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晚,爱心市民星夜为29岁羊水栓塞产妇急献血的消息温暖了整个泉城,6日,产妇方建娜的丈夫赵先生哽咽着鞠躬致谢,感谢那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用爱心和鲜血给了他希望;感谢医护人员从死亡线上将妻子救回,给了他一个完整的家。
记者从济南市妇幼保健院获悉,经过5个多小时的抢救,30多名医护人员的全力配合,最终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击退死神,将产妇从“*门关”拉了回来。虽然没有完全脱离生命危险,但目前方建娜意识清楚,病情相对稳定。
1手术惊现羊水栓塞险情
6日上午,安然躺在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重视监护室的病房里,29岁的方建娜与身边的医护人员轻声表达着感谢。谁能想象,这之前,她曾经历怎样的凶险。
7月30日,因为出现不规律宫缩和先兆流产现象,方建娜被收入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做保胎治疗,当时,她肚里的宝宝只有34周零两天。没想到,8月5日上午,方建娜明显腹痛,阴道出现一些血性分泌物,经检查发现是胎膜早破,而检测发现,胎儿的胎心也不好,事不宜迟,医生立马决定为她进行剖宫产手术。
5日下午2点半,方建娜被送进手术室,3点左右开始手术。
刚刚切开子宫,济南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牟瑞丽正在帮方女士吸羊水,这时,离方女士最近的麻醉师侯芳突然听见方女士小声说了句恶心、头晕,紧接着,方女士意识丧失,血压下降,呼吸暂停。
“马上进行气管插管!”32年的妇产科工作经验,让牟瑞丽心中升起一种不祥的预感,发现情况不对后,牟瑞丽立马把孩子抱了出来,以防产妇的休克会造成孩子缺氧,发生脑瘫。
“不是肺栓塞,就是羊水栓塞!”牟瑞丽告诉记者,产妇保胎过程中活动少,本来就容易发现栓塞的情况,大约10分钟后,产妇意识恢复,呼吸也好了。
然而,就当医护人员想松一口气的时候,产妇突然出现大出血情况,且出血凶猛;止血根本止不住,整个创面都在出血,产妇口鼻都开始往外冒血……“这是典型的羊水栓塞症状,正常出血都是有血凝块的,这名产妇却没有。羊水栓塞,死亡率极高!”
25小时惊心生命保卫战初成功
在这种情况下,要保命,最好进行子宫全切。
当时,病理产科主任单瑞琴刚下完手术,还没离开手术室,得知消息赶忙到现场协同救治,确诊的同时,就开始了气管插管(给予吸氧),输血,输液以及抗凝等方式,联系医务医院抢救小组,展开全院多科室协作救治。
“产妇羊水栓塞,速联系产科切除子宫。”简短的一句话,已经能够感受到手术的严峻性,王念亮第一时间联系了妇科主任医师徐延华、吴光明,随之便赶往手术室。
不到5分钟的时间,所有人员全部到位。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手术室里气氛异常紧张和凝重,因为产妇是经产妇,第一胎是剖宫产,腹腔内粘连严重,切除子宫存在难度,但是时间紧,孕妇还在不断失血,要尽快切除,两位主任一面分离肠粘连,一面尽快切除,一旁的麻醉科主任刘伟动态观察产妇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输血科全力以赴保障血液的供应,检验科、药剂科安排专人负责各种化验检查和抢救药品的供给。手术室外,蔡艳副院长和医务科王念亮主任,不停的协调调度,同时安慰着心生恐惧的丈夫赵先生,济南市血液供保中心的工作人员发动献血热潮,帮助产妇补给充足血量。
下午6点45分,子宫全切手术完成。方建娜出血ml,医生连续为她输了15个单位的红细胞、毫升血浆、30个单位的凝血酶原复合物、4克纤维蛋白原、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此时,产妇的出血里才发现了少量的血凝块。“这说明产妇的情况在好转。”牟瑞丽告诉记者,正常孕妇的纤维蛋白原在3-5克,一般人是在2-4克,而方建娜先前的纤维蛋白原只有0.2克。
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打湿了,紧绷着神经的医护人员却浑然不自知。又抢救了2个小时后,方建娜病情趋于稳定,晚上8点20分,被转到重症监护室。
“这名产妇算是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了,但还要观察,我们也担心病情反复。”牟瑞丽告诉记者,羊水栓塞抢救后的产妇,最少24小时以后才能看她是否是真的脱离生命危险,后期可能还会有并发症,有些并发症2-3天后才可能出现。
随后,方建娜被安排了特护:严密观察其生命指征、预防感染;因为凝血障碍发生后很容易出现肾衰竭,也需要严密观察;后期的观察、护理、治疗,谁都不敢有丝毫懈怠。
6日上午,医院病理产科护士长*俊峰告诉记者,由于早产,方建娜生下的男婴只有g,目前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观察。而由于羊水栓塞,方建娜的多脏器都受到损伤,目前身体的抵抗能力较弱,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在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下,腹腔内有出血可能,不过目前来看出血量很少。但是,由于其血色素水平只有7g多,所以还是需要输血。从现在开始,产科可以少量多餐地进一些流食
3医生说,“她活了,我们就活了”
这是一场与死神争夺生命的奋力搏斗,没有硝烟,却惊心动魄。这也是一场医务人员与时间赛跑的接力赛,没有荣誉,却值得颂扬。经历1个多小时的全力抢救,最终,他们击退了死神,守护了生命。
