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术前患者心电监护
起搏前心电图
吕化主任为患者置管
置入起搏电极
床旁超声引导提示电极进入右心房
床旁超声引导监测提示电极到达右心室尖部
连接起搏器后设置起搏心率60次/分(调试)
设置起搏心率70次/分(调试)
起搏术后复查心电图
起搏器植入后患者心功能较前明显改善,尿量增加,心衰情况相信也会逐步好转,为后续安装永久起搏器做准备。
急诊经静脉心脏起搏
介绍
急诊经静脉心脏起搏(Emergencytransvenouscardiacpacing,TVCP)是经中心静脉引导鞘管把起搏电极导管送至右心室心尖部后刺激心内膜表面以促使心肌收缩。急诊医生可能会被要求管理对药物和经皮心脏起搏无反应而需要行TVCP的病人或者需要为其行TVCP后方便院际转运。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该项技术?又是如何操作的呢?一、放置TVCP导管属于急诊操作吗?属于,TVCP在不能迅速逆转或者对经皮起搏与药物没有充分反应的可致血流动力学障碍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是有用的。常见的适应症包括:房室传导阻滞(完全阻滞和MobitzII型阻滞);窦房结功能障碍(病窦综合征或窦性停搏);需要超速起搏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常见的原因包括:心肌缺血/梗死;心脏活性药物(beta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地高辛)的副作用或*性作用永久起搏器失效。少见的原因包括:心肌炎,浸润性病变(淀粉样变、结节病)。禁忌症:三尖瓣置换严重低体温二、放置TVCP导管属于现代急诊医学实践范畴吗?属于,放置TVCP导管是一项急诊技能,目前它是美国急诊医师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之一,其成功率可达95-97%。三、放置TVCP导管技术是不是很难?不是的,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经过短期实践培训后,急诊科医生可以和心内科医生一样获得相似的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四、准备工作做哪些?1.在无创监护下使用变时性药物和经皮起搏持续治疗心动过缓。
2.选择合适的团队(至少两人):一名熟练的医生执行操作,一名熟练的护士监护病人并协助医生。
3.选择、准备合适的设备:起搏导管:为5Fr、厘米长、双极、易弯曲的、球囊漂浮导管,上面有10厘米刻度标记,以便于估计插入深度。该导管尖端有一球囊,远端有个三通接注射器口,打1-2毫升空气以验证球囊是通畅的;尖端旁边则是正负电极。起搏脉冲发生器:有单腔和双腔两种。本文显示的是单腔起搏脉冲发生器。检查设备以确保充满电。4.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右颈内静脉和左锁骨下静脉是首选的穿刺部位,具有进入右心室最直接的解剖路线。因右颈内静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同时保留左锁骨下静脉作为永久起搏器入路,所以右颈内静脉是最好的首选穿刺部位。这两个穿刺部位已被证明是成功的,即使是正在进行的心肺复苏患者。5.病人准备:签知情同意书;仰卧位;头低位置。五、该如何操作?最好在超声引导下置管,它除了已被证明增加安全性和成功率的同时还可缩短操作时间。相控阵探头首选置于剑突下以显示四腔心切面,这个位置不会干扰经皮起搏的电极片和心电图电极。TVCP也可以在没有超声引导的情况下使用心脏监护仪(“盲”穿技术)或使用心电图指导置入。六、术后应该做什么?1.确认导管位置:拍片或超声检查以确认起搏器电极导管的位置,最好是在右心室心尖。
2.处置:置入TVCP导管是永久起搏器植入前的一种临时措施,它的处置是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决策。据吕化主任介绍,该项技术目前在漯河市内处于空白,我院重症医学科属于首次在床旁超声引导下,经静脉临时起搏电极置入,完成临时起搏。为医院急危重症抢救技术上又增添了一把有利的抢救武器,标志着我院急危重症抢救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科室简介
漯河市医院重症医学科(简称ICU)成立于年10月27日),本科室配备层流设施,有多功能病床16张,其中包括2间隔离病房,每个床位均配备独立吊塔及多功能监护仪;拥有有创、无创呼吸机8台,满足各种类型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需求;另外拥有床边血气分析仪、德国贝朗CRRT、床旁超声、脑电双频指数(BIS)、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电除颤仪、纤维支气管镜、呼出二氧化碳监测仪、振肺排痰机、物理增温、降温仪等一批先进设备,为危重病人的综合抢救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成立六年来,科室形成了一个梯队合理,技术完善的技术团队,目前全部医生及护士已通过严格的重症医学专科资质培训,是一个以青年职工为主力、充满朝气的科室。