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远一产妇在待产过程中突发羊水栓塞,出现抽搐、全身紫绀症状,还发生心脏骤停,情况危急。医院多学科联动奋力拼搏,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大抢救”,仅用13分钟,将婴儿紧急剖出,最终成功将产妇从“鬼门关”前拽了回来,转危为安。目前,母婴恢复良好,近日可出院。
“快!快!快!”
12月21日17时29分,医院产科护士长成金焕像往常一样,询问完产房产妇的情况,准备下班时,就接到产房值班护士的电话,“护士长,快进来,产妇抽筋、昏迷。”
不到2分钟,成金焕到达产房时,产妇李女士(化名)已经脸色瘀黑,牙关紧闭,口吐白沫。根据临床表现,值班医护人员高度怀疑“羊水栓塞”,而羊水栓塞是产科十分凶险、死亡率极高的急症。
产妇突发羊水栓塞,医护人员上演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大抢救”。
“快!快!快!”成金焕呼喊道。产科立即启动快速抢救反应团队,开始羊水栓塞紧急抢救流程。
开通静脉通道、抗过敏治疗、气管插管、给氧……抢救工作迅速而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同时,为了让产妇尽快得到抢救,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将产妇送往手术室,实施紧急剖宫产。送手术室途中,产妇突发心脏骤停,医生又立即实施紧急心肺复苏。
此时,麻醉科、产科、新生儿科等抢救团队已迅速就位,在产妇到达后,立即进行紧急剖宫产。17时42分,婴儿顺利娩出,但阿氏评分只有4分(满分为10分),轻度窒息,新生儿科立即开始抢救。
然而,抢救还没有结束。产妇在分娩后,子宫收缩乏力,发生产后出血,情况危急。幸运的是,经过医护人员努力,产妇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出血也得到了控制。虽然发生过心脏骤停,造成脑缺氧,但因为救治及时,术后不到5个小时,产妇神志恢复清醒,查房时能够对答如流,没有发生羊水栓塞的后遗症。
坚持定期开展抢救演练
羊水栓塞有“产科死神”之称,以发病急骤、病情凶险、难以预测、病死率高为临床特点,发病率仅为十万分之四左右,而死亡率最高可达80%以上。又因为母体严重低氧血症、低血压等,胎儿也会出现急性的宫内缺氧。
“快速反应、准确判断、团队的配合是这次抢救成功的关键。”该院产科主任温穗文说,羊水栓塞发生后,可能在短时间内产妇就会死亡,所以,每一秒钟都不容错失,对于整个医疗团队的协作能力也是极大的挑战。
大量的医护人员共同参与,抢救工作能够做到迅速、有效、有条不紊,离不开日常的危急重症急救演练。温穗文表示,为有效保证母婴安全,医院产科坚持定期开展羊水栓塞、紧急剖宫产、紧急心肺复苏在内的各种疑难、危重症讨论和抢救演练,严格按照要求规范化操作。
目前,母婴恢复良好,近日可出院。
“这个病发病率很低,医院为例,这样凶险的羊水栓塞,近十年来,这也只是第二例。”温穗文说,“此次抢救成功不仅是建设快速抢救反应团队和日常演练有效性的体现,医院的综合救治能力的提升,因为这样的抢救不是单一个产科就可以成功的。”
陈之瑜刘秋宜
彭可明
刘秋宜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