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20时左右,医院绶德院区住院部5楼,一名待产孕妇从楼上坠下身亡。事发后,医院和家属纷纷表态,各执一词。
相信大家都被刷屏,如果有还不清楚细节的,可以看一下
事件发展动向大致如下:
▼
医院发表声明称,经初步诊断,发现胎儿头部偏大,所以阴道分娩难产风险比较大。前后三次对产妇、家属说明情况并建议剖腹产。但遭到家属拒绝并在《产妇住院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随后,死者丈夫发表情况说明,声称家属同意剖腹产,但是院方认为产妇一切正常,快要生了,不用剖腹产。
到9月6日凌晨,医院公布了监控截图,称产妇2次走出产房下跪恳求家属同意剖腹。
今日上午,家属二度发声,澄清产妇不是下跪,而是疼痛难忍的下蹲动作。并标明向医生提出剖腹产要求,但遭到医生拒绝。
截止至下午的最新报道,坠亡产妇主治医师被停职,配合调查。
▼
▼
网友评论不断,有控诉家属一方堪比戏精人渣,医院的。榆州市卫计委也已介入调查。事实的真相如何,孰是孰非,我们尚未得知。
但是不是这件事只有一方存在过错,另一方就是无辜者?肯定不是的。
这里只有产妇和未出生的宝宝是无辜的。
假设家属确实提出剖腹产,他们依然背负着很大的责任。医院拒绝剖腹,那这种情况下是不是可以提出转院?或者再假设,是不是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在知情同意书上写:谅解意外?你们拿什么谅解?余生的愧疚都担不起。
假设医生确实提出顺产遭拒,那实际操作中是不是可以重新出一份授权书给产妇?让产妇决定自己的分娩方式?或者说,能否以产妇实际情况诊疗为准?无论怎么说,产妇爬上窗台坠楼自杀,医院方确实存在监管不当的过失。
◆◆◆
生孩子能有多痛?
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想生二胎吗?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回忆道,痛苦得根本不想经历第二次。网友的描述:
“比痛经疼一百倍”
“知道什么叫生不如死,什么叫痛不欲生吗?”
“被人用大锤抡小腹,抡了8个小时”...这些比喻都不夸张。
每个女人生孩子时都得承受开十指带来的10级疼痛,尤其胎儿比较大,疼痛会更加激烈。进去产房听听那些嗷嗷大哭的声音,去看看她们狰狞的面孔,哪个不是用生命在拼?
让人无奈的,医学再发达昌明,也无法改变每生一次孩子就是到*门关走一遭的事实。难产而死,羊水栓塞,大失血而死....等等,这些分娩意外每天都在发生。尽管这样,还是有无数的妈妈义无反顾去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生孩子本身就是一场豪*。*你和孩子够不够幸运,*你身后的那个男人值不值得,*你嫁进去的家庭好不好。
其实,以现今的医学技术而言,生孩子完全可以不那么痛苦——无痛分娩。但我发现,即使是生过孩子的,也有很多妈妈不知道它的存在。
无痛分娩,一般用在顺产的产妇,通过在硬膜外下注射一定剂量的麻醉药,达到减轻产妇在第一产程痛苦的效果。如果是剖宫产,是在麻醉状态下的分娩方式,并不叫“无痛分娩”。
但是由于医疗资源、麻醉师紧缺等原因限制,使得这项在外国普遍率极高的技术,在中国能享受到此项技术的产妇极少。
真心希望国内尽早普及无痛分娩的技术,让妈妈在宝宝时有更多的选择,让生孩子不是一件那么可怕、痛苦的事情。
◆◆◆
谁有权决定你的分娩方式?
在这次事件中,不少网友都提出一个疑问,产妇不能自己决定剖腹产吗?
想必大家也都注意到,医院公布了产妇委托丈夫的授权书,并解释在产妇本人没有收回授权的情况下,医院没有自主改变分娩方式的权利。
那么,如果没有这个授权书的存在呢?是不是以产妇意见为准?
