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冬天寒风凌厉,对于刚从“*门关”前被拉回来的新妈妈晓晓(化名)及一家三口来说,属于今冬的记忆格外不一般。
时逢去年12月22日上午,患者晓晓在丈夫的陪同下,专程来到贵阳中医一附院ICU和产科,分别送上“医德高尚仁心仁术”和“家一样的温暖亲人般的呵护”两面鲜红的锦旗,以感谢李兰、蒋小亚主任医师带领的两个医疗团队在一个多月前将她从“*门关”前拉了回来。回想当时的情景,晓晓和丈夫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在中医一附院住院抢救的一幕幕仍历历在目。她告诉记者,在一个多月与死神搏斗的拉锯战中,是医院医疗团队的奋力拼搏,医护的精心呵护,家人的支撑在支持着她最终战胜了死神,最终一家三口才能平安团聚。
平产后1个多小时
产妇突然大量不凝血
年10月30日,27岁的产妇晓晓于16:52平产分娩一男婴,产程顺利,患者及家属都很高兴。谁知产后1个多小时,患者突然出现心慌、胸闷、气促、血氧饱和度降低及血压下降,阴道大量不凝血,产科医生考虑羊水栓塞疑诊,立即联合ICU进行积极抢救,就地插管,在转运呼吸机辅助通气下转入手术室行子宫切除术,手术过程中患者术区、针眼处广泛渗血,术中出血量近ml,输血近ml,差不多将患者身体的血液换了两遍。结合实验室检(下腔静脉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为重症迟发性羊水栓塞并DIC,术后转入ICU进一步治疗。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是不可预测的严重产科并发症,虽发病率极低,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可以导致母婴死亡的灾难性后果。”该院ICU刘涛副主任医师对记者介绍。在她看来,羊水栓塞被称为“恶魔的抽签”,因为这种疾病发生率很低,只有1.9/10万~6.1/10万,一旦出现死亡率却是极高的,类似于飞机失事。
据她介绍,晓晓在ICU治疗期间,病情十分危重,一度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肝脏、胃肠、中枢、血液、循环、代谢、肾、呼吸)、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视网膜中动脉阻塞、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不全、席汗氏综合征等危证,ICU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抗过敏反应、抗DIC、CRRT肾替代治疗、激素替代治疗及其他器官功能支持及保护处理,并予中医药干预治疗,经处理后,产妇病情逐渐好转,器官功能逐渐恢复,11月15日停用肾替代治疗,11月20日拔出气管插管,停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11月23日产妇转出ICU病房。12月11日产妇顺利出院,母子平安。
医生:
家属信任是最大支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从发生病情后的第一时间起,医院领导高度重视,组成了由袁维真分管院长为组长,ICU、产科、医务、药剂等科室成员的抢救小组,在救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次抢救成功是医疗水平的体现,更是一个医疗的奇迹。这次抢救中,冲在一线的是中医一附院两个医疗团队的全体医务人员,医院各科室的支持,同时,在MODS——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胃肠功能不全等救治中,我国传统的中医疗法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也彰显了独特的优势,对疾病的康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整个病程期间,家属积极配合医生,让医护人员和家属在互相信任中进行治疗,这是最大的支持力量。”该医院领导表示。
“ICU内外,隔着的是生死,年轻母亲之战只是一个缩影,在一场场与死神的拉锯战中,有时候是一次次的奋不顾身,但只要看到患者鲜活的笑容,一个个完整家庭幸福着,这些辛苦都值了!”这是ICU李兰主任在晓晓出院时的感慨,也代表了医护人员救治患者的心声。
-TheEnd-
图文/何剑
?本周刊由贵州都市报独家打造,欢迎转发敬请注明出处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