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糖友讲堂血糖控制在多少,才能远离糖尿
TUhjnbcbe - 2020/10/10 15:15:00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是糖尿病治疗的重中之重。远离糖尿病并发症,必须做到:血糖不高也不低,控糖标准个体化!

2型糖尿病控制标准

1,中青年、病程较短、没有明显心脑血管疾病者

控制标准: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血糖<7.8mmol/L,HbA1c<6.5%,尽量使HbA1c<6.0%。

2,胰岛素治疗的非危重2型糖尿病患者

控制标准:餐前血糖应尽可能<7.8mmol/L且随机血糖<10.0mmol/L,HbA1c<7.0%。

3,患者病情较轻,通过饮食、运动和服用降糖药物(如二甲双胍、糖苷酶抑制、噻唑烷二酮衍生物等)等治疗方式,便可使血糖控制达标而不发生低血糖的患者。

控制标准:这类患者应尽可能使血糖正常或接近正常。即空腹血糖4.4~6.1mmol/L,餐后血糖<7.8mmol/L。

4,年龄在70~80岁的老年患者

控制标准:在安全的前提下,空腹血糖6.0~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10.0mmol/L,HbA1c在6.5%~7.0%之间。

5,合并严重并发症,尤其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或经常出现低血糖者

控制标准:血糖控制目标就要相对放宽,一般空腹血糖维持在7.0~9.0mmol/L,餐后血糖在8.0~11.0mmol/L,HbAlc在7.0%~7.5%就可以了。

6,经常出现低血糖,年龄较大或病程较长的患者

控制标准:空腹血糖7.0~9.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8.0~11.1mmol/L,HbA1c在7.0%~7.5%。

1型糖尿病控制标准

儿童糖尿病患者:在不影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放宽儿童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

控制标准:餐前5.0~10.0mmol/L,睡前5.0~11.1mmol/L,HbA1c<8.5%即可。

年龄超过13岁及以上者:

控制标准:建议HbA1c<7.5%,如无低血糖则尽可能使其HbA1c<7.0%。

血糖不低,避免低血糖

平时监测血糖都是正常值或者血糖不高时,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出现不同程度的饥饿感、无力、心悸、冷汗、手抖,或出现不明原因的意识障碍时,应想到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及时测定血糖。了解发生低血糖的因素,预防为主。

总之,对于糖尿病患者,因为胰岛素分泌的缺乏或不足,以及存在胰岛素抵抗,对进餐等影响血糖的因素反应就大得多,所以糖尿病患者不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较高,还经常存在着血糖波动异常。对糖尿病病友而言,不仅要控制高血糖,还要尽可能保持血糖的稳定,减少血糖波动,因为血糖波动的危害甚至更甚于高血糖。

科室介绍:医院的龙头科室和品牌科室,核心技术是高危妊娠诊治。对妊娠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糖尿病、多胎妊娠等疾病,治愈率及抢救成功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开展项目:产科门诊开展产前检查、高危妊娠筛查、唐氏筛查、无创DNA检测技术等。病区开展顺产接生、难产处理、剖宫产及切口美容缝合技术;无痛分娩、陪伴分娩及导乐分娩技术;新生儿重症监护、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沐浴、游泳、抚触、按摩等;产后康复理念先进、技术一流。

健康咨询

南阳医专二附院医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糖友讲堂血糖控制在多少,才能远离糖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