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8日,第十四届华西产科论坛暨产科危急重症规范诊治及母胎医学临床热点会议继续进行。因为新冠疫情影响,此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的模式,8月24-28日,每晚5场线上学术讲座,8月27-29日在成都锦江宾馆召开线下学术会议。此次会议由医院主办,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医院产科主任刘兴会教授担任大会主席。
8月28日是线上讲座的最后一天,今天的主题是产科热点问题,医院胡文胜教授、厦门医院张雪芹教授主持,医院赵扬玉教授、中医院张建平教授、重庆医院张华教授、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牛建民教授、哈尔滨医院孙敬霞教授5位教授进行学术讲座。观看人次累计达到39.5万。
01学术讲座赵扬玉教授(医院):
再理解产程中的猝死-羊水栓塞-产后出血
医院赵扬玉教授对孕产妇羊水栓塞、产后出血、猝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猜想,认为这三种疾病很有可能是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羊水栓塞是羊水进去母体血液循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病理改变的产科特有的一种严重综合征。猝死是指平素身体健康或者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阴道分娩出血达到ml、剖宫产达到ml。这三种疾病均存在出血-凝血-纤溶失衡的过程,所以很有可能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产后出血仍是威胁全球孕产妇安全的首要因素。妊娠期体内的凝血平衡向高凝倾斜,血小板减少是稀释性减少和消耗性减少共存。严重产后出血时,大量的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很快进入消耗性低凝状态,即DIC发生。早期输血,避免DIC是成功救治产后出血的关键。低体温、酸中*、凝血障碍是产后出血的死亡三联征。强调早期输注血液制品的重要性,强调多学科协作救治团队的作用。气道支持、循环支持、平衡输血、重要脏器保护是治疗羊水栓塞的主要目标。在抢救羊水栓塞时要牢记三个启动:快速开放两条静脉通路、吸氧、监护,快速呼叫相关科室到场,快速终止妊娠。要注意限制性液体复苏,警惕液体过多导致肺水肿。紧急抗休克治疗。降低肺动脉高压:前列地尔、西地那非、一氧化氮、多巴酚丁胺、米力农、ECMO等。同时强心、抗过敏、纠正酸中*、纠正凝血功能障碍等。出现心跳骤停,立即给予高质量的心肺复苏。
张建平教授(中医院)
RSA诊治中值得商榷的问题
近年来自然流产(RSA)发生率增加,对RSA的诊治有了更多的认识和措施,RSA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后活产率不断提高,但是现行的很多治疗措施存在争议,乱检查乱用药的现象非常严峻,如何规范诊治RSA值得商榷。RSA的检查对象是至少发生2次或以上的自然流产,偶发流产不必检查。需要适当放宽检查指征的对象有:绒毛染色体无异常、高龄、反复辅助生殖失败、多年不孕、卵巢功能低下。RSA的病因筛查:遗传因素、解剖因素、免疫因素、血栓前状态、内分泌因素、感染因素等。检查范围必须要有循证医学证据。常用的抗体检测包括:抗磷脂酸抗体、抗磷脂酰肌醇抗体、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抗磷脂酰乙醇胺抗体、抗磷脂酰胆碱抗体、αβ2GPI结构域I、抗膜蛋白V抗体、抗凝血酶原抗体。抗促凝血酶原激酶抗体、抗凝血因子X抗体、抗凝血因子XI抗体、抗蛋白C抗体、抗蛋白S抗体、抗高分子量激肽原抗体,循证医学证据不足,费用高,结构不稳定,暂不建议检测。淋巴细胞主动免疫(LIT)治疗RSA目前存在较大争议。免疫抑制剂可以显著提高RSA的活产率,所以早期RSA可以、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但是现在应用的过于泛滥,需要进一步规范。明确合并风湿免疫疾病的,生殖科与风湿免疫科共同处理,根据风湿免疫病的类型及病情由风湿免疫科制定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个别风湿免疫指标异常,未达到风湿免疫诊断的,可以使用1-2种免疫抑制剂。没有任何风湿免疫指标异常的,是否使用免疫抑制剂没有循证医学证据。对于早期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的治疗措施: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免疫球蛋白的被动免疫治疗、环孢素、低分子肝素、免疫抑制剂,均存在较大争议。对于宫颈环扎,张教授认为:曾有2次晚期流产史的建议预防性环扎,有1次晚期流产史的,如果孕前宫颈管能顺利通过8号扩条,最好预防性环扎。无论有无晚期流产史,孕24周前短宫颈建议应急性环扎。紧急宫颈环扎是解决28周前宫颈机能不全导致宫颈扩张的主要手段,效果比期待治疗明显,需要排除感染和应用宫缩抑制剂。经腹环扎必须严格掌握指征,避免滥用。双胎妊娠不必常规行环扎术,但宫颈长度15mm,建议环扎。
张华教授(重庆医院)
产后出血的预防
产后出血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参考发达国家产后出血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结合国内临床环境,可进一步提升我国产后出血的预防和诊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