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于目前的医疗情况,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医院的医生水平咋样?会不会草芥人命?
医生的态度好不好,有没有敷衍了事?
医生会不会过度医疗?
医院的流程是不是科学?
病人的隐私和尊严,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
以上问题都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关心的问题。我们觉得,是我们花钱在消费。医院逛超市嘛?是去消费的嘛?我们和医生的关系真的是消费者和卖家的关系吗?
事实上并不尽然,如果我们是消费者,那主要消费的是什么呢?医生的专业诊断?治疗?药品?检查?住院?护理?。如果医疗是消费,那消费的内容,流程,和目标应该是提前确定好的。
那医疗行为真的能这么确定嘛?
每一个病人是不同的;同一种病,不同病人的治疗过程是不同的;同一种治疗过程,达到的治疗效果也是不同的。这些是无法完全达成标准化流程的。
如果医疗是消费,那医生是不是要向患者要好评,那为了好评,医生如何治疗是不是要完全听病人的?如果医疗是消费,那我们有七天无理由退款吗?
把医疗看成消费,这种看法本身就没有看到医疗行业的特殊性。现代医疗之父,威廉.奥斯勒曾说:“我们为了拯救生命而来”。这本身就赋予了医疗的神圣性。所以医疗不是消费,医患关系也不是甲方乙方。
那医患关系是什么?
中国外科泰斗普通外科专业开拓者和创始人裘法祖老先生曾打过一个形象的比方:治疗就像过河,我们医生,就是把病人一个个背过河。
这个比喻很形象,我们和医生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要治好病,都是要过河。但是河流情况我们是不知道的,都需要我们摸索前进,可能医生的过河经验和知识比较足,我们要多听医生的话。
拿到现在讲,可以用当前最火的一个词形容,“联盟”,里德霍夫曼先生写过一本书《联盟》,医患关系完全符合里面讲的联盟的所有属性。第一:目标一致“治好病”。第二:各具优势,优势互补。“病人了解自己情况和需要,医生掌握专业的治疗手段”。第三:阶段性关系。“只要有更好的治疗技术,病人可随时转院,而且医患关系早晚要终结,不管多久”。而且承认联盟关系,首先,也就承认了,在治疗过程中,医生和患者都要付出,都要为此做出贡献。其次,双方是优势互补,共同决策,利益风险共担。
接下来,我们简单探讨一下,在医患关系中,“贡献”和“共同决策”的实质。
关于贡献
医生手术是需要人来接受的,一套新的手术,总会迎来第一个病人;一款新的药品,不管经过多少动物试验,也总需要第一批试药人。如果没有这些病人的信任和贡献,谈何医学进步。这就像在联盟内部,每个合作伙伴都需要主动贡献。就像现在的人工心脏的技术,当初要没有克拉克在年12月2日接受第一台手术治疗,并只痛苦的活了天。谈何现在可以让人背着人工心脏,开车,跑步,打球。更有报道称,目前已有携带人工心脏的病人存活十几年。
关于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决策
我们唯有承认各自优势,并将其联合起来,才能起到最好的效果。
医生具有技术优势,掌握诊断技术、病因、预后、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
患者的优势,可以提供治疗的体会、本人生活习惯,以及其他有助于诊断和治疗的关键信息。
所以疾病,尤其是复杂疾病,医患双方优势互补,共同决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没有任何一场手术,医生会有%的把握可以确定可以把病治好,因为手术过程中所面临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这就是为什么手术前,患者家属要签字的原因。一个是让患者家属可以清楚手术将会面临的风险,二是,让医生可以取得%的信任,可以尽自己最大的能量去完成手术。
最后分享转载一篇故事给大家,来源:《薄世宁.医学通识50讲》
治疗过一个35岁羊水栓塞的产妇。
她在手术台上心跳停了9次,送到ICU的时候全部脏器都衰竭了。在接下来的半小时里,心跳又停了4次。血压、凝血都垮了,呼吸、肾脏等全部器官都衰竭了。
文献记载,羊水栓塞的死亡率在80%以上,这个病人又在羊水栓塞的基础上合并了多器官衰竭。她的死亡率几乎%。
这个时候,病人又发生了严重的脑水肿,也就是脑组织肿胀。如果继续进展,结果很快就是脑疝和死亡。
我的判断是如果给病人做CRRT,也就是用一台机器清除体内的*素,脱水,肯定对脑水肿有利,能救命。
但是这个病人严重休克,心跳停了几次,随时有可能再停。
而且身上每一个针眼都在渗血,一旦穿刺失败,病人会大出血而死。或者CRRT机器运转起来,血压替代循环也可能会垮,病人也会死。
我没有百分之百的胜算,我还有一百个理由不去做冒险的操作。
但是,这个冒险是她此时唯一的生路。
我把产妇的丈夫叫来和他一起分析病情。
他只说了一句话,“医院,这么严重的情况没人敢收。所以我完全相信你。我只问你一句话,如果这是你的家人,你做还是不做”?
结果是我给病人做了CRRT。第二天病人就醒了,过了几天,她痊愈出院了。
所以,医患联盟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医学永远面临很多决策,不存在完全的对与错,至少在目前的条件下,很难判断正确与否。
这个时候,医生和患者应该共同决策,共担风险,共同往前走。
作为医生,我最喜欢听的一句话是病人说,我相信你,我们一起努力。
我也相信,病人家属最喜欢听的一句话是医生说,如果这个病人是我的家人,我会选择怎么做。
因为在疾病面前,医生和病人是协同作战的联盟。
最后的最后,希望这篇文章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为日益敏感的医患关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欢迎转载转发。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