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神经介入资讯“血流导向专栏”为大家带来的是广医院神经外科钟书教授成功实施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置入术治疗动脉瘤栓塞后复发一例。
近日,广医院神经外科钟书教授为一名右侧后交通动脉瘤栓塞后复发的患者进行了血管重建装置置入术。
该患者性别女,53岁,一期实施了“右侧后交通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左侧后交通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因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17月发现复发入院。为了阻断或者减少血液流入动脉瘤,促进动脉瘤愈合,避免或减少动脉瘤发生出血的几率,同时保持载瘤动脉及穿支通畅,术者钟书教授决定对患者行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植入术进行治疗。
术前测量
(图一)术前测量远端血管直径约2.9mm,近端血管直径约3.0mm,瘤颈处直径约3.3mm,预估覆盖血管长度约15mm。
术中
(图二)术中选择Tubridge?3.0*20,及释放全过程。Tubridge?释放中及释放后,多角度观察Tubridge?打开及贴壁的情况,完美贴壁。
术后
(图三)术后效果即刻。动脉瘤内造影剂滞留明显,载瘤血管及穿支血流通畅。
术后处理及随访
术后药物治疗:阿司匹林片mg,波立维片75mg,连续应用3个月后,改单抗,终身服用。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结果将后续跟踪报告
专家介绍
钟书
广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副主任医师,重症组组长,脑脊髓血管病二组组长;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第一届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第一届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委员,神经介入资讯编委,广西医师协会第一届神经外科分会委员,广西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第一届神经介入学组组员。
术说
1、单纯弹簧圈栓塞术复发率高,有研究显示,血管内介入治疗后动脉瘤复发的原因与动脉瘤的大小、瘤颈、位置及性质有关,动脉瘤直径大于10mm,复发率高达50.6%。且常规的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面临手术复杂、占位效应、复发率高的难题。血流导向装置的出现,节约了术者手术时间,患者恢复快,大大改善治愈率。(6个月动脉瘤闭塞率75.34%,1年78.57%,3年85.71%,4年%。数据来源:PARAT研究)
2、血管内介入再治疗栓塞术后复发颅内动脉瘤也存在一定风险和技术难度:由于既往填塞弹簧圈的阻碍,导致微导管超选复发瘤腔困难或原有弹簧圈降低微导管头端的可视性等。也对术者的操作技术及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往期回顾
深圳市首例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颅内动脉瘤
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4例--医院神经介入科
医院脑血管外科姜维喜教授团队湖南首例Tubridge?成功置入
医院神经外科汪阳教授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颅内动脉瘤两例
Tubridge?魅力绽放黑龙江——哈尔滨医院神经外科史怀璋教授黑龙江首例Tubridge?成功置入医院神经外科段传志团队使用Tubridge?成功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一例
从“栓塞”到“重建”,福建省Tubridge?首秀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合并载瘤动脉狭窄的ICA巨大动脉瘤一例
医院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右侧颈内动脉C4段巨大动脉瘤一例
医院路华教授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颅内多医院张晓波教授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右侧颈内动脉大型动脉瘤病例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右侧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一例
医院成功开展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治疗颅内大动脉瘤
医院成功开展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治疗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
医院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颅内动脉瘤两例
医院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经验分享
医院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三例
医院使用Tubridge?桥接血管重建术成功治疗右侧颈内动脉C4段巨大动脉瘤术后短期影像学随访
医院神经外科应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颅内大型动脉瘤两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