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截至12月25日,“手术台自拍”风波仍在发酵。医院都遭到严重处分,民众的声讨之声也依然不绝于耳,这其中有多少程度是受到媒体舆论的绑架?
事实上,无论是此次“手术台自拍”事件,亦或以往诸多医疗事件报道,媒体的作用都显而易见。作为第三方的媒体,虽然承担舆论监督之责,但任何预设立场或主观情绪都可能歪曲事实真相,造成民众误判。其实,刷屏观察动态和传播信息的同时,媒体还可以跳出事件本身的是非对错,思考怎样做医疗报道才靠谱。
关键词:失实
年7月23日,深医院顺产下男婴后,丈夫陈某发现其肛门处被缝线,遂怀疑助产士因索要红包不成伺机报复,向媒体爆料。随后,诸如“产妇肛门被缝”、“助产士索要红包”等报道引起轩然大波。后据多方调查,所谓“产妇肛门被缝”及“索要红包”等情况并不存在。助产士张吉荣以名誉侵权为由,把该夫妇以及两家深圳媒体告上法庭。最终法院裁定陈先生败诉,赔偿助产士3万元并赔礼道歉。
年9月,一个出生6天的婴儿无法正常排便,医院建议做造瘘手术,费用约10万元,而该婴儿的父亲拒绝手术,医院开0.8元的开塞露缓解了孩子的症状。当时诸多媒体仅以婴儿父亲作为信息源,渲染10万元与8毛钱之间的巨大反差,引起社会医院过度医疗。最终,该患儿被确诊为先天性巨结肠并接受手术治疗,当事人和医院致歉。
年7月29日,一名记者伪装医院,用绿茶饮料当尿样送检,结果显示“尿液”中有白细胞、霉菌和杂菌。该尿检结医院坑害患者的证据。事件一经披露,引起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