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大航天健康卫士医院薛晓艳 [复制链接]

1#
香蕉皮治疗白癜 https://m-mip.39.net/pf/mipso_4885604.html

为积极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加强先进典型宣传、选树“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等有关要求,充分展示航天健康工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航天医科集团开展第二届“十大航天健康卫士”评选活动。

经医院推荐、资格初评、网络投票、评委评选等程序,医院薛晓艳被评为十大航天健康卫士之一。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感人事迹。

自从年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她一直都奔跑在急危重症救治的第一线,无论是硕士研究还是博士研究,选的都是临床课题,在临床实践中摸爬滚打二十多年,她守护了无数的生命,拯救过无数的家庭。她不断总结、提升,对急危重症救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经历过年非典,所以能在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面前应对自如,临危不乱,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薛晓艳,一位视病人如亲人的医者,一位把重症医学当成平生爱好的学者!

疫情当前彰显担当

在本次新冠病*爆发流行初期,薛晓艳成为新冠病*肺炎筛查组专家,医院*委递交了带队前往武汉的请战书。她凭借深厚的临床功底,带领重症医学科团队一直奋战在抗击新冠病*肺炎和危重症救治一线,还担任北京市和海淀区卫健委新冠病*肺炎专家组核心专家,承担疑难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

作为新冠肺炎会诊专家,她经常半夜三更接到电话,说有发烧、肺炎患者需要紧急会诊。在疫情最紧张的二月份,刚下班的薛晓艳接到电话,医院有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且患者情况危急,需要紧急会诊。接到消息的她当即出发,作为经历过年SARS的医者,薛晓艳深知新冠病*传染性有多强,但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候一定要站出来、尽一份力量!因为多年孜孜不倦的临床积累,让她敢于担当、即使遇到疑难问题也诊断思路清晰,很快就成了会诊专家组的主心骨。

此外,医院号召组建了一支医疗队随时待命,做好了援鄂准备。尽管没有成行,还是通过远医院的重症新冠肺炎诊治提供支持,并以深入的理论知识帮助鉴别诊断、指导后续治疗,支援了湖北抗疫前线。

作为重症医学科主任,疫情期间,薛晓艳统筹安排好科室工作,因为危重患者救治是刚性需求,绝不能因为疫情耽误一分一毫。当时急诊滞留了一位40岁的患者,高烧40℃十余天不退,虽然经过筛查排除新冠肺炎,但因为疫情,收治高热患者仍需承担极大的风险。她仔细分析了病情,判断患者高烧是肝脓肿、肺脓肿引起,是一种极高*力的细菌引发的全身感染,不及时救治会导致患者失明甚至失去生命。于是薛晓艳当机立断收治患者,经过精细化治疗,患者体温从40℃降到正常,转危为安,最后完全康复。像这样的患者还有很多,她带领重症团队在忙碌中度过了疫情紧张期,拯救了不少疑难危重患者,并且把典型病例在线上会议中分享给同道,大家都收获颇丰。

厚德载道百炼成钢

在医院急诊监护的日子里,每天都忙于危重病人救治的她经常在疲惫中睡去,清晨醒来后的第一个念头永远都是:看看患者病情有没有好转。对她来讲,病房是实践救死扶伤理想的地方、是检验平生所学的地方:看看前期的治疗起效了没有,看看还可能做哪些调整。别人看来日夜坚守、疲惫不堪的抢救,在她看来是患者向死而生、逐渐康复的历程,能收获满满的成就感!正是这种以苦为乐的工作方式,使她逐渐掌握了治病救人的“诀窍”,使她敢于承担责任,不唯上、不唯书,使用个体化的方法救治危重病人。一起搭班的护士长常说她是神医、用的是神药,能药到病除!

