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朋友圈爆文女人宁可交钱也不想生二胎的5大 [复制链接]

1#

你离『育儿明星爸妈』,只差这次扫码喽

点击收听『积木育儿学院』最新内容

(所有不给试听的知识付费,都是耍流氓)

《再生一个,真能养出美好的手足亲情吗?》

身为中年妇女,过年这几天走亲戚,每到一家都会被问一句“还要二胎吗?”

但是,无论七大姑八大姨如何操心,不止一个妈妈说:宁愿交钱,也不会生。

她们为什么态度那么坚定?

1??

不想一朝返贫

我一个朋友直言:再生一个?那我脑袋肯定是进水了。

她养她儿子很不容易。说实话,那个小孩比一般孩子难养。爱哭,高度敏感。某次一起去旅行,坐在火车上,整整4个小时,他就一直哭嚎着没停。

朋友说,一天24小时,有20个小时想把这个小孩扔掉。

为了不崩溃,她请了月嫂,一个月。这笔开销对于普通收入的家庭而言很肉疼,但是好歹帮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

花钱的地方当然还多着呢。除了早期的奶粉、尿片、辅食什么的,大点儿了还有各种玩具、亲子活动、兴趣班、补习班。

总算孩子是长大了。

如今,哪怕家人再轮番上阵,她也坚决不生二胎。她的理由是:

经过漫长的努力,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大,有了些经济基础,可以过上有人样儿的生活,可一旦生了老二,至少又是一次漫长的煎熬,生活水准也将轻轻松松回到解放前。

最要命的是,到头来我就真的老了。也许我一辈子都为了孩子活了,这样真的值得吗?

是啊,值得吗?

为了多生一个孩子,不止是要面临返贫的风险,还可能要冒生命的危险。

我一个亲戚,高龄的情况下拼生老二,漫长的待产过程中不幸羊水栓塞,抢救了整整七天,才从死亡线上捡回一条命。

那会儿她和家人才深刻意识到,生孩子是能死人的。

稍微多想一下,就会觉得发怵。

你永远不知道,生活的风险埋藏在何处等待着我们。

你永远想象不到,生活可能会变得多艰难。

这个高焦虑时代,生老二?我们必须好好考虑清楚。

2??

职场歧视何时休?

一个朋友剖腹产生下老二,只休息一个月,就重回职场了。产假是什么?不知道。

回到工作岗位的半个月后,娃生病,她需要请假。

走进领导办公室后,她得到了领导的“善意”提醒:

你现在这样的状态,要不要把工作分担一部分给XXX?

她知道自己的岗位像块肉,一直有人盯着,于是立刻说:

不用的,领导我能处理好。

领导似乎有什么话到了嘴边又咽回去了,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姨母笑。

生娃后,一丁点儿工作失误都可能被放大,因为那个时候他们每句话的潜台词可能都是:一孕傻三年,所以你还能够胜任你的工作吗?

为了避免落人口实,她必须要比从前更加小心翼翼。

她必须这么努力,不仅仅是为了嗷嗷待哺的孩子,还是为了她自己的尊严和残留的傲娇。

很多女人在职场中有这样战战兢兢的体验。

我一个朋友提起过她曾经面试的经历,当时HR特意问:有孩子了吧?

她麻溜地说:生了俩,老人带,已结扎。

HR脸上立刻露出赞许的神色。

选择全职?一个妈妈在全职了两年后,发现和丈夫的关系越来越不对等了。

不是女人敏感,而是婚姻现实。

为了不丧失自我,她必须一面兼顾家庭,一面坚持工作。

有太多中国职业女性处于这样艰难的困境里。

所以,当媒体报道,中国女性就业率世界最高的时候,心中没有丝毫喜悦,有的只是心酸。

如果社会不能够给育龄女性更多实实在在的支持,叫女性如何敢多生?

3??

妈妈的价值过度被低估

我的好朋友H,倒是一个坚定的全职妈妈,一个人带俩的那种。

她其实很享受带娃的过程。

幸运的是,家人也支持她。

可是,她依然说,自从有了俩娃,别人看她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旁人的眼神里头,有不可思议,还有莫名的同情。

他们说,一定很辛苦吧。

他们说,你真了不起。

完全不像是夸赞,而是边说边摇头,有时还倒吸一口冷气。

特像健康人去看没救的病人一样,一边嘴上说着安慰人的话,一边心头为你敲响了丧钟。

H知道,自己正处于整个社会鄙视链的底端。

不仅是寻常妈妈,连明星都会遭遇这样的鄙视。

当初朱丹在家里带娃的时候,沉醉于孩子的软萌,还晒出自己的素颜照。可不少网友却批评她像大妈。

甚至有网友直言:你老公周一围越来越火了,你还怎么只知道带孩子?

