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生命的延续绝不能以牺牲另一个年轻的生命为代价。我必须阻止。
——题记
带着采访任务,我医院ICU病房:
呈弧形排开的18个单间病房里,住满了与死神作殊死搏斗的危重患者。
每个患者的身上,都连接着各式各样的管子、仪器设备的连接线。
各种闪烁着绿光、*光、红光的荧屏,实时显示着血压、心率、呼吸、血氧、脉搏、体温等等生命参数。
还有呼吸机、血透机人工肾等等,都在抢救着生命的每一条轨迹。
在办公室里,我如约见到了张为民主任。我知道他繁忙,便不拖沓,直入主题地问:张主任,从医生涯有没有一件事让您最难忘?
张主任一脸为难,因为,难忘的事太多太多。
我意识到自己有些冒失。于是,我就让他给我讲讲这些年发生在ICU里面的故事。
张主任很乐意。在脑里打开了一个PPT文件。我浏览了一下,里面都是他经他手抢救成功的案例。其中的一张照片引起了我的兴趣。
张为民主任和应珍珠(化名)母女的合影
照片拍摄于年10月7日。
左边的妇女叫应珍珠(化名),中间的是她女儿。
张主任告诉我女孩的生日是年9月12日,那年应珍珠也才22岁。
长达94天的抢救便从那天开始。
应珍珠是佐村人,在分娩中突然出现“羊水栓塞”,心跳停止。
因为羊水栓塞不幸离世的产妇,每年都会有许多。
这样的悲剧,那一天又发生了。
死神缠上了应珍珠,自己不想走,丈夫父母不让走,也不行。
医生也不让她走。张为民是其中一个。
但是,死神根本不答应。
张为民接到指令,立即赶到现场投入抢救。
持续胸外按压40分钟后应珍珠心跳恢复。
然而,随后出现的多脏器功能不全,让这场抢救陷入了持久战。
脑缺氧严重,陷入深度昏迷,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杭州、上海的专家会诊后,认为已没有抢救价值,患者家属也想放弃。
然而,张为民没有放弃。
呼吸机、血透、亚低温……张为民按照自己的思路继续抢救。
到发病第12天,病人的病情出现改善迹象,然而两天后,病情又出现“反跳”,严重肺水肿又把病人推向死亡边缘。
凭着丰富的急救经验,张为民用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换来了患者生命的曙光。
第45天,在张为民的全力救治下,这位年轻母亲终于奇迹般地苏醒过来,94天,完全挣脱“死神”的拥抱。
为应珍珠出院时和医护人员的合影
我问他:
您为什么坚信她能醒过来?毕竟医学上判定她苏醒的几率只有不到5%。
他回答:
一个生命的延续绝不能以牺牲另一个年轻的生命为代价。我必须阻止。
张主任不善语言,但我能想见14年前那场旷日持久的战役,对他是如何身心俱疲。
ICU,不管是操作还是维持病人生命体征的稳定,还是从患者微小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去考虑患者机体的状态,都是一门可以写成书本的学问。他像个战士一样潜伏在那里,一刻不敢松懈。办公室的床,成了他临时安的家,为的是能够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