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以法国著名的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律师孟德斯鸠的至理名言为座右铭:“衡量一个人真正的品质,要看他在知道永远也不会被人发现的情况下做些什么。”。作为一名从事麻醉专业40年的麻醉师,她放弃了与家人共享天伦的温馨,挥洒汗水在手术台上,辛勤奔走于病房之间,把那份无私的爱,播撒给了她所从事的医疗卫生事业和她的患者朋友们。她就是原郑州市妇幼保健院的麻醉科主任医师——李建英。
刻苦学习专业领域勇争先
年李建英医学院校毕业被医院工作,由于李建英学的是临床专业,虽有涉及但对麻醉专业涉及不多,为了能尽快独当一面,她购置专业书籍,废寝忘食,悉心研究,几乎24小时泡在科室,有手术就跟老师学,并仔细观察病人,与他们深切交流;没手术就自己钻研理论知识,为了提高操作技能,她一方面认真研究解剖图谱和操作规范,对于常用的椎管内穿刺和气管插管,将解剖图手画出来,加深记忆;另一方面,对照模型反复练习。而工作中遇到困难,她更是回过头来仔细琢磨,翻阅教材,非要明白个所以然。在她不懈的努力下,仅几个月的时间,她就掌握了常用麻醉技术,受到了病人及同事们广泛认可。
众所周知,麻醉专业是最具风险的职业之一,为保障病人安全,李建英除了学习掌握麻醉技术外,还系统学习病理生理、药理、内科、外科、妇儿、麻醉等基础和临床知识,还要掌握麻醉前后的准备和处理,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等方面知识。她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技术,积极参加国家及省内外举办的各类专业学术会议,聆听著名专家学者的学术讲座,医院进修,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内涵,积累临床经验。坚持用新的理论技能指导业务工作,先后开展了硬膜外阻滞麻醉、静脉吸入气管插管全麻及硬膜外加全麻等麻醉技术,填补了登封市麻醉专业的多项空白。
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她把麻醉科应用的危重抢救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给科室同事,一对一的讲,手把手的教,业务骨干作用在她的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传帮带,有效带动科室业务能力的提升,使医院整体危重病人救治水平得到提高。在她的带动影响下,重症监护室和麻医院举办的各项技术、服务竞赛中蝉联冠*。由于她专业技术过硬,年她被作为专业人才引进到郑州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工作。
心系患者生命线上显身手
职业与责任,让李建英养成了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具备了心细如发的洞察能力和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无数例手术在她的积极参与和正确处理下病人转危为安。有时最普通的手术也隐藏着巨大的危险,麻醉工作人员必须思想高度集中,不能有半点马虎。一次,一位颈部手术的小病人在手术苏醒过程中,突然出现呼吸异常缺氧情况,李建英凭借多年的经验判断病人是呼吸道分泌物阻塞气道,随时会窒息,她迅速为病人进行了呼吸道清理和建立,改善病人通气后,她又采取了一系列急救措施,使病人很快转危为安。
羊水栓塞是妇产科和麻醉科围手术期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抢救,死亡率非常高。一次李建英正在给一个剖宫产手术病人进行麻醉时,产妇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测不到、神志不清、青紫等羊水栓塞临床表现,她毫不迟疑立即实施气管插管,奄奄一息的病人立马口唇转为红润,随着麻醉机控制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给予抗休克、抗过敏、扩张肺动脉、抗纤溶药物、纠正DIC、补充血液制品等综合治疗,历经一天多的努力,病人终于安然无恙。
分娩镇痛,即大众所说的“无痛分娩”。生育之痛,长久以来被看作是所谓“理所应当的疼痛”。发达国家分娩镇痛率达80~90%,我们国家20年前分娩镇痛率不足1%。为减轻产妇的疼痛,李建英和同事们年就开展了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研究,开展了“麻醉医生24小时驻守产房”工作模式。在产房,她和同伴们随叫随到,坚守产房,问询病史、评估麻醉前病情状况、创伤最小麻醉方法、用药合适浓度剂量、全产程疼痛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直至产妇分娩结束,这个过程一般是4至8小时,有时更长。对腰椎有感染畸形和血小板凝血问题的病人,李建英大胆尝试静脉分娩镇痛麻醉,以及潜伏期分娩镇痛麻醉等方法,随时为产妇实施分娩镇痛,在李建英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郑州市妇幼的分娩镇痛技术和分娩镇痛率达到国内前沿水平,常常孕妇们早早预定妇幼的床位,因为她们知道在那里能轻松、有尊严的诞下宝宝,充满希望喜悦迎接新生命的到来。通过临床总结,她的“深入探讨研究不影响产程和胎儿的最合适麻醉方法和药物浓度剂量”取得分娩镇痛方向的省卫生厅及科技局科技进步奖三项。
无私奉献些许善意蕴大爱
宫腔镜手术目前是妇产科很常见的手术,10年前开展这个手术的时候,由于手术时间和膨宫液不好确定,容易发生水中*,当全麻下宫腔镜手术的时候,苏醒延迟和水中*易混淆不好鉴别。当时李建英就选择椎管内麻醉,经过不断探索研究逐渐清晰确定细针腰麻方式(就是比一般的腰麻穿刺针还要细),极大的降低麻醉后并发症,摒弃以往的麻醉后双腿麻木和尿储留以及麻醉后神经并发症,此麻醉方法经过上百例临床实践,得到病人医护人员的广泛好评。经过专家评估鉴定“不同麻醉方法对妇产科手术舒适度的研究”获得郑州市科技局科研进步二等奖。
麻醉是一项高风险的临床工作,除了确保病人在无痛与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还包括麻醉前后的准备和处理,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等方面,工作任务繁重。四十年来,李建英克服各种困难,严格执行各种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和操作规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地处理每一位手术患者的麻醉,从病人的角度出发,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为病人提供最温馨的“人性化服务”。手术前认真访视病人,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格检查,仔细阅读各种辅助检查,伴随疾病和长期用药情况,尽可能督促最合适的手术前状态,为患者制定恰当的麻醉方案;手术中寸步不离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最大程度给予患者安全、无痛、舒心、的手术过程。术后及时随访手术患者,解答患者的疑虑,统计和处理麻醉相关并发症,总结经验,参与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处理,走上良性循环。
在李建英的心中,医学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医者艰苦跋涉和患者配合共同完成的。“做一个人民的好医生,把爱心奉献给每一个手术患者”是她不懈追求的职业追求。为手术患者解除痛苦,确保患者术中的安全,是她的心愿,也是她的信念支持,更是她执着践行的目标和方向。
(闫洧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