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产科医疗质量的提高,居于孕产妇死亡首位的产后出血已经得到高度重视、预防与治疗,而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栓塞疾病(VTE)逐渐成为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中华医学会第27次全国麻醉学术年会期间,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李爱媛教授以“妊娠期血栓栓塞治疗与预防为题”展开授课。《麻醉·眼界》杂志整理成文,与各位读者共享。本文主要评估妊娠期及产褥期VTE的发病风险,探讨预防及治疗VTE的相关对策。
1
VTE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
患者女39岁cm63kg
主诉:停经9+月,G3P1孕39+4周
现病史:孕期因贫血、肺部感染、胆道结石感染,多次入院予抗感染、输血治疗
手术史:7次肝脏手术,1次开腹卵巢囊肿剥除术,1次剖宫产术
入院生命体征:血压(BP)/74mmHg,心率(HR)78次/分,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98%
实验室检查:血清纤维蛋白原6.2g/L,D-D聚体1.6μg/L,其余无异常
产妇入院三日后择期行椎管内麻醉下剖宫产术。麻醉实施顺利,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手术顺利,病情突变发生在手术结束时。
●手术日17:11
术毕,准备过床,产妇突发意识丧失,心率持续下降,血压测不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2分钟内恢复窦律,产妇恢复意识,但随之SpO2再次下降,意识再次丧失,继续行CPR;紧急进行床旁B超,心脏超声示:右心增大,中重度三尖瓣反流,估测肺动脉(PA)压力约为60~66mmHg,左心受压明显,呈“D”形。首先怀疑羊水栓塞诊断,但结合超声监测和血栓弹力图(TEG)凝血功能正常,高度怀疑肺栓塞可能性更大(表1)。
表1明确诊断后治疗措施
●手术日21:20
血压上升可测得
●手术日21:36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上升至56mmHg;心脏彩超示:右心扩张较前好转,右心明显充盈,提示溶栓治疗有效;随后产妇腹部逐渐膨隆、高张力,提示腹腔出血;无尿、水肿明显,严重酸中*、电解质紊乱,提示急性肾损伤;床旁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后,产妇持续低体温、低血压。
●术后第三日
产妇出现多器官衰竭,放弃抢救。尸检结果证实肺栓塞诊断。
通过上述病例,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在孕产妇围手术期管理时,麻醉科医生应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