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件事情一直甚为困扰,“羊水”为什么以“羊”命名,而不是“牛水”或者“马水”。学组胚时,时常用鸡胚做实验,胚胎学研究之初,也是从鸡的胚胎开始的,那为什么不叫“鸡水”呢?
羊水也不像一个外来词,“羊水”的英文为“Amnion”,也是一个和“羊”没什么关系的词汇。
据说,“羊水”一词,来源于“阴阳”理论。“羊”与“阳”在古时,二字相通,二字同音。“阳”代表活力、生机、积极向上之意。因此,“羊水”实际上是“阳水”。
在妇产科,羊水确实和胎儿的生命息息相关。羊水的量、性质,和胎儿健康相关。羊水过多,羊水多少,均可能和胎儿异常有一定关联。而在分娩期,羊水粪染,则提示胎儿有缺氧的可能。
羊水从何而来?
羊膜起源于胚胎,于胚胎形成早期,在胚胎外面形成了一层膜,这层膜形成羊膜腔,胚胎就包在羊膜腔里面,羊膜腔里面有羊水,羊膜腔外是绒毛膜,胚胎漂浮在羊水中发育。
不同时期羊水的来源不同,胚胎时期,胎儿泌尿系统尚未健全,羊水的主要源于羊膜腔各部位上皮分泌的液体。妊娠中后期,胎儿泌尿系统发育,肾脏开始产生尿液,羊水主要成分,就是胎儿的尿液。
羊水不是一潭死水
羊水是循环着的,处于动态平衡。早期的时候,羊水由上皮分泌,同样也由上皮吸收,这样动态平衡。后来胎儿的排尿功能和吞咽功能都有了,羊水循环主要就是由胎儿排尿和胎儿吞咽。这就不难理解,泌尿系统畸形和消化道畸形是的羊水异常了。如肾无功能,胎儿只有吞咽动作,而无排尿,必然导致无羊水;如胎儿上消化道梗阻,如食道闭锁、十二指肠闭锁,胎儿只有排尿,而没有吞咽,那么羊水就越来越多(下消化道梗阻不受影响,因为胎儿吞下去的羊水被上消化道吸收了)。
破水了,羊水会不会流干?
破水就是指破羊水,胎膜破了,羊膜腔里的羊水就流出来了。破水分很多情况,足月的、不足月的,区别很大。一般来说还是足月的比较多。破水了,但是还没发作,叫胎膜早破。足月的胎膜早破,不用担心,多数很快就会发作,不发作可以诱导发作,如果有头盆不称,该剖则剖,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医生固然会讲,“可能感染、可能脐带脱垂、可能羊水栓塞……”,然而有那次分娩没有感染风险,有那次分娩没有羊水栓塞风险?至于脐带脱垂,确实可怕,不过多见于臀位、横位,还有胎头高浮的产妇,运气不好,确实可能碰上。
许多人担心,破水后,羊水会流干。羊水是啥,羊水就是胎儿的尿,要说羊水会流干,除非胎儿不排尿了。
“羊水”,胎儿的“生命之水”
“羊水”,胎儿的“生命之水”不假,但是,它终归就是胎儿的尿,和大人的尿一样,尿确实可以反应人的健康,没了尿不行,尿多了也不行。但是,成年人,也没谁成天有事没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