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丁克,也就是结婚后不生孩子,坚持过二人世界。
其实丁克这一概念由来已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部分夫妻选择丁克,一辈子没有生育。
一般来讲,丁克家庭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自觉型,也就是夫妻双方都有生育能力,但是因为思想上不想生育所以选择丁克;另一种是被动消极型,指的是夫妻中有一方或两方没有生育能力,以至于不得不选择丁克,这类夫妻仍具有较强的生育意愿,只是由于硬性要求达不到所以被迫过二人生活。
想必大家也知道,过去大多数人的思想都比较保守,因此选择丁克的夫妻总是会被人指指点点,甚至被街坊邻居或亲戚朋友怀疑某方面有问题。幸好人们的思想在近些年发生了极大的转变,除了年轻人,很多中老年人也能慢慢接受丁克了。
前段时间的互联网的调查中,经统计已经有第六成多的人同意结婚后不生育。这未免让人有些好奇:当初选择丁克的夫妻现在后悔了吗?结婚多年没有生孩子的他们现在生活的怎么样呢?看看过来人是怎么说的吧。
01主动丁克,合理规划生活,过好两人世界
我的邻居就是一位选择丁克的老夫妻,两人现在已经近60岁了,退休好几年了。他们最初选择丁克是因为聚少离多,男方因工作原因常年出差,女方忙着创业,也是整日都不得闲。
两人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的事业,于是在商议后决定丁克,一是为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业发展上,二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精神负担。
虽然最初两方的父母都不同意,但看着他们积累的财富越来越多,今后的生活有了保障,也就不在退两人要孩子了。
退休之前,两人对财产做了合理的规划,一部分投资房产,另一部分拿来养老,还有一部分存在银行里,以备不时之需。
退休后,两人把生活计划的非常完美,隔三差五去外地旅游,时常与朋友小聚,并且他们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生活的非常充实。
由此可见,选择丁克并非不可以,只要能够找到一位与自己志趣相投且三观相合,能够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的人,就算是没有孩子,晚年生活也不会感到空虚。
02对于大多数人来讲,选择丁克并非易事
闺蜜离预产期就剩十几天了,前段时间工作忙,一直没时间去看她,近日才有空到她家去。
我本以为马上就要做妈妈的闺蜜应该会感到很幸福,可她脸上却充满了惆怅与无奈:你知道的,我从大学时就决定丁克了,当初找老公时也希望对方跟我一样不想要孩子。
领结婚证之前,我们俩还特地做了约定,无论以后发生什么事情,都坚决不要孩子。可是这才刚刚过去两三年,我们就实在顶不住压力了。
自结婚后,双方父母就一直催着他们俩要孩子,医院做检查,看看是不是在生育方面有问题。
虽然闺蜜和老公一再表示他们已经选择丁克,今后不想要孩子,也不想为自己增加太多负担,可4位老人却坚持认为他们这么做是不孝,不想让自己享受天伦之乐,动不动就一哭二闹三上吊,大有两人不要孩子就死不瞑目的感觉。
无奈的闺蜜和老公只好选择了妥协,这才在结婚三年后怀了孕。
不过还没等到第一胎出生呢,婆婆家就已经计划要二胎了,气的闺蜜直接让老公去做了绝育手术,断了他们的念想,这才就此作罢。
的确,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选择丁克并非易事,毕竟双方父母多盼着早点抱上孙子、外孙子,思想太过于守旧,根本没办法开导他们。
还有甚者干脆鼓动孩子的同事、朋友催生,把这事弄得尽人皆知,也不知道年轻夫妻到底是给他们自己生孩子,还是给父母生孩子?
03丁克后,有时也会感到后悔
想必大家也能发现,近些年来35岁、40岁以上的高龄产妇越来越多,有些高龄产妇甚至坚持接连生下两个孩子,丝毫不在意自己的身体。
而部分高龄产妇年轻时都是丁克一族,可是人到中年后却感觉膝下无子实在太悲凉,这才选择要孩子。
还有一些高龄产妇是为了维持夫妻关系才要的孩子,毕竟中年夫妻走到今天不容易,如果男方想要孩子,甚至以离婚相要挟,很多女人都会选择妥协。
可我们要知道,女生的最佳受孕年龄在25岁到35岁,如果过了这个年龄,不仅在生产时会面临更多的风险,比如大出血、羊水栓塞,而且在怀孕的过程中也很容易患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腹中孩子不健康的可能性也会大幅度上升,而有些症状在产检时根本看不出来。
正因如此,有些夫妻在丁克后有时也会选择后悔,甚至为此抛弃曾经的丁克理念,拼尽全力也要生一个孩子。
所以我们希望大家在选择丁克之前一定要掂量清楚了,如果不想要孩子,选择丁克,就一定要事先做好强大的心理准备,不要等最佳生育期过了再选择后悔,如果没有这么强大的心理素质,就不要贸然选择丁克,给自己留条后路。
更何况维持夫妻感情的向来不是孩子,夫妻生活是否幸福也与有无孩子无关,有孩子的家庭照样会发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没有孩子的家庭也可能活得开心幸福。
毕竟现在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年轻夫妻能够养活自己,维持一个小家已经不容易了,传宗接代的守旧理念也是时候应该抛弃,选择要孩子并不是为了传宗接代、延续血脉,更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是为了见证一个生命的成长,装点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