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孕产妇死亡率的增加,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mericanCollegeofObstetriciansandGynecologists,ACOG)及其委员会建议创建产科快速反应团队,并建议快速反应团队应进行定期演练以提高其应急能力。产房快速反应团队的建立,可以早期识别孕产妇病情恶化的征兆并快速做出反应,能够大大改善母婴结局,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
有史以来,产房不仅是新生命降临的场所,在产科发展初期更是孕产妇历经“*门关”的地方,即使在当今,分娩过程更是隐含着许多不确定的危险因素,如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肩难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风险往往在瞬间发生,来势汹汹,增加了孕产妇、围生儿死亡率。在目前,国内大多产科医师采用“固定时间巡视患者、助产士在患者需要时观察产程过程”的患者管理模式,已经不能较好的满足产房急诊患者处置需求、不能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鉴于产科病情突变、易变、多变,在产房建立能够在孕产妇病情发展初期时即采取有效地处置措施,而不是等到其病情恶化后才对其进行复苏抢救的快速反应团队(rapidrespondteam,RRT)尤为重要,RRT在年已经成为美国妇产科医师协会(ACOG)推荐的产科高危患者管理模式。
1.产房RRT建立的必要性RRT理念始于年丹麦哥本哈根成立的全球第一家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应急管理团队模式,其核心内容是普通病房患者管理借鉴ICU管理模式,在患者病情出现变化初期就进行有效救治。RRT以护士为主导,强调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置或快速转运至ICU进行救治,它医院开展的一种新的患者管理模式。在医院发展战略高级论坛上,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医疗中心执行总裁,斯尔文·维利亚先生所做的《促进医疗安全》的主题报告中,就曾提到快速反应团队。他提出了6种干预措施,用以提高患者安全、减少危急重症患者并发症和患者死亡率,其中第2项措施就是建立快速反应团队。他指出快速反应团队的目的是防止患者死亡,当患者的病情出现变化时就应记录、启动快速反应团队进行有效救治,采用此种患者管理模式使在ICU出现心跳停止的患者减少了50%,手术以后从ICU转到监护室的人减少了58%。自从这项措施开展以后,过去2年内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减少25%。有资料显示,自至年,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孕产妇出现的27种产科并发症中,有15种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子宫切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血栓性栓塞、急性心肌梗死等)呈上升趋势。在美国过去的几十年间,与分娩相关的严重的母体并发症上升了75%,尤其是产后出血率较前上升了%。但值得注意的是,86.1%的孕产妇死亡是可以避免的,其中产科出血更是占可避免死亡原因的50%以上。在过去的20年里,全球孕产妇死亡率平均下降了1/3,但这一比例仍高于联合国在“千年发展目标”中要求的标准,即“实现从到年孕产妇死亡率下降3/4”。因此,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除继续改进母婴救治技术外,借鉴内科、外科患者管理模式,在产房建立产房RRT、对分娩过程中孕产妇加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产房RRT的成员组成产房RRT应是由受过特殊训练的、能够在产房及时发现产妇病情恶化征兆并能迅速做出反应的医务人员所组成的团队。其成员除包括有经验的助产士及产科医师外,还应包括ICU医师及护士、呼吸治疗师及内科医师。产房RRT建立的目标并不是取代其他助产士或医师管理患者的责任,而是重点在管理患者的过程中快速识别患者病情变化并迅速处理,防止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挽救患者生命。一般来说,RRT由下列四种成员组成:(1)发起者。(2)反应人员。(3)管理人员。(4)质控人员。发起者是可以激活整个团队的人员,包括临床医生、专家或工作人员。某些情况下,患者、家庭成员或者任何了解某个患者病情的相关人员也可以启动一个快速反应团队。产房RRT的发起者主要是为产妇接生的助产士,反应人员包括其他助产士、产科医师及麻醉科医师、输血科医师、介入室医师、外科医师(泌尿外科、血管外科)、ICU医师及医务科人员等。同时,发起者也可以作为反应人员来帮助患者稳定病情。当反应人员来到时,发起者应该准备好交流信息,向其汇报病情。建议RRT成员之间采用“现状-背景-评估-建议”(situation-background-assessm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