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9日,捷报传来:一名33岁,二胎顺产,急性羊水栓塞并发DIC的产妇已经痊愈出院了。
这是举我院全院之力,产科、儿科、麻醉科、手术室、重症ICU、检验科、血库及急诊科通力合作的成功案例。
事情还得从8月2日中午说起,产房内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然而一只魔爪(羊水栓塞)正悄悄地向一名二胎足月待产的孕妇伸来……
10:50,患者李某(化名)自然破水,宫口开大3cm,宫缩良好,产程进展顺利,入产房待产。
11:38,突然胎心减慢,80-90次/分,产房里大家的心立即紧绷起来,闫海珍主任迅速上台指挥宫内复苏抢救,观察无效,立即行会阴切开术并协助胎儿分娩。
11:43,成功阴道分娩一女婴,娩后新生儿不哭,考虑窒息,立即联合儿科医师对新生儿实施了复苏抢救,终于一声响亮的啼哭,让台上所有悬着的心放了下来,妈妈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婴儿转入新生儿科继续观察。
就在大家都松了口气的时候,恶魔之手(羊水栓塞)已开始紧紧的掐住李某的喉咙。
12:04,患者突然出现胸闷,精神略显萎靡,口唇开始发绀,阴道间断流血,闫主任急呼一声:“不好,可能羊水栓塞,准备抢救。”立即启动羊水栓塞抢救流程,通知相关人员紧急到场参加抢救,备班医生、护士、科主任、护士长、内科ICU医生、麻醉师紧急赶到产房。
闫主任沉着冷静、条理清晰的指挥着抢救:
地塞米松10mg入壶、
大流量面罩给氧、
多参数监护、导尿、
急查血常规、血凝四项、备血、
持续按摩子宫、促进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
病人紫绀逐渐好转,还没等大家松口气,只听见闫主任喊道:“阴道出血不凝了,出血多少了?”,助产士汇报到:“大约ml。”再看产妇牙龈开始少量出血,有血尿了!
闫主任说道:“不好,羊水栓塞DIC了,快要血。”
12:26,正在这时产房电话响了,检验科报危急值:FIB<0.25g/L,PT33.2秒,APTT>秒,PLT52g/L。闫主任立即向张惠英主任汇报,羊水栓塞、DIC,诊断明确,疾病发展太快太凶猛了,指示立即向家属交待病情,手术切除子宫保命,并联系血液包(10U红细胞+10U冷沉淀+1个治疗量血小板)纠正DIC,通知血库紧急输注现有同型红细胞及血浆。
12:30,进手术室,张惠英主任现场指挥抢救,约10多分钟子宫切下来了,阴道出血明显减少了,手术创面少量渗血,纱布压迫止血。手术室麻醉师、医生、护士在不停的给药、输液、抽血、拿血、输血、交待病情并安抚家属情绪。
时间在紧张的分秒间度过……
红细胞、血浆、冷沉淀、血小板陆续的输进患者体内……
13:30,麻醉师说:可以停升压药了,患者自己的血压能维持住了。
14:20,血尿转为正常尿色了,
伤口渗血减少了,
开始出现血丝了,
血凝四项和血常规的指标在好转,
开始出现“血豆腐”了,
16:40,伤口没有渗血了,血凝四项明显好转了,血小板升上来了,生命体征平稳正常,准备关腹。
16:55,关腹结束。
(患者共输注O型红细胞10U、0型冷沉淀10U、血浆ml,血小板2个治疗量)
17:30,患者全麻苏醒,在手术室呕吐一次,为咖啡色液体,重症ICU主任会诊给予泮托拉唑钠对症治疗。
18:45,经过6个多小时紧张有序的抢救,患者血凝四项除纤维蛋白原0.86g/L外,其余值均正常,血常规:血色素升至9.3克,PLT升至89,生命体征平稳正常。应患者家属要求,医院,由闫主任及我院亲自护送病人至省人民急诊。经相关检查未见明显异常,不符合ICU入住标准,转至产科普通病房观察。
医院对我院这例羊水栓塞DIC病人能及时有效的抢救给予了高度肯定,现母子二人均已康复出院。
羊水栓塞是一种罕见的、难以预测的、灾难性的产科疾病,是产科里的死神。如果说生孩子是从*门关走一圈,那么碰上羊水栓塞可以说是从死神手里捡回了一条命。
那么,一次成功的羊水栓塞抢救需要靠什么?
①抢救的关键在于:早诊断+早处理
②足够的血液储备量
③有一支随时能组建的抢救队伍,不同岗位医生之间的严丝合缝的配合
④医生和患者及家属之间的充分信任和配合
我们这位病人很幸运,她具备了上述所有条件,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成功的从死神手里逃脱。我院作为鹿泉区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这次成功的抢救背后体现的是临床医生敏锐的直觉和准确无误的判断和处理,科室无数次的模拟实训,高超的医疗技术水平,医院的多科室协同抢救能力及团队合作,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信任。
我庆幸能成为抢救小组的一员,我感谢有这样的战友和团队,我们愿竭尽全力、团结一心,为每一位孕妈妈和宝宝保驾护航。
供稿人:妇产科王雅娟
编辑制作:宣教中心
▼往期精彩回顾▼多科室紧密协作,携手同心救助高龄骨折患者手术室内生命的赛跑再出征真情援疆,携手抗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