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漏斗骨盆: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结节间径<8cm,耻骨弓角度<90°,坐骨结节间径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称漏斗骨盆。
扁平骨盆:骶耻外径<18cm,入口前后径<10cm,对角径<11.5cm,骶岬突出。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影响胎先露部衔接,易发生胎位异常,引起继发性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或停滞。
持续性枕后位因胎头压迫直肠使产妇过早感觉肛门坠胀而向下屏气用力。胎心在脐下方一侧听诊最清楚;易发生宫颈水肿,常致第二产程延长。
臀位第一产程的护理重点是避免胎膜破裂:嘱患者侧卧,不灌肠,少做肛门及阴道检查,不使用缩宫素引产。如果胎膜早破,应立即听诊胎心,并观察有否脐带脱垂。宫口开大4~5cm时,可有胎足入阴道,阴道见胎臀,为宫颈口开全。
胎膜早破: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是分娩期常见的并发症,妊娠满37周后的发生率为10%。若阴道流出液pH≥6.5时,视为阳性,准确率可达90%。胎膜早破的可能性极大。
胎膜早破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机械性刺激:创伤或妊娠后期性交,增加了绒毛、羊膜感染的机会,引起胎膜炎。②羊膜腔内压力升高:常见于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③宫颈内口松弛:易于导致感染和前羊膜囊受力不均而发生胎膜早破。④下生殖道感染:可由细菌、病*或弓形虫引起。⑤胎膜发育不良:可致胎膜菲薄脆弱而发生破裂。
胎膜早破的患者应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头低脚高位),以减少羊水的流出,防止脐带脱垂。
孕期<35周时,发生胎膜早破,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次,以促进胎肺成熟。
胎膜早破时间过长,可增加感染的几率。若突然破膜,有时可引起胎盘早剥。胎膜早破时常诱发早产、脐带脱垂、胎儿窘迫、羊水污染、胎儿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胎膜早破治疗时避免不必要的肛诊与阴道检查。
脐带脱垂是指脐带脱出于胎先露的下方,经宫颈进入阴道内,甚至经阴道显露于外阴部的现象。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ml者,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晚期产后出血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出血量超过ml。
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四个,即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可有单一因素所致,也可以相互影响并存,其中子宫收缩乏力为最常见的原因。
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①症状:在分娩过程中已有宫缩乏力表现,出血特点是胎盘剥离延缓,在未剥离前阴道不流血或仅有少许出血,胎盘剥离后阴道多量出血,呈间歇性,有血凝块。②体征:检查腹部时往往感到子宫软,轮廓不清,摸不到宫底,按摩子宫或应用宫缩剂后,子宫变硬,出血减少。对子宫收缩乏力者,可通过按摩子宫、给予子宫收缩剂止血。对失血多,甚至休克者应输血,已补充同等血量为原则。
胎盘剥离延缓或剥离不全导致的产后出血,30分钟后胎盘仍未娩出,伴有阴道大量出血。
软产道裂伤导致的产后出血:①症状:出血特点是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持续性阴道出血,色较鲜红且量多,血液能自凝。②体征:检查子宫收缩良好,可见会阴、阴道、宫颈有不同程度的裂伤。
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较少见,一是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凝血因子减少、重症肝炎等。二是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如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宫内死胎滞留过久和羊水栓塞等均可影响凝血功能,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重症肝炎产妇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是凝血功能障碍。
产后出血的预防:(1)妊娠期:①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及时治疗高危妊娠或早孕时终止妊娠。②对高危妊娠者,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言、贫血、血液病、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孕妇应提前入院。(2)分娩期:①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保证产妇基本需要,避免产妇衰竭状态,必要时给予镇静药以保证产妇的休息。②第二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适度做会阴侧切;胎头、胎肩娩出要慢,一般间隔3分钟左右;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滴注缩宫素,以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③第三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测量出血量。