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停止生孩子警告!”
生孩子,似乎是一个永远讨论不完的热门话题。这是令所有女性望而却步,而部分男性无法共情甚至嗤之以鼻的事情,“生孩子警告”的调侃便在激烈的男女对立问题讨论中诞生了。在很多男性眼中,生个孩子就像下个蛋一样简单,抱着女人都这么过来的心态,无视一切因生育带给女性身体上的巨大痛苦和后遗症以及工作上的影响,更有甚者用矫情来攻击倾诉承受生育之苦的女性。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这类人,“自私的文盲”大抵是贴切的。
那么,生育到底会在生理上给女性带来什么负面影响?这还要从直立行走的体态给人类留下的极其深远的隐患说起,那就是人类女性痛苦的分娩。《进击的智人》一书对此进行了详尽的解说。
“在这种筛选压力之下,人类在之后的漫长岁月中逐渐演化出了相对身高来说更窄的盆骨,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在直立行走时靠轻微的身体摆动保持平衡,大大减少能量的损耗。盆骨变小了,意味着女性的产道也随之变得局促,这个性状与人体演化出的另一个性状以极其残酷的方式发生了共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杀死了无数的妇女和儿童,那个和窄盆骨残酷共振的性状就是人类脑容量的增大。”
除了分娩的痛苦,分娩过程中的并发症以及产后后遗症也威胁着产妇的身体健康。羊水栓塞,在产科学上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产妇的死亡率非常高。即便是在医疗水平大幅度提升和现代卫生概念普及的今天,也还有部分产妇未能幸免。幸运的产妇能逃过分娩这道鬼门关,却摆脱不了伴随终生的后遗症的困扰。如杨绛所言“生孩子,就是把你整个人打了七折。”其中,身体上的伤害不可逆转。
除了健康上的牺牲,母亲时间精力的分配也会因为新生命的到来而面临天翻地覆的变化,而父亲,似乎不会陷入职场和家庭这道两难全的选择中。一定会有人会跳出来说,这么下结论有失偏颇,诚然,一定会有男性积极参与到育儿中肩负起作为一个合格父亲的责任,他们不属于丧偶式家庭中被抨击的对象,他们有良好的性别观念,尊重女性的付出和牺牲。但更多底层女性,在婚姻中面对的,是把结婚当成人口买卖交易的人。不带孩子?不做家务?花钱娶你回来干嘛?极致发挥女性的功能性,是那类男性结婚的最大目的,这也是相当一部分已婚女性痛苦的根源。她们没有被真正当成一个和男性一样有理想抱负、有人生追求的鲜活的人来看待,把家庭打理好、做一个为家庭奉献自我的好女人成为了束缚她们后半生的禁锢。如果有人试图逃脱这个束缚,那么这样的女性就不被视为传统规训中的好妻子、好母亲,她们所面临的来自家庭的压力可想而知。
而压力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职场边缘化也是女性在生育后面临的一大问题。在育儿贴的评论区中,有一条评论发人深思:“生完娃以后,老公依然自由潇洒,而我却被孩子绑住。孩子很可爱,我也很爱她,就是觉得自己被强迫改变了很多,找不到一点生活的乐趣。陪产假15天,老公休了2天,他成了单位的好员工,而我产假半年,除了自我治愈身体和心理,还要学会全天带娃,吃饭睡觉的节奏随娃变化。明明妈妈也有工作能力,却要被绑在家里,回去职场还要被边缘化。”这段话道出了多少女性的心声,这样的局面是多少家庭的缩影。
生育,是女性冒着生命危险和失业风险勇敢做出的选择,当她们选择了母亲这个身份,就意味着做出巨大的牺牲和妥协。很多男性会觉得这样的措辞很夸张,这样的心态可以理解,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感同身受,自身利益不被侵犯的时候是不知道疼的。但,如果你不是那个躺在产床上生死未卜的人,请不要以最恶劣的思想来揣测承受痛苦的那部分群体。生孩子这个敏感话题的提及可以理解为对死亡的恐惧、对身体健康打折的焦虑,对未来家庭生活的迷茫,对事业、前途的担忧,不能是警告,警告二字曲解了多少母亲的辛酸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