、对感染者抗病*治疗以及选择合适分娩方式,产后管理中只要乳房无疱疹性病变,则可母乳喂养。韩树萍教授
COVID-19疫情下母乳喂养的争议
关于COVID-19疫情下母乳喂养的问题,南京市妇幼保健院韩树萍教授按照不同循证证据等级,阐述了COVID-19疫情爆发后对母乳喂养问题的建议的不断更新过程。研究表明,母乳对新冠病*有抑制作用,对疑似、确诊COVID-19产妇,在喂养前戴口罩和洗手,可以直接母乳喂养。此外,韩教授结合自己科室的宝贵经验分享了如何在疫情常态防控下进行母乳喂养。陈敦金教授
羊水栓塞-DIC诊治
广州医院陈敦金教授的授课题目为“羊水栓塞-DIC诊治”。羊水栓塞是导致DIC的重要原因,目前急性凝血功能障碍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病史、诱因和实验室检查异常是主要诊断依据。治疗羊水栓塞是治疗羊水栓塞合并急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基石,治疗原则包括尽快排空子宫,同时启动快速反应救治团队,快速完成气道、呼吸和循环的评估并给予相应的初步支持。完成凝血功能指标的评估,特别是凝血因子消耗的相关指标和血小板计数,根据严重程度决定是否启动替代治疗。如存在急性出血性凝血功能障碍时,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使用肝素;启动输注血小板的阈值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状况;新鲜冰冻血浆可用于PT或APTT显著延长(超过2倍正常上限)的出血患者的治疗。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和出血表现以进一步治疗,现有治疗措施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支持,产科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动态评估病情和审慎权衡风险收益。
(会议报道:太原市妇幼保健院赵欣、马孝甜、杨嘉琪、张巍、韩胜;医院陈吉;浙江大学医院孙苓编辑:夏乐)
特别鸣谢
主办单位:《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委会及编辑部
《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
协办单位:山西省医学会围产医学专业委员会
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医院山西省太原市妇幼保医院年4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