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全国*媒平台—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室」
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
他们,总是为生命而战,分秒必争,不放弃一线生机!他们,总是冲锋在最危险的一线,和病*抢速度,不让疫情有多一分扩散!
他们,是医者,也是在最危急时刻,为人民群众健康筑起铜墙铁壁的不平凡勇者!
他们当中,有“超级微创”高手,有无影灯下的“幕后英雄”,有倍显微镜下的“战士”、有极高危产妇的生命守护者、有守护海岛34年的医生;他们当中,更有追踪新冠病*的“福尔摩斯”、有珠海隔离酒店的“敲门人”,有疫苗接种的协调“总管”!
记者采访了12位医务工作者,他们用担当和责任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他们用行动温暖着人们的心。
赵小青:“超级微创”高手
医院医院脾胃病科主任,他是消化内镜“超级微创”手术高手。
消化内镜“超级微创”手术使用的1米多长软管的末端,是刀丝直径只有0.4毫米的“电刀”,每次手术,他总是能够精准操作这条软管,精准操控超细电刀,为早期胃癌患者剥离病灶。
这种手术方式,胃镜通过食管进入胃部病灶处,避免了此前需从肚子“打孔”进入腹腔做手术的方式,避免了腹腔切口和对器官的损伤,大大造福了珠海患者。
胃壁的黏膜很薄,在操作时,不能有半点差错,赵小青总是严阵以待,能够精准开展“超级微创”手术的背后,是多例消化内镜操作和手术的积淀。
经常半夜有突发的患者,需要赵小青赶回,通宵手术。“作为医生,能够帮到别人,让患者转危为安,再累也值得!”赵小青言辞真切地说。
杨勇:无影灯下的“幕后英雄”
一台成功的手术离不开麻醉医生“保驾护航”,从医30年的杨勇,是无影灯下的“幕后英雄”。
很多人以为,麻醉科医生就是打一针而已,工作难度并不高。然而实际上,麻醉科医生的工作,一点也不简单,他们是整台手术的“守护神”。
医院医院麻醉科主任,作为麻醉科医生,除了实施麻醉之外,在手术过程中,他要时刻严密监测手术中病人的生命体征,及时诊断治疗,并处理术中患者突发事件,确保手术中患者的安全,为手术医生提供良好的手术条件。
杨勇总是追求“完美麻醉”,因患者个体差异而使用最合适的麻醉方式,最大程度地减少麻醉的并发症。
为更好地守护患者的生命,他练就了多手“绝活”。难度不小的“桡动脉+深静脉穿刺技术”容易反复穿刺不成功,他总能在3分半钟内“一针到位”;在科室碰到困难气管插管和椎管内麻醉时,他总能替年轻麻醉医生解围。
这么多年来,杨勇24小时待命,手术一来马上就上。“每次手术,我们总是小心谨慎,每个生命都来之不易,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助患者渡过手术难关,让每位患者安全地出手术室。”杨勇说,
蔡桂丰:倍显微镜下是“战场”
蔡桂丰是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他已经从医28年。
倍显微镜下,是蔡桂丰的“战场”。在这里,他开展着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试管技术的操作。
在第二代试管婴儿技术的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中,他要完成0.13毫米大小的卵子、0.05毫米大小的精子的结合。每个细微的操作,都会影响到胚胎的发育,略微的一点点震动,对卵子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巨震”。
每次操作时,蔡桂丰总是精神高度集中、手部动作极致轻微,只为给不孕不育的家庭带来新生的希望。
如今,他正在致力于开展“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对胚胎植入前进行遗传学诊断,从源头上避免有遗传缺陷胚胎的种植。
“虽然每次操作结束感觉到非常劳累,但是当看到一直期待有孩子的家庭迎来了新生命,尤其是第三代技术,帮助遗传性家庭摆脱了梦魇,这是我最高兴的时刻!”蔡桂丰说。
洪琳凤:极高危产妇的生命守护者
作为珠海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医师的洪琳凤,从医18年里,接生过上万名珠海的婴儿。
这么多年来,她经常要经历惊心动魄的大抢救。抢救的是患有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早剥、羊水栓塞等极高危产妇。
“每次抢救时,产妇的状态都非常危急,作为医生必须要快速反应,判断准确,迅速找到解决办法。”洪琳凤说,如患有凶险性前置胎盘伴植入的产妇,短时间内出血量能达到毫升!
此时,洪琳凤和医生团队必须和死神抢时间,一秒钟都不能耽搁!一奋战,就是7个小时!产科医生需要24小时待命,洪琳凤经常要上夜班。然而,一切的辛苦,都抵不过孩子平安降生时,那一声啼哭带给她的喜悦感。
“特别是当危重症产妇抢救下来了,妈妈和孩子都是平安的,那种开心感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说到这里,说话温柔的洪琳凤,露出了温暖的笑容。
张雪宝:追踪病*的“福尔摩斯”
珠海市疾控中心应急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流调专班组长张雪宝,奋战在公共卫生领域已经10多年。奋战在传染病防控最危险工作的第一线,开展食源性疾病的处置,是他的“日常”。
从去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就持续奋战在流调工作最前线,是新冠病*的实力“追踪者”。
发现阳性病例后,张雪宝必须争分夺秒,与病*赛跑!他和同事们快速开展流调,甄别密接、次密。每次一奋战,就是连续24个小时!
“医生这个职业崇高神圣,保护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疾控人是公卫医师,工作内容虽与临床医师有些不同,但是我们和所有医者一样冲锋在前,奋战在一线,一切只为守护珠海人民的生命健康!”张雪宝眼神坚定地说。
蒋邦琨:守护海岛34年
在伶仃洋上一座4.65平方公里的海岛上,有这样一个卫生所,它24小时“营业”,无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只要岛上的村民来敲门,蒋邦琨就要及时开门就诊。
作为海岛上的“全科医生”,医院海岛分院东澳卫生服务中心负责人蒋邦琨,守护着多位原住岛民的健康,这一守,就是34年。
平日里,蒋邦琨靠着一个药箱和一双脚,走遍了海岛的每个角落,他的药箱就是海岛的“”。
海岛孕妇因为等不及救护船,在蒋邦琨手里顺利生产;为了运送危重病人,无数次在大风大浪的日子里搭乘快艇,任海浪把船上的他抛起几米高;孩童溺水、游客骨折……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都得由他第一时间接手处理。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有更多年轻医生,加入到海岛医生的队伍中,守护美丽的海岛。”为海岛上劳碌大半辈子、将要退休的蒋邦琨,心里最记挂的,依然是海岛居民的健康。
来源:珠海传媒集团
统筹:王帆
文字:王帆、张映竹、张景璐、林琦琦摄影:程霖、陈佳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