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金秋,硕果累累。由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与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联合主办,广西省医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进展巡讲(产科)”于年9月6日-8日在绿城南宁举办。9月7日上午,开幕式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了帷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魏均民,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院杨慧霞教授,大会执行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韦红卫副院长分别在开幕式致辞,广西围产医学会副主委,广西医院陈悦教授主持开幕式。简短的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专题讲座环节,参与指南撰写或讨论的十几位国内知名专家为大会做了精彩发言,多位学员参会,会场座无虚席。本次大会内容丰富、实用,既有临床指南解读又有最新研究进展,除了专题发言,还设置了实践操作课程,大会受到学员广泛好评和欢迎。本次会议的召开,对促进广西乃至周边地区产科指南应用、促进指南落地生根,规范产科医疗行为,提高产科医疗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将会议内容重点回顾。
杨慧霞教授医院《新产程标准及处理专家共识()》
杨慧霞教授介绍了新产程出现的背景,并将新旧产程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进入活跃期界限为6cm,并提出引起产程延长的相关性因素。新产程认为:潜伏期延长不应作为剖宫产指征,但是并不表示潜伏期产科医生无需作为,应在母婴安全前提下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同时分别阐述了第一产程及第二产程异常的处理原则。最后杨教授指出:中国围产医学界长久以来都是利用国外提出的观点用自己的数据进行分析,希望大家基于本国分娩数据分析后提出原创性观点。新产程的核心是:在保证母胎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给予孕妇充分试产的机会,这需要结合个体因素综合分析进行产程的处理,同时提倡阴道助产技术的培训及应用,降低初次剖宫产。
王子莲教授医院《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管理的专家共识()》
王子莲教授指出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在我国是一个热题,但不少产科医生对此仍有疑虑。王子莲教授根据指南,从剖宫产的历史、TOLAC和VBAC的概念、TOLAC的益处和风险、适应症、禁忌症、分娩前风险评估、TOLAC过程的管理、子宫破裂识别与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精彩的讲解。同时提出VBAC可以降低剖宫产率,但是VBAC有一定的风险,在实施VBAC之前,产科医生必须严格把握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的适应症、禁忌症,并在能实现5分钟紧急剖宫产的条件下,充分的知情告知后进行VBAC,同时提出在分娩全过程需要密切监护,并适当的放宽剖宫产指征。
韦红卫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双胎妊娠临床处理指南》
韦红卫教授重点讲述双胎妊娠孕期监护及处理。指出早孕期绒毛膜属性诊断的重要性,并对双胎妊娠并发症的诊断、处理等多个热点问题详细解析。韦教授指出:在产前筛查方面,不建议单独使用生化血清学方法对双胎妊娠进行筛查;在孕期管理方面,强调了产科医生与超声医生联合对双胎妊娠孕妇进行高危管理;对于单绒毛膜双胎的孕妇,建议孕16周后,每2周进行超声检查一次;在双胎保胎方面,没有证据表明卧床休息和住院观察可以改变妊娠结局,短期使用抑制宫缩药物只是争取促肺的时间;同时也没有数据表明孕酮的使用可以改变双胎早产的结局。她最后强调,针对于双胎分娩时机的选择,主要根据绒毛膜性及母胎情况来决定分娩时机。
漆洪波教授重庆医院《阴道手术助产指南()解读》
漆洪波教授首先指出阴道助产手术能使胎儿、孕妇迅速、安全地脱离危险。阴道手术助产是处理难产的重要手段,在处理头位难产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产科医师的知识和技能直接决定着阴道助产手术的成败。接着漆洪波教授对《阴道手术助产指南()》进行了深入解读,详细讲解阴道助产技术的适应症、禁忌症、阴道手术产的先决条件、手术技巧、母儿并发症、手术方式的选择。重点讲解产钳术前如何评估胎先露高低,如何确定先露位置和胎方位,提出注意不要被产瘤迷惑,影响对胎头位置的判断。最后,漆洪波教授强调阴道助产技术的培训及应用的重要性,提倡每位产科医师都应掌握产钳或胎吸助产技术,以安全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促进自然分娩。
漆洪波教授重庆医院《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
漆洪波教授基于《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指南推荐产前检查次数为7-11次,有高危因素者,酌情增加次数;各孕期均有相应的必查项目、备查项目以及健康教育和指导。此外,漆教授特别指出: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在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区,地中海贫血被作为常规筛查项目。关于早产筛查方面,漆教授指出fFN及经阴道宫颈管长度测量对早产的预测价值是有限的。漆教授强调孕期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补充尤为重要,强调高龄孕妇的孕期保健,还强调孕期体重管理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既往常规的TORCH全套、骨盆外测量、BV、fFN和甲功在本指南中不作为常规推荐的检查项目。
刘喆教授医院《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与引产指南》
