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沉默的螺旋大家都听过,但你真的了解它
TUhjnbcbe - 2025/4/26 16:42:00

哈喽,大家好!又到每日不见不散的“舆论知识点”栏目

前两天为大家科普了“超限效应”

有小伙伴表示这不是“沉默的螺旋”吗?

为了给这位小伙伴解答,今天就来科普“沉默的螺旋”

德国女传播学家伊丽莎白·诺埃勒-诺依曼(E·Noelle-Neumann)在对历史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经过多年的民意调查实证研究,于年提出了一种描述舆论形成的理论假设──“沉默的螺旋”。在年《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文中,她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

年8月10日,湖南湘潭产妇死亡事件在微博上形成舆论热潮,网络舆论基本处于“医院失责”一边倒的态势,而少数人在呼吁人们要理性分析后,被多数网友们所谩骂,有些人由于害怕被谩骂,或者怕被认为是不客观的立场而对此事保持沉默,持观望态度。因而,“医院”这一种声音主导着舆论。后经鉴定,产妇的死亡原因符合羊水栓塞所致的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

“沉默的螺旋”始终强调媒介如何使自己的意见变成公众意见,成为舆论。但正如陈力丹在《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一书中指出的那样,“沉默螺旋”无形中揭示了媒介控制舆论时发生的公众意见内外两张皮的现象,即公开发表的意见与公众自己的真正意见可能并不是一回事。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也许有面上舆论相当一致,也显得颇为平稳,但在社会意识和信息交流方面潜在某种危机,并不利于社会长期稳定。

“沉默的螺旋”和“超限效应”区别还是比较大的哦,你还想了解什么专有名词,欢迎评论区留言~

—[THEEND]

1
查看完整版本: 沉默的螺旋大家都听过,但你真的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