胎盘未剥离前,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挤压子宫,待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及时协助胎盘娩出,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3)产褥期:①产后2小时内,产妇仍需留在产房接受监护,因为80%的产后出血是发生在这一时间。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会阴伤口情况。定时测量产妇的生命体征。②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致产后出血。③早吸吮,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④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注意保持静脉通道通畅,充分做好输血和急救的准备并做好产妇的保暖。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及其有形成分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形成栓子,引起肺栓塞、休克、肾功能衰竭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骤然死亡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症。临床上是产科疾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
临床上发生羊水栓塞的一些高危因素:胎膜早破、人工破膜、宫缩过强、急产、催产素引产、高龄初产、多胎经产、前置胎盘、死胎、巨大儿、子宫破裂、手术产、羊水粪染。
羊水栓塞:大多发病突然,开始出现烦躁不安、寒战、恶心、呕吐、气急等先兆症状,继而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发绀,迅速出现循环衰竭,进入休克或昏迷状态,严重者发病急骤,可于数分钟内迅速死亡。
羊水栓塞的最初阶段首先是纠正缺氧,解除肺动脉高压,防止心衰,抗过敏,抗休克。
羊水栓塞的处理原则是及时确诊后立即抢救产妇,主要是纠正呼吸循环功能衰竭、抗过敏和改善低氧血症;抗休克,纠正凝血障碍,防治肾衰竭及感染。在第一产程发病者应剖宫产终止妊娠,第二产程发病者阴道助产。
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期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变化。产妇生殖道内有大量的病原体,以厌氧菌占优势。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体温4次,有2次达到或超过38℃。产褥病率多数是由于产褥感染引起,也可以是泌尿系感染、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生殖道以外的感染。
产褥感染病因:①诱因:任何削弱产妇生殖道和全身防御能力的因素均可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如产妇伴有贫血、产程延长、胎膜早破、胎盘残留、产道损伤、产后出血、手术分娩或器械助产等。②感染的来源:感染的来源有两种:一是自身感染;二是外来感染。③病原体:产妇生殖道内有大量的病原体,以厌氧菌占优势。产褥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β-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链球菌、厌氧类杆菌属、支原体、衣原体、假丝酵母菌等。
产褥感染中最常见的病理表现是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在产后3~4日,病原体经胎盘剥离面侵入到子宫蜕膜层,子宫内膜充血、坏死,恶露量多且有臭味。
产褥感染中血栓性静脉炎:产后1~2周多见,继子宫内膜炎之后出现寒战、高热、持续数周。炎症向上扩散引起盆腔内血栓性静脉炎。盆腔静脉炎可向下扩散形成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当下肢血栓性静脉炎影响到血液回流时,出现弛张热,下肢持续性疼痛,局部静脉压痛或触及硬索状,引起下肢水肿,皮肤发白,习称“股白肿”。
会阴裂伤或会阴切开部位感染,以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感染为主,表现为会阴部疼痛,坐位困难。局部伤口有红肿、硬结、脓性分泌物流出、压痛明显,甚至发生伤口裂开,较重时可伴有低热。
产褥感染应采取半卧位或抬高床头,促进恶露引流,炎症局限,防止感染扩散。
产褥感染治疗原则:支持疗法;抗生素应用;清除子宫腔内残留物;对血栓性静脉炎,在应用大剂量抗生素的同时,可加用肝素,并口服双香豆素;严重病例有感染性休克或肾衰竭者应积极进行抢救。产褥感染抗生素的选择要依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注意需氧菌与厌氧菌及耐药菌株的问题。感染严重者,首选广谱高效抗生素等综合治疗,必要时短期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以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产褥感染高热病人:应多饮水,一方面补充机体所需水分,一方面促进体内有害物质随尿液排出。
晚期产后出血:由蜕膜残留所致时宫腔刮出物,病理检查不可能有纤维素组织。疑有胎盘、胎膜、蜕膜残留或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者,应行刮宫术。
如果你也想加入初级护师百日作战计划那很简单你只要是年初级护师考试的同学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