尽管每天工作繁忙,但她一定会抽出时间跟踪专业发展新理念,并结合临床进行验证和反思。也正是这日积月累的磨练,使她在制定诊疗方案时能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提出了一系列救治理念:整体治疗、滴定治疗、损伤控制理念等,为各种危重患者开辟了一条又一条生路。

国家卫健委特别重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这一指标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程度。孕产妇死亡导致整个家庭的不幸,但时时会有孕产妇救治失败的报道。薛晓艳认识到这是交叉学科,是妇产科和重症医学科的边缘地带。她不断思考,在哪个环节采取哪些策略有可能改变患者命运。于是她回顾分析大量文献,指导学生写出了多篇探讨孕产妇相关危重症救治的文章。

年春节将近,医院任重症医学科主任不久,晚上十点半接到紧急刚刚生完二胎5小时的产妇大出血濒临死亡。赶到产房门口时,看见患者丈夫瘫软在地上、陷入绝望状态。她想到两个孩子没了妈妈,一个家可就毁了!必须尽想方设法救她!现场参与抢救的医生说,能用的办法都用上了,输了血,而且快速补液近一万毫升,但是出血不止,血色素只有3g,血小板越来越低,DIC越来越重。切完子宫用大量纱垫填塞仍不能止血,无法关闭腹腔、完成手术。薛晓艳考虑到,大出血可能是羊水栓塞导致、补液过多会导致凝血因子稀释,必须马上改变救治策略才可能出现转机!于是赶紧指挥抢救,运用损伤控制性液体复苏策略:让护士停止所有晶体液输入,只输血细胞、血浆、血小板、凝血因子等制品,同时给糖皮质激素治疗羊水栓塞。半小时后,手术台上产科主任兴奋地说:出血减慢了!有血凝块了!于是松开了持续按压止血的手,开始缝合伤口、关闭腹腔。然后每小时复查血象发现,血色素、血小板回升了!凝血指标逐渐好转!忙了一夜的抢救团队都露出欣喜的笑容。第二天患者血压稳定、脱离了危险。又经过精细化的治疗调整,一个月后患者全面康复,一家四口团聚了!复诊时,患者不断致谢,说医院、遇到了我们!这么危重的病例抢救成功很难得,薛晓艳总结救治过程发表了SCI文章,还经常在讲课时和同道分享救治经验。后来不少远在外地的患者慕名通过远程会诊请薛晓艳指导高危孕产妇救治。

初心如磐橘井泉香

薛晓艳始终认为科研源于临床、总结临床规律并指导临床实践。在多年危重症救治的实践中薛晓艳体会到,很多重症与病*感染关系密切,对外交流时这个观点得到国际同道认可。因此带领研究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ICU内脓*症及呼吸衰竭患者病*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这就为这类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也走在了国内同道前沿。但很多同道没有认识到这点,只重视抗细菌、抗真菌,忽视病*的风险。

早在年,薛晓艳收治了一个50岁女病人,病*性感冒两周后不但没有好转而且越来越重,出现严重呼吸困难。患者极度缺氧,到了生死边缘,一刻也离不开呼吸机。薛晓艳知道,这样维持凶多吉少,必须改变治疗策略。于是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整体治疗方案,包括营养、容量控制、抗凝治疗等,考虑到患者病*性肺炎后期肺纤维化是致命问题,薛晓艳综合多种指南推荐,试着给患者用了细胞*性药物:环磷酰胺,以改变肺纤维化进程。这是一般人不敢用的药物,因为担心副作用。但是薛晓艳说:救命要紧、风险我来承担!副作用想办法克服!于是大量环磷酰胺伴随着中和副反应的药物输入患者体内。所幸皇天不负有心人,患者氧合逐渐改善,一点点进入恢复期。呼吸机可以摘下来了、能进食了、活下来了!日夜守护的薛晓艳的团队终于松了一口气!从此对这类病*性肺炎、呼吸衰竭病人有了制胜的信心。接下来的几年里薛晓艳团队治疗了不少类似患者,形成了系统治疗方案。别人看来的不治之症,在薛晓艳这里轻而易举。为挽救更多病人,薛晓艳不断奔走、讲课推广这一救治方案。年春节将近,流感袭来,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