“她活了,我们就活了。”眼看着产妇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压在牟瑞丽心里的那块大石头才稍微挪了挪地方。牟瑞丽告诉记者,羊水栓塞是由于分娩时羊水进入到母体的血液循环中,引发的一系列病情变化,像肺栓塞、严重的休克及血液不凝固的情况,使产妇发生不可控制的大出血。羊水栓塞多发生在产时或破膜时,亦可发生于产后,多见于足月产,但也见于中期引产或钳刮术中,大多发病突然,病情凶险。发生羊水栓塞的经产妇居多,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常见于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或手术产也容易发生羊水栓塞,属于产科最凶险的并发症。
虽然理论上有很多种治疗措施,但是实际中,羊水栓塞病情的发展往往非常快,很多根本都来不及抢救,目前死亡率在80%左右,死亡的时间快到可从数分钟至数小时,约1/3的患者在发病半小时内死亡,另1/3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多由于肺血管栓塞引起,其余1/3死于血液不凝或肾功能衰竭。
与夜班交班后,牟瑞丽才回了家,结果到晚上12点,她脑海中一直盘旋着那些抢救的画面,迟迟不能入睡。“虽然救回来了,但想想真是后怕。”牟瑞丽说,幸亏当时刚开始手术,刚为产妇打通了多处静脉通道,这才使得药物能够及时进入产妇体内,发挥其救命的作用,“如果稍微晚一点儿,后果可能就不堪想象。”
由于单瑞芹主任第二天还要看专家门诊,牟瑞丽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为了睡着,她只好去吃了安眠药。
4危重病人5分钟到岗保母婴健康
“我上网查了一些资料,知道羊水栓塞特别恐怖,也可能有一些难以预料的后遗症,需要进一步观察,但还是要谢谢,谢谢大家把我妻子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谈起5日晚上的经历,方建娜的丈夫赵先生哽咽着说鞠躬致谢,感谢那些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用爱心和鲜血给了他希望,也感谢医护人员的生死大抢救。
回忆整个抢救过程,留给大家最多印象的,除却疾病的恐怖,医院内各科室协作。面对分秒必争的生命危急,医院能够短时间内,联系各科室主任到位、施救,这其中最大的奥秘就是“抢救小组”。
“只要有突发事件,抢救小组成员要在5分钟之内到岗抢救。”王念亮告诉记者,医院成立了包含妇科、产科、儿科、内科、外科、麻醉科等临床科室抢救小组,小组成员17人,都是各科室的主力,24小时随时听从调遣。特殊情况下,如病人病情凶险或病情危急,听班医师可在呼叫本专业组组长的同时,呼叫医务科紧急求援,抢救小组会立即到位,通力协作完成抢救任务。
日前,同样经过多科室协作,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曾成功抢救一例难治性产后出血的病人。这名产妇当时也是胎盘早剥、妊娠34周,同时双胎妊娠、妊娠期糖尿病、试管婴儿,医院当即启动一线急救小组,立即进行急症剖宫产手术。术中产妇顺利分娩出一对龙凤胎宝宝,转入新生儿科病房观察治疗。此时,因胎盘早剥,子宫收缩乏力,产妇发生产后大出血。
病情十分危急,医院立即启动二线急救小组。副院长蔡艳、医务科主任王念亮组织产科、麻醉科、手术室、妇科、血库、检验科等全力参与抢救。虽然患者属难治性产后出血,宫缩时好时坏,曾一度出现失血性休克及DIC的早期表现,但经全院急救团队的共同努力,病人转危为安,成功地保住了子宫。
延伸阅读——
头胎剖宫产,二胎危险系数增
王念亮告诉记者,在方建娜身上,有发生并发症的一个高危因素,就是瘢痕子宫。而他指出,随着计生*策的调整,医院上半年分娩了多个宝宝,剖宫产率达到近50%左右,比往年要高一些,这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头胎剖宫产的产妇二胎多还是要选择剖宫产。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对剖宫产率设置的警戒线是15%,但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剖宫产率已经达到50%。“两个女人一道疤”,也就是说,每两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个是从妈妈肚皮里“跑”出来的。而对于这些妈妈来说,在第二次怀孕时,很容易出现大出血、胎盘植入、胎盘粘连等危急情况发生。
王念亮解释说,剖宫产后子宫壁切口的愈合一般需要6个月,而且切口处的疤痕组织与原来的子宫肌层在组织结构上是有区别的。如果过早怀孕,由于子宫不断增大,子宫壁变薄,尤其是手术刀口处的结缔组织缺乏弹力,新鲜的瘢痕在妊娠中、末期或分娩过程中就容易出现自发性破裂,一旦发生子宫破裂,则可能造成胎儿窘迫、产时产后出血,甚至立即威胁到孕母和胎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建议最好是在上一次剖宫产手术后两年半左右再次妊娠较为安全。
对瘢痕子宫妊娠者,应加强围产期保健的监测,除了正规产检之外,孕妇首先要注意观察自身腹痛的情况。“瘢痕子宫到妊娠晚期有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王念亮说,由于子宫瘢痕愈合不良,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宫内压力增大,可能没有任何诱因,子宫也可从其疤痕处发生自然破裂。瘢痕子宫越接近预产期,破裂的危险越大。必要时,应提前两周住院待产,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从阴道娩出后代是人类的自然本能,也是分娩最可靠的方式。只要胎儿发育正常,加强孕期保健,孕妇骨盆发育正常、身体状况良好,基本上都经阴分娩。”王念亮建议,除非身体条件不允许,孕产妇尤其是准备生二胎的孕产妇,尽量选择自然分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