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多长时间能好 https://m.39.net/disease/a_5762961.html本文转载自:三明治
文
万千
插画
Daisy
我的朋友阿珠有一天神色紧张地告诉我:“我昨晚做噩梦了——梦到自己生孩子了。”
94年出生,目前在上海工作,依然单身的她,认为生孩子是人生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如果现在突然有了一个孩子,自己要被迫面临一大堆烦恼:生活开销加大、不能自由工作、每天24小时和一个会哭会闹、听不懂人话的生物同处一室……听起来的确像是一场灾难。
而在她的家乡,广西来宾,仅比她大一岁的江洁已经生好了二胎。在过去两年里,一直在家里当全职妈妈,24小时带娃。她隔三差五就会在朋友圈里发一些和孩子相关的事情,比如二宝今天感冒了,给大宝买了性教育的英文绘本等。
两年内江洁唯一一次和老公去泰国旅行,过没有孩子的二人世界,是在今年六月。那是她第一次离开孩子这么长时间,结果发现旅行完全没有想象中愉快,自己的心思根本不在泰国的热带风光、美食、大象上,反而时时刻刻都惦记着家里的女儿。即使在外面走着路,也要用手机视频,确认孩子在家的状态。
虽然被孩子占据了全部的时间,可是江洁仍然觉得幸福而知足。在她的朋友圈里写着“最美好的时刻,你们在身边,我还年轻”。
阿珠和江洁是九零后群体里的两位代表,她们是好友,但是彼此对对方的生活存在认知上的真空地带。单身的人没法想象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要照顾自己的孩子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而已婚已育的年轻人在经历的生活烦恼和喜悦也没法完全和单身朋友倾诉、分享。
根据年国家统计局数据,在目前90后群体当中(20-28岁),约88%像阿珠一样还未生育,约12%的年轻人和江洁一样已经开始为人父母。
自己都还是个宝宝,怎么可以生养宝宝呢?
马琳发现自己怀孕时,还没有拿到大学毕业证。
年3月份,大四下学期,学校的必修课已经结束,她从上海回到家乡天津准备考公务员。突然,她意识到自己的生理期已经三个月没有来了,于是怀着不安的心情买了验孕棒做检查。当结果显示为两道杆的时候,她的眼泪一下子没有止住,全涌了出来。
眼泪不是因为喜悦,而是恐惧,“有孩子了,该怎么办?”。
她瘫坐在地上,抱着马桶,一直在哭,心里乱了套。比她小一岁,年出生的男友罗浩和她一起看到了验孕结果,也愣住了,但只是蹲下身子抱住她,不敢多说什么。
对于年轻的夫妇而言,发现怀孕并不是爱情片的温馨结局,反而更像是打开了一个陌生网址,电脑跳出一个带有警告标志的弹窗——“你要为人父母了!”
大部分90后女生发现自己怀孕后的第一反应都和马琳一样,心里充满了惊虑、怀疑,忍不住去想“我的人生计划都被孩子打乱了”、“我的价值就是如此了吗?”、“我自己都还是个宝宝,怎么可以生宝宝呢?”
这个自我怀疑时期甚至可能会持续三个月之久。有女生在得知自己怀了孩子之后,就开始变得不愿意出门,也不愿意和同龄朋友聊天。家里人一直在安慰她,劝她把孩子生下来,但是她根本没办法接受这个事实,认为比起身体变化和妊娠反应,自己“没准备好才真的是打击”。
而男生在这个过程中,似乎负责承担更多理性思考的任务,和妻子共同考虑生养孩子的现实条件,包括两人的经济状况、职业规划、家里长辈的想法等。
从生孩子,到养孩子的过程中,年轻夫妇会经历什么呢?网易浪潮工作室发布过一篇题为《生孩子,毁掉了年轻人的生活》的文章,很多年轻读者看完都说自己不敢随便生孩子了。文章里提到的数据信息包括:
1.即便女性平平安安度过孕期,躺在分娩室里,她们还有可能遭遇羊水栓塞、子宫破裂、脐带脱垂和产后出血等产科四大杀手;
2.有88%的年轻妈妈表示睡眠不足常让她们感到身体疲乏;有56%的年轻妈妈坦言疲倦时常让她们感到丧气爆表。
3.医院资源稀缺。年,北京有28万新生儿出生。北京的医疗资源每月能够应付得来的产妇最多为2.3万到2.5万人,而年3月,北京市社区孕产妇的建册数就突破了3万。
不过,当我询问一位已经怀孕的90后妈妈她对这些数据的看法时,她觉得文章里夸大了生养孩子的难度。
今年六月,她也是意外怀孕。在怀孕三个月时,她还和自己的同事说自己不想生孩子,很矛盾。但是她妈一直告诉她,不管怎么样总能养活孩子的,并非一定要生活条件多好。结果现在,她怀孕六个月,当第一次听到胎动时,她感到生命很奇妙,觉得自己和这个意外到来的孩子之间很有缘分。
除了意外怀孕之外,还有一部分年轻夫妇主动备孕。其中有从学生时代开始相恋,觉得二人世界已经享受得足够久了,双方都做好准备进入下一个阶段的,也有夫妻其中一方是80后,家里已经频繁催促要孩子的年轻人们。
年轻夫妇的生孩子意愿大体呈现U型分布,即收入越高、学历越高的家庭,和收入低、学历低的家庭的生孩子意愿都呈现出越来越高的趋势。
后来,让马琳决定把孩子生下来是男友罗浩的坚持。
在缓过神来之后,罗浩觉得“是早是晚都一样,没什么差”,他一直很喜欢孩子,之前就常爱和家里的孩子们玩在一起。
罗浩家里拥有一家企业,那时候他已经在家里的企业做了一年多工作了,基本上都能够接手过来,工作和经济情况都还不错。当马琳主意全乱的时候,罗浩反复告诉她孩子一定要留下来,每天都摆出“只要生孩子,什么都依你”的态度哄着马琳。
于是两人原本计划定在11月份结婚,提前到了7月。大学毕业后一个月,在同龄朋友们走向新工作岗位的时候,马琳紧张而担忧地准备迎接自己的新身份——“妈妈”。
90后是“只生不养”的一代吗?
李强强是上海一家银行的职员,年读完研究生,他和大学本科时相识的女友结婚,并在婚后第八个月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
他和妻子都不是上海人,不过两人结婚时,就已经在双方家里的支持下买了一套房,未来也打算继续留在上海生活。
妻子之前在一家药企工作。两人讨论后决定让李强强继续上班,作为家里主要经济支柱,而妻子辞去工作,安心在家休息。在坐月子和休产假期间,妻子带着孩子回到安徽老家和父母一起生活。
他最早和孩子的沟通都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