事实上,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实施特殊检查和手术时,必须征得患者或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关系人同意....”
但现实是,在中国,大大小小的手术几乎都要家属签字同意。更多时候,你会发现,医院、家属都有权决定你的分娩方式。而你,正在经受十级疼痛的你,却没有太多的话语权。
太讽刺了。
家属必须签字这个制度操作是不是需要改一下?和医护朋友聊这个话题,他们也表示无奈。如果患者自己签字,术中发生意外,院方也无法证明患者当时神志清醒。这在后续的医闹、对簿公堂上,会显得很吃亏。
◆◆◆
顺产一定比剖腹产好吗?
真是万万没想到,21世纪了,想进行剖腹产都那么难。
顺产真的有那么好吗?当然好,顺产的宝宝会更健康聪明,产妇恢复的时间也更快。总之,打你怀孕那天起,医生、家人,亲朋好友几乎都会在你耳边说,顺产好。顺产简直成了产妇之光。
那是不是选择剖腹产就不值得骄傲了?放屁!
有些朋友超级怕痛的,早早决定剖腹产也没什么不可的。产妇感受、生命安全永远应该排在第一位啊!
再者,并不是所有情况都适合顺产。如骨盆过窄、胎儿过大、胎位异常、胎儿窘迫等危险情况,就不适合顺产。
比如新闻里的产妇,产检时就被发现胎儿头部偏大,阴道分娩风险较大。这种时候,就应该选择剖腹产啊!
另外,今天和医生朋友还讨论了一下,医院考核指标之一这个问题。她说各级卫计委的确是对剖宫产是严格管控的。但这是指,在产妇和胎儿情况良好,应当建议顺产。
我们应该相信,绝大多数的医生并不会因为这个考核指标而无视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如果实在不适合顺产,他们会建议剖产。医生的意见是专业的。再从风险角度来看,他们,冒不起这个险。
◆◆◆
绝望的是什么?
有这么两句话:
只有你结婚怀孕生孩子之后,才知道自己嫁得是个什么东西。
在手术室外产房外,最见人心。
是不是戳中你们的心声?不得不承认,生儿育女这件事确确实实是你婚姻生活的照妖镜。
大家都在讨论,榆林产妇是有多绝望才会选择跳楼身亡。本来就是痛不欲生了,却看不到一丁点的希望,绝望透了。她有求救了,但没有回音。只剩无助的自己和腹中宝宝,身后是无尽深渊,眼前一片黑暗。这个时候,选择死亡是她能想到的唯一自救方法。
她也肯定和世上所有的妈妈一样,期待宝宝的到来,也幻想过无数次宝宝的样子,憧憬过以后和宝宝一起的时光。不是没有挣扎过的,但这些对未来期待的精神信念并不足以支撑她。你们说,人类脆弱吗?脆弱的,我们永远不知道生活会以什么方式击败我们。
那些第一时间关心婴儿是男孩还是女孩的,
那些第一时间去抱孩子的,
那些因为家境一般,舍不得花多点钱让产妇剖腹的,
那些思想愚昧,固执的要产妇顺产出一个健康大胖孙子的,
.....
都会让我觉得,产房进得太不值。
以及,“保大还是保小”这种荒谬问题为什么还会存在?
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你们有第一时间关心躺在病床上的产妇吗?只顾孩子的丈夫和公婆,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朋友圈都在说,嫁人要慎重,男人要对自己的妻子好。但我更想祝你们,有掌握自己命运的勇气和能力。
我知道的,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还有很多正感到绝望,或者经历过绝望的准妈妈、妈妈。
母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你们*上一切去换一个新生命。为母则强,是因为你们在无数个绝望的时刻,依然选择继续生活,相信未来。
逝者已逝,希望逝者和未来得及到这个世上瞧一瞧的宝宝,在天堂能有无限多的爱和自由。
文章截图来源:
榆林一院※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