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治疗专科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30年如一日她是守护生命花开的天使
TUhjnbcbe - 2025/2/2 21:32:00

山西日报新媒体记者张宝明通讯员殷晔报道:忙碌了一天的潘秀玲拖着疲惫的身体刚进家门,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让她本来舒缓的眉间再次皱起来,面色凝重地回应:“马上到!”她把手上松开的鞋带再次系紧,往医院跑去,还在电话里不断询问:“出血多不多?血液凝不凝?有没有探查软产道……”紧接着,她又嘱咐,“开通两条静脉液路、持续心电监护、面罩给氧、留置尿管、安排抢救小组成员迅速到位……”

潘秀玲,太原市妇幼保健院的一位助产士,这是她一次日常的急救。她今年51岁,工作31年,是产房25位助产士中年龄最长的一位,目前仍活跃于临床一线。疫情期间,有些科室可以暂时停诊,她所在的产科不能,她一直和科室里的姐妹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过去的两个月里,科室迎接了近个小生命的诞生。

每个人的诞生,都会遇到这样一群天使——美丽而神圣的助产士。她们呵护伟大的母爱,见证生命的诞生,守护母婴的健康,她们更视迎接新生命为幸福。

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组织将主题定为“支持护士和助产士”。在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致敬医护,共抗疫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潘秀玲走进了记者的视线。

短时间要面临生死考验

原来,当天的助产士在对产房的孕产妇进行常规诊疗时,一位产妇突发呛咳不止。她神情焦躁不安,呼吸紧促,莫名呕吐,嘴唇发紫。年轻的助产士不知如何处理时,她们马上想到了平常的“百科全书”——潘老师。

忘记了疲惫,潘秀玲的脑子再次高速运转,不断排查着产妇相关病症可能发生的原因。她在电话里和年轻的助产士分析,羊水栓塞的可能性很大,嘱咐她们积极配合医生止血、抗过敏、缓解肺动脉高压、监测凝血功能……

潘秀玲医院。她一来,混乱的抢救现场瞬间变得有序了、安静了。她站在产妇身边,监测生命体征、查看子宫收缩、安排助产士分工、协助医师抢救用药。化验结果出来了,潘秀玲判断得丝毫不差——羊水栓塞。产科危急重症,出血不止,意识逐渐淡漠,产妇生命危在旦夕。

“要血!要血!血浆、纤维蛋白原、冷沉淀都要!通知科主任!汇报医务科!”潘秀玲用她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临危不乱地指挥抢救小组成员各负其责,紧张有序地进行抢救,与时间赛跑。历经8小时,输血26袋,产妇的生命终于得以保全。此时的潘秀玲累得已经站不住,斜靠在墙角,说不出一句话,但从她嘴边的那丝微笑,能够看出她内心的喜悦。

一次分娩牵系着母胎两条生命和三个家庭的幸福。这个过程充满未知和变数,潜在很多不可预测的危险。一名优秀的助产士,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精湛的专业技能,而且需要缜密细致的临床思维、胆大沉着的应变能力。

年轻助产士的良师益友

产科住院部一位剖宫产术后的产妇突然晕厥,值班护士紧急呼救,正在午休的潘秀玲没有考虑自己是否当班,没有顾忌产妇不在自己所辖病区,听到消息立刻从床上跳起来冲到病房。

产妇意识丧失,心脏停跳,呼吸停止,血压无法测得,急救设备尚未到位,情况十分危急,需尽快启动心肺复苏。科主任毫不犹豫地在产妇身旁为其按压心脏,潘秀玲则迅速跪在产妇头侧,对产妇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坚持3分钟之久。直到麻醉医生到场,她才大汗淋漓地退在一旁,指导其他护士继续抢救,一直等到产妇病情有所缓解才离开。这件事情,科主任提及时总是为之动容,为这位“老助产”的默契合作感动。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分娩量急剧上升,助产士供不应求。招募新人、培养新人,潘秀玲不仅操心受累,还肩负责任。在团队的传帮带中,她高标准严要求的原则,感染着一批又一批年轻的助产士。她手把手指导操作,毫无吝啬地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不断强化大家的责任心:“动作一定要轻柔,要和孕妇多交流,检查要仔细,询问要深入。”这些话,不知被她重复了多少遍。

“被人需要是我们最大的幸福!”说这些话时,潘秀玲总是不自觉地揉着肩膀或颈椎。肩周炎、颈椎、腰肩椎病是助产士的职业病,她也受着这些病痛的折磨,但她无比热爱这份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产科哪里有危急重症,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孕产妇的“守护神”

夜班助产士交接班时,迫不及待地和潘秀玲说白班会困难重重。原来产床上躺着一位智力障碍的孕妇,宫口已开全,但是因为语言无法交流,肢体不予配合,接产工作完全无法进行。产妇一会儿在产床上坐起来,一会儿又站起来,全然不理会大家的劝说。

年轻助产士从没遇到这种情况,大家生怕她从产床上摔下来伤着自己和胎儿。无法接产又担心会阴的严重裂伤,缝合工作难度进一步增加,孕妇远期大小便失禁的风险增加。可是无论怎么说,怎么劝,产妇都无法安静下来,面对这样的情况,年轻的助产士不知所措。

潘秀玲见状,疾步上前,轻轻地拍拍产妇的肩旁,温柔地说:“乖啦,听话,咱就快当妈妈了,想看看你的孩子吗?肯定漂亮又可爱,相信我,让我来帮助你,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这时,奇迹出现了,无法沟通的孕妇居然慢慢安静下来,很配合地运用腹压,屏气用力,最后终于顺利分娩。”她是智力障碍患者,但她同时也是一位母亲,无论什么样的母亲都会爱自己的孩子。”事后,潘秀玲给大伙介绍经验时说:“著名的特鲁多医生曾经说过‘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帮助,总是去安慰’,沟通的力量是无穷的。”

分娩室里,面对形形色色的孕产妇,助产士的工作没有常规可循,看似瓜熟蒂落、顺理成章的自然分娩,对助产士也有百般考验。看到这位妈妈知道自己当上母亲,高兴地手舞足蹈的样子,大家被满满地感动着。

在产房这个温馨而又神圣的地方,助产士们把每天的简单和平凡,演绎成无数精彩。

1
查看完整版本: 30年如一日她是守护生命花开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