言下之意,带孩子是毫无价值的事,是朱丹在自暴自弃。

曾经,好心的媒体有这样一种做法:

罗列出全职妈妈的一堆优点,然后列一个公式,说一个全职妈妈等同于一个营养师,加一个育儿师,加一个保姆……等等。最后算出一个全职妈妈总共价值多少钱。

其实有点可笑。

当我们强调这些“价值”的时候,恰说明我们内心里认定它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若整个的社会都这般低估妈妈这个角色,要日益觉醒的女性们,如何敢拿自己的青春年华冒险?

4??

爸爸去哪儿了?

美国作家南希?史密斯这样写道:

只要有一个女人,为儿女所累,定有一个男人,没有享受为人之父的全部滋味。

爸爸缺席,早不是新鲜话题了。

无论是舆论中,还是现实里,永远都是《妈妈是超人》,《爸爸去哪儿》了?

生老大的时候,不少女人可能还是懵懵懂懂的,养了老大后,女人们就变得清醒了。

养孩子从来不是家庭里多一个人那么简单。

首先,是夫妻关系可能直接遭遇危机。

一个妈妈无奈地说:

因为老大是剖腹产,老二也只能剖。生产的疼痛就不提了。生完孩子之后好久身体都未复原。老公怪我性冷淡。一开始我们俩还吵吵。后来就真成了睡同一房间里的室友。

更难的是观点不一致。

朋友M在全职带孩子一年后,决定重返职场,然而无论老公还是婆婆都反对。

她和老公争吵的最凶的时候,差一点离婚。

后来她男人大约终于想明白了自己究竟在跟谁过日子,让了步,家里才算消停。

最怕因生产陷入产后抑郁。

因为你不发烧、不咳嗽,没有丝毫躯体症状,你的家人便觉得你OK,你没关系。甚至还去责备你:你怎么整天跟个怨妇似的?

太挑战了。

正如此,女人们笃信:不生个孩子,不知道你嫁的,到底是人是狗。

毕竟,孕期和育儿期那么艰难,没有一个合拍的、相爱的人携手在一起,如何熬得过去?

5??

不要对我道德捆绑

我认识一个女性,刚刚放开二胎的时候,她其实心动过。

她只是有些犹豫。

但是后来,身边的七大姑八大姨开始苦口婆心劝她生老二了以后,她越来越明确了自己的想法:打死也不生。

她抵触的不是生二胎,而是被道德绑架。

她说:

在身边人眼中,生孩子是理所应当的事,不生倒成了我的不是。

他们意思是,如果我是个有爱的女人,就应该排除万难。如果我是个有爱的女人,我就应该学会做妈妈。如果我是个有爱的女人,就应该心甘情愿地承担喂奶、换尿布、洗衣服做饭等“妈妈的工作”……

可是,凭什么?

我明白她的话。她愤怒于他们强加于她的罪恶感。

正如*前不久的一个演讲里所反问的:

为什么没人问我先生,如何兼顾事业和家庭?

这个社会,约定俗成地把养育孩子的责任,都推在了妈妈的肩上。

妈妈们独自一人付出,遇到问题又独自一人内疚。

有太多妈妈们过得不快乐。

有太多妈妈们太紧张。

有太多妈妈永远觉得自己不够好。

她们在和谁比较?

和社会文化舆论塑造出来的那个富有牺牲精神的、温柔贤淑的、毫无怨言的“伟大母亲”的形象做比。

如果不够好,就不是好妈妈。

可是,谁又见过爸爸们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而内疚?

生孩子、养孩子,从来不是女人生来就会的事。

做母亲这件事上,没有“与生俱来”这种东西。

母亲们是需要学习,需要成长,需要支持的。

写今天这篇文章,并非要否认母亲的养育能力,推卸养育的责任,更不是要否认生养孩子的重要性。

相反,我们认为,生孩子、养孩子真的很重要,重要到需要更多人,甚至社会机构的参与,才能完成。

它从来不应该是单靠母亲和母亲的牺牲去进行的。

它应该有多种形式,让每一个女性依据自己的生活条件和境况,做合适的选择和安排,而不必有罪恶感。

希望有生之年,我们能够看到对母亲的真正支持,以及社会的进步。

《积木宝贝炫酷童谣:我不乱买玩具》

《积木宝贝炫酷童谣:危险动作我不学》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