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年,健康湖南行动启动,聚焦关键环节,从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切实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着力防控重大疾病三个维度,组织实施15项专项行动。两年来,各地的健康湖南行动取得哪些进展?有哪些亮点?健康湖南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与湖南日报联合推出“健康湖南在行动”,展示分享各地区、各行各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推进落实健康湖南行动的进展和成效。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周倜通讯员曹咏梅
妇幼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出生缺陷、宫颈癌、乳腺癌等仍需持续攻克……想破解当前突出的妇幼健康问题,必须关口前移。
如何切实造福广大妇女儿童,努力使其不生病、少生病?近年来,湖南省卫生健康委持续深入强化“六个一”推动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为着力提升妇幼保健水平、造福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面旗”“一张网”,打造妇幼保健大环境
随着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列入《湖南省贯彻落实实施方案》,省卫生健康委制定出一套周密的“顶层设计”,旨在让全省妇幼保健工作在更有力的领导下进行,在更好的环境中推进。
立“高度”——明确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将妇幼健康促进行动作为健康湖南建设的重大专项来抓好落实;
拓“宽度”——省卫生健康委迅速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行业监管、科技支撑”的工作机制,并设立妇幼健康促进行动办公室,成立妇幼健康行动专家指导组;
钻“深度”——各市州将落实妇幼健康促进行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针对本地区威胁妇女儿童健康的主要健康问题,研究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
如果说顶层设计是一面集结各方力量的“大旗”,那么层层强化体系建设,则犹如一张“大网”,覆盖全省各地有需求的百姓。
从总体规划上看,全省正稳步健全以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医院和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并深入推进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大部制改革和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建设,确保妇幼健康保障工程科学有序地进行。
年新增18个妇幼保健机构为国家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全省建有三级妇幼保健机构12家,二级妇幼保健机构91家,国家级妇幼保健特色专科6个;建立国家级出生缺陷研究与预防重点实验室1家,产前诊断机构27家,产前筛查机构86家,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15家和听力检测机构19家……越来越好的“大环境”,正助力我省妇幼保健工作在一条发展快车道上,阔步前行。
“一底线”“一核心”,全力守护母婴安全
涵盖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合并急性心衰、围产期急性血栓栓塞等项目,全省14个市州代表队同台竞技。11月5日,全省母婴安全急救技能比武的现场热热闹闹。这一活动,开了全国先河。
“一切都为了母婴安全!”省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保障母婴安全是全省妇幼保健工作的“底线”,强化能力提升是必须狠抓落实的“核心”。
频频建章立制,彰显工作决心。全省将孕产妇死亡控制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卫生健康重点工作绩效考核予以推进;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的通知》《湖南省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评估标准(试行)》;出台《关于改进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的通知》,并在全国首创举办省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与危重症评审。
持续强化培训,着力培养精英。今年以来,省卫生健康委依托培训基地和协同单位,已培训基层产科医师人,并采取集中授课、实地进修和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为项目地区培训出生缺陷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名。此外,先后举办妇幼健康业务与管理等各类培训班30期,培训余人次;选派多名业务骨干先后参加国家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班,为全省妇幼健康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撑。
高标准、严要求,自然有了好成绩。
目前,全省已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家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家,年前三个季度成功救治危重孕产妇例。
各项考核指数更是喜人。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为9.32/10万,婴儿死亡率2.59‰;产前筛查率99.40%,新生儿遗传代谢疾病筛查率98.50%。妇女儿童的健康指数攀升,“生的希望、生的美好”照进了越来越多的平凡家庭。
“一阵地”“一好事”,惠民服务浸润民心
打造好宣传教育的“阵地”,做好民生保障这一件“大好事”。近年来,全省妇幼保健工程已成为真正惠民便民的“暖心工程”,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力推广“线上孕妇学校”,46万人参加了“线上孕妇学校”学习,累计学习达万人次。
这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全省将妇幼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和党校主体班人口理论学习;创办推广“湖南妇幼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