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
生孩子像过*门关
那么羊水栓塞
就如同在*门关被死神套上绳索
近日,孕妇小娜(化名)在剖宫产术后突发了凶险的羊水栓塞,身体里的血液总共流失了整整一半,命悬一线!危急关头,幸好接生的汕头市金平区妇幼保健院和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建立的医联体关系发挥了关键作用,经过省、区两级医护人员12小时联动抢救,这名危重产妇最终成功止血并后续抢救成功,化险为夷。
二胎妈妈突发羊水栓塞危在旦夕
今年5月26日上午,怀孕36周的二胎妈妈小娜在金平区妇幼保健院剖宫诞下一位小宝宝。手术过程顺利,可刚刚返回病房40分钟,她突发阴道出血,出血量达毫升。
小娜的主管医生彭静和陈秀英主任立即进行促宫缩、止血、吸氧补液等处理措施,然而产妇未见一丝好转,按压宫底时仍不断有暗红色血液流出。
在场的产科医务人员立即启动高危孕产妇抢救流程。彭医师一边配血,一边将病情汇报给广东省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粤东分中心负责人、金平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陈丹玲。
陈丹玲主任刚下手术台,马上冲到病床边仔细检查产妇,指导医生们尽快完善检查,加快配血取血及输液扩容,并经超声诊断迅速排除了手术切口异常导致的出血。
检查结果提示,产妇凝血功能指标多项异常,很可能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
是指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后引发的一系列严重的过敏反应,是产科非常罕见但死亡率却非常高的疾病,可导致全身多个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高达80%,被称为“孕产死神”!
生死时速!12小时省、区联动抢救
在以往,碰上此类突发险情的危重产妇,金平区妇幼保健院只能马医院救治,但现在,该院却有了来自省妇幼保健院骨干专家的强劲“援手”,省、区两级医护人员立即联手展开了一场争分夺秒的“生死时速”救命手术。
随即,省、区两级联动抢救小组启动。抢救小组紧密合作,齐心协力与死神赛跑。输注纤维蛋白原,静推地塞米松,静滴氨茶碱等措施有条不紊进行,同时,红细胞、血浆等救命血源陆续到位,并很快输进了产妇体内。
“嘀嘀,嘀嘀……”一阵警报声突然响起,产妇血氧饱和度下降!产妇的病情继续恶化!陈丹玲立即向远在广州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刘国成报告。刘国成分析产妇病情后,基本确诊为羊水栓塞,建议立即纠正休克,高级生命支持,必要时切除子宫!
子宫切除是为了从源头上止血,防止更多的羊水经子宫血管进入血循环,是为了挽救产妇生命的抢救方案。小娜家属信任医生的诊疗和充分的理解也大大的鼓舞了医生。12时35分,小娜被再次推进了手术室。手术室立刻紧张忙碌起来。省妇幼的麻醉医生贺牡丹为了降低产妇的损伤,实施了金平区妇幼保健院的首例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主刀医生陈丹玲再次尝试保留小娜子宫,然而其子宫仍在持续活动性出血。在尝试保守治疗无效后,她当机立断进行了子宫切除术。产妇总出血毫升(相当于人体总血量50%),共输入红细胞10单位,新鲜冰冻血浆毫升,纤维蛋白原8克。手术顺利,产妇平稳推出手术室,焦急等待的家人忍不住热泪盈眶。
大家都舒了一口气,然而病人并未完全脱离危险。术后一个小时,产妇的血氧饱和度突然下降至70%,大家刚刚缓下的心情又提到了嗓子眼。产科医师、麻醉师、护士长守护在产妇身旁寸步不离,加压面罩给氧、药物解除麻醉抑制及积极对症处理,纠正呼吸及循环衰竭……
当晚9时,产妇血氧饱和度逐渐恢复。历经12小时的抢救,产妇病情终于稳定了!产妇家属紧紧握住了医生的手连声道谢,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医联体专家为高危孕产妇保驾护航
在这场“生死时速”的接力赛中,金平区人民*府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共建的紧密型医联体发挥了巨大的优势,成功为高危孕产妇保驾护航。
年10月,金平区人民*府与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紧密型医联体。金平区人民*府把金平区妇幼保健院委托给省妇幼保健院管理运营,建设广东省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粤东分中心)、广东省新生儿救治中心(粤东分中心)。年1月26日,这两个救治中心粤东分中心揭牌,正式运行。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委派产科技术骨干陈丹玲和新生儿科技术骨干许芳分别任金平区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和新生儿科主任,负责两个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同时,省妇幼保健院共派驻了涵盖产科、新生儿科、妇科、超声诊断科、放射科、麻醉科、儿童保健科等技术骨干35人次进驻金平区妇幼保健院,进行全方位的投入和指导。两个中心运作半年多以来,服务量增长了50%,接收了高危孕产妇例和危重新生儿例。此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派驻的技术骨干,在完成金平区妇幼保健院日常医疗服务的前提下,还利用假节日、休息的时间去粤东地区的妇幼保健院进行会诊、巡诊、查房和教学。落实广东省的医改*策,医院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至基层,为粤东地区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记者:林子海林鹏
通讯员:朱颖贤
编辑:晓旻文琛
版权声明:版权归汕头经济特区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社记者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更
多
精
彩
请长按识别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