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羊水栓塞,在产科,它简直是“噩梦”一样的存在。
它起病迅猛、病情凶险,发病率极低,但死亡率极高,有着“产科死神”的称号。
网上报道“羊水栓塞致产妇死亡”的消息,非常多。
所以,在很多人眼里,羊水栓塞,几乎无生的希望。
然而,这并不绝对。
近日,在广东医科医院,29岁的刘女士顺产生下女儿后,突发羊水栓塞,生命垂危!
在十多位各科室医生4个小时的奋斗抢救,刘女士不仅保住了性命,也保住了子宫,战胜了这一“产科死神”。
毕竟,“羊水栓塞”的可怕程度,是令人生畏的。如今,能看到有战胜羊水栓塞的案例,对于刘女士,我们非常庆幸。医院,我们也非常佩服和感动。
那这可怕的“羊水栓塞”,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它是产妇在生胎宝的过程中,羊水和羊水中的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等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并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的疾病。
发病后,会马上表现出过敏样综合征、肺动脉高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炎症损伤、休克、肾衰竭等等。
导致羊水栓塞的“真凶”是什么呢?很遗憾,羊水栓塞的病因到现在还不明确。
羊膜腔内压力过高,生产时宫颈或宫体损伤,或者是胎膜破裂等,都可以导致羊水被挤入破损的微血管,从而进入到产妇的血液循环中。
高龄初产、多产妇、子宫收缩过强、急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子宫破裂、剖宫产和钳刮术等高危因素,均可能诱发羊水栓塞。
当不幸发生羊水栓塞时,产妇会有哪些表现呢?
一般在羊水栓塞发病之前,尤其是刚破膜不久,产妇可能会突然感到寒战,出现呛咳、气急、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等症状,随后出现呼吸困难、口唇青紫、抽搐、昏迷。
严重时,产妇仅惊叫一声,或打一个哈欠,或抽搐一下后,呼吸心跳骤停,数分钟内死亡。
如果产妇度过了上面的心肺功能休克阶段,可能会进入到凝血功能障碍阶段。
出现子宫出血、切口渗血、全身皮肤黏膜出血、针眼渗血、血尿、消化道大出血等状况。
最后全身各个脏器都会受到损害,尤其是心脏和肾脏,出现少尿、或者无尿、尿*症表现。
说到这里,孕妈可能会很担心,羊水栓塞这么可怕,能预防吗?
很遗憾的是,严格来说,羊水栓塞不是能预防的疾病。
因为产妇和胎宝之间的,营养物质与气体交换,是客观存在的。在破膜,子宫下段或宫颈小破口,或剖宫产时,都能使母血与胎儿组织有充分接触的机会。
但孕妈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对羊水栓塞的各种高危因素加以防范。
首先,按时做产检。产检可以发现一些早期的高危因素,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然后,产前多学习孕产知识。孕妈在怀孕期间,可以多看看孕产方面的书,了解羊水栓塞的原因和症状,提高警惕。
及时告知医生也很重要。羊水栓塞往往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当产妇发现自己胸闷、烦躁、寒战等不舒服时,要马上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做出诊断并及早救治。
最后,严格控制剖宫产、破膜等手术指征,合理使用宫缩剂。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不能预防,但有一些高危因素,一定要谨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