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鞍华最期待观众的反应
180分钟片长,舞台剧和纪录片混合的创新你喜欢这样的《*金时代》吗现在,许鞍华最期待观众的反应
最近的一个热词恐怕是“*金时代”了。前两天,汤唯特意回杭州做宣传,获得了如同满城桂花香般的好评。本片导演许鞍华说,她就是觉得汤唯在镜头前像极了她想象中的萧红,才选了她来主演。
许鞍华最近也是忙坏了。昨天接受采访前,她已经接受了两拨采访。她说宣传力度大是因为投资高,其实她还隐藏了一个理由——
这部萧红的传记电影,也是她“准备了30年”的电影。
“有位法国哲学家说过,电影和艺术是要表达一些以前没表达过的感情,就像我对这个戏的感情。”
《*金时代》自从公布片名后,许鞍华就被各路媒体追问“为什么”。其实,这个片名来自萧红在日本时给萧*的一封信:“窗上洒满着白月的当儿,我愿意关了灯,坐下来沉默一些时候,就在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钟似的来到我的心上:‘这不就是我的*金时代吗?此刻。’……自由和舒适,平静和安闲,经济一点也不压迫,这真是*金时代,是在笼子过的……对于自己的平安,显然是有些不惯,所以又爱这平安,又怕这平安。”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文字有些矫情,有些“作”。但许鞍华却很欣赏萧红。她不是她的粉丝,也对萧红的理解发生过180度的转变,“年轻的时候,觉得她的人生很惨,文章也不好看。40年后再看,忽然发现她的一生很有成就,作品也很好。”在影片中,许鞍华希望用独特的表现方式让观众有不同角度的判断,无论你认为她是作女也好,才女也罢。
美剧《纸牌屋》里,凯文·史派西演着演着,突然面对摄像机开始说内心独白,这一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在《*金时代》里,也有大量这种舞台剧和纪录片混合的创新手法。许鞍华说,她看到编剧李樯这样的创新,立马被说服了,“这个叙事手法非常新,提供了各种角度来看人物,保持了一种开放性。”许鞍华说,现在最期待的就是观众的反应了。
尽管要10月1日才全国公映,但几个城市的点映已经有了不少样本。在文艺青年聚集的豆瓣站上,已经有3000多人打了分,超过54%的人给出了四颗星以上的评分。支持者认为,“这次的尝试是现阶段中国电影非常少见的”,反对者认为,“过多的画外音让电影语言缺失,这部电影是‘有野心的失败’。”
影片已经从六小时的粗剪版本调整到现在的180分钟,但还是有点考验观众的观影耐心。影片被放在国庆档上映,寄予了许鞍华对影片的希望:“在这个档期上映,会有好一点的票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