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科主任、院长助理吕化带领全科医务人员抢救危重病患者多例,危重患者死亡率连年下降;同时带领科室不断钻研新业务新技术,提高业务能力,抢救技术,其中先后多科合作成功抢救心脏骤停患者92min、56min患者两例,羊水栓塞2例,急性肺栓塞10余例,科室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床旁CRRT技术(包括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脑出血立体定向微创钻孔治疗技术,并率先全市开展床旁重症超声,医院包括郑大一附院、医院,武医院等成立重症医学专科联盟、脓*症联盟,同时是河南省心血管病研究中心授予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注册登记项目合作单位”,年荣获“漯河市青年文明号”,年荣获“漯河市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称号,年被评为漯河市“工人先锋号”,医院评为“先进科室”、“科研创新先进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先进科室”及“优质护理病区”。连续三年举办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影响广泛,目前是漯河市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单位,漯河市重症监护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漯河市营养学会副会长单位,漯河市医学会肠外肠内副主任委员单位。
专家介绍
吕化,中共*员,院长助理,重症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郑州大学,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年获得全国5C重症专业资质。进修于解放*第四*医大,全面掌握各种危重症诊断与治疗,各种操作娴熟,目前任漯河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副主任、漯河市营养学会副会长、漯河市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是漯河市重症医学带头人,曾获得漯河市医德标兵,漯河市青年岗位标兵,漯河市十佳市民。姚昂,心血管专业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新乡医学院,年获得全国5C重症专业资质,先后在华中医院、阜外华中心脏中心、医院进修学习。从事重症医学专业多年,熟练掌握各种内外科急危重症抢救治疗技术。擅长冠脉介入、床旁即时超声评估、心脏重症。
李帅,重症医学专业副主任医师,本科学历,毕业于新乡医学院,获得全国5C重症专业资质,于医院综合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从事重症医学专业多年,熟练各种穿刺操作技术,擅长各种急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对重症医学科疑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石红兵,主治医师,毕业于新乡医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获得全国5C重症专业资质,先后进修于郑大一附院ICU、医院外科ICU,擅长AECOPD的困难撤机、心肌梗死合并呼吸衰竭、多发严重创伤、脓*血症等疾病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擅长经皮气管切术开术、中心静脉置管术及呼吸机运用;对急危重症常见病、多发病抢救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陈勇锋,中共*员,本科学历,主治医师,毕业于新乡医学院。曾在医院综合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获得全国5C重症专业资质,并参加脑出血微创穿刺治疗培训班,目前能熟练开展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并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有丰富临床经验。杨晓峰,重症医学专业主治医师,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本科学历,学士学位。进修于医院神经科ICU、河南医院ICU,获得全国5C重症专业资质及开展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资质。目前能熟练开展各类脑出血微创手术,并对急危重症疾病的抢救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周冰,中共*员,本科学历,主治医师,毕业于新乡医学院。获得全国5C重症专业资质,曾在武汉华中医院重症医学科进修学习,擅长急性心肌梗死、呼吸衰竭、多发创伤、脓*血症等疾病的救治,熟练掌握经口气管插管术、微创经皮气管切开术、中心静脉置管穿刺术及机械通气支持治疗等技术,对各种急危重症病人的早期识别及救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通讯员:陈勇锋、周冰)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