刘喆教授从国内外指南出发,介绍了不同妊娠合并症妊娠晚期引产的指征及禁忌症,引产对产程的影响及与剖宫产风险的相关性研究。同时,刘教授也强调了宫颈成熟度在引产成功率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了药物,球囊促宫颈成熟的利弊及适用范围。而在引产方式的选择上,刘教授详细的讲解了缩宫素引产,人工破膜引产等多种引产方式的利弊。同时强调了瘢痕子宫引产时,米索前列醇需根据孕周来决定是否使用;在引产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护母胎情况。除此之外,最后刘教授指出巨大儿不建议作为独立的引产指征,核对孕周,严格监护,规范用药,催引产个体化等。
夏红卫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
夏红卫教授从产后出血相关的定义更新、积极处理第三产程处理及宫缩剂的应用、广西产后出血发生的现状,新流程等方面进行讲解;强调多科协作抢救的重要性。增加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概念,同时围绕临床以下六个问题进行阐述:1.患产后出血时,如何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产后出血的估计方法)和管理;2.不同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药物和手术治疗方案;3.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处理;4.重症产后出血的概念:ml/h,估计丢失血液达到全身血容量的50%等;5.止血复苏和产科大量输血的策略;6、产道损伤,子宫破裂,子宫内翻的处理。最后强调,产后出血防治的最终目的是:母体损伤最小化。
陈悦教授广西医院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
陈悦教授首先从胆汁酸的合成代谢到ICP产生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及治疗要点、临床分度、病情的监测与管理、产科处理、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等方面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诊疗指南(第二版)》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对比分析了版诊断方面的主要变化为TBA升高不是诊断ICP的必须条件,重点强调了ICP的排除性诊断,指出TBA正常、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肝功能异常,也要考虑ICP诊断,重视产后修复诊断;最后分享了一份ICP不良结局的病例,提出该病例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可能是ICP亚临床状态的“妊娠期无症状高胆汁酸血症”的概念。
张卫社医院《妊娠及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张卫社教授从妊娠期甲状腺的生理变化、筛查目标及时机、筛查标准及处理、对胎儿及新生儿影响等四个方面对《妊娠及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进行了深入的解读。通过临床病例分享,指出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有甲状腺疾病高危因素的患者或者孕妇进行常规筛查?之后详细讲解筛查时间建议,根据我国国情,建议筛查指标选择血清TSH、FT4、TPOAb,筛查时机选择在妊娠8周以前,最好是孕前。在筛查异常处理方面,建议根据TSH水平、TPOAb是否阳性,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最后张卫社教授强调,为了减少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孕期建议以血清FT4/TT4接近正常高值作为目标来调整甲状腺疾病治疗相关药物的使用。
古航教授第二医院《羊水栓塞专家共识()》
古航教授指出羊水栓塞是一种致死性的罕见产时并发症,是一项排除性临床诊断。古教授根据指南,从临床表现、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及抢救治疗四个方面进行精彩的讲解。在治疗上,古教授强调高质量的心肺复苏至为重要,保证生命体征平稳是提高孕产妇存活率的关键。疑似和诊断羊水栓塞,抢救的同时尽快终止妊娠,应避免过度输液,解除肺动脉高压推荐使用米力农,糖皮质激素用于羊水栓塞治疗存在争议,肝素治疗DIC弊大于利,不常规推荐使用,积极治疗宫缩乏力,不推荐实施预防性切除子宫。另外,推荐采用血栓弹力图、超声心动图及肺动脉导管监测等新的技术手段应用于羊水栓塞的救治过程中。
陈敦金教授广州医院《胎盘植入性疾病》
陈敦金教授从高危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思路、分娩时机、分娩前患者安全列表准备、术中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提出需重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强调了产前明确诊断,术前评分,针对穿透性的胎盘植入术前应该综合评估后决定是否放置输尿管支架。还讲解了胎盘植入保守治疗的条件及其存在的风险。此外还介绍了经子宫后路子宫修补与切除的手术方式,探讨了“胎盘植入”“凶险性前置胎盘”诊断术语的国际性差异,提出了使用“胎盘植入性疾病”更加符合国际性描述的观点。陈教授最后强调在治疗过程中,团队是基础,技术是保障,团队的通力合作是救治成功的安全保障。
梁旭霞教授广医院《剖宫产手术的专家共识》
梁教授从剖宫产术的历史出发,详细的阐述了剖宫产手术的发展、手术指征、术前准备、手术切口的选择、各种缝合技巧以及术后的管理等。并分析了我国目前剖宫产率仍偏高,以及剖宫产对母儿带来的一系列近期和远期的影响及并发症。强调了需要严格把握剖宫产指征、挑选合适的手术时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完善手术过程,做好术后管理,保障母婴安全性。
林建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医院《妊娠合并心脏病专家共识解读》
林建华教授一开始提出:《妊娠合并心脏病专家共识解读》中内容很多,但产科医生对该疾病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