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大家好
我是常年熬夜加班没有性生活的
中年秃头少女宜妹儿
最近我的小姐妹和我分享了一则消息后
让我头顶的地中海视线又辽阔了
▽
WTF?我还没脱贫脱单
国家出相关*策,湖北又动手了
孝感已经开始了
想必我大宜昌也不远了吧
据说率先打响全国第一炮的辽宁
不仅完善了生育家庭税收
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策
计划生育奖励假制度和配偶陪产假制度等
最高还能奖励20万!
▼
想当年多生一个娃就得罚好多钱
现在如此高额的返现
让宜妹儿这条母胎单身24年的汪
也春心荡漾、心潮澎湃呀又想骗我生孩子
虽然并没有发言权
本少女还是认真做了点功课
礼貌又不失羡慕的
采访了身边的结婚和未婚人士
生孩子需要成本:
我家里就我抱着的这一个孩子,生第二个是愿意的,但现在没想好要,毕竟生孩子也要成本的。真的能够奖励20万,也是要视家庭情况来定。就算生孩子有补贴,也不会有多少,再生一个小孩需要的花费太大了,所以看以后吧。
养不起,怕痛:
还没结婚,感觉以后只想生一个孩子,不想生二胎,一个是养不起,另一个是不敢生小孩,给20万也不敢生,再说怎么可能给20万。生二胎还是怕忍受不了那种疼痛。如果以后要生的话尽量就生一个吧,对于国家这种*策感觉没多大作用。
有奖励也要看以后:
家里有一个小孩。目前没有再生二孩的想法,养一个花费都很大了,再生就养不起了。20万其实养孩子并没有多大帮助。有奖励也要看以后,毕竟现在的想法和以后的想法不一样。
本少女估摸着
大湖北大力推行二胎*策后
但凡是个妈,都得被催生
事实上很多年轻父母并不愿意生
为啥宜昌人越来越不愿意生二胎了呢?
还不是因为穷
高房价、高教育的投入,竞争激烈的职场环境,上有老下有小的生存压力,已经摧毁了大多数人的生育热情。
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仅幼儿出生阶段,月支出就已经接近万元,而目前,很多符合“生二胎条件”家庭头胎子女已经开始读小学。后续的教育投资,也将是一笔无法免掉的大额支出。
假设一个孩子大学毕业后,家里不需要进行任何经济支持,那么生养“二胎”就意味着,你要额外多花数十万!
而坊间理财高手,更是根据“穷养、富养”的理论,列出了2套生养“二胎”的花销数据,以供参考。
且还没有考虑到未来20年间的通货膨胀率,以及国民购买力水平的变化,只能说在这个年代的中国,养育一个孩子,真心费钱!
其实现在大部分人的生活现状
都处于一种高负荷(穷)的状态
零储蓄:不知道多少人每月工资一发,房贷、信用卡,就得扣掉大半,剩下的,宝宝花费多少、吃饭花费多少、老婆买衣服、化妆品花费多少,左算右算还是不够。
高负债:现在,负债自杀已经算不上新闻了。随便一百度,到处都是:“80后夫妻相偎自杀,负债千万,身上只剩70元”“大学生校园贷负债百万,无力偿还留言自杀”……高负债,是许多中国家庭的生活常态。
高消费:高消费有两种,一种是被动的、不花不行,比如买房后的消费,高档小区、豪华装修,觉得身份地位提高了,消费也就要求更高:吃的贵、交通贵、学费贵、医疗费用更贵…
真心累啊!
带娃到底有多累?感觉身体被掏空!有人说坐月子,你就是女皇,总该舒服了吧?
呵呵,不存在的。先说说睡觉,婴儿般的睡眠都是骗人的!有了娃之后每晚至少要醒3次。上一秒还在梦里撩男神,下一秒就蓬头垢面的坐在床头喂奶。
像宜妹儿这样常年熬夜加班的,实在无法想象这样的生活:白天上班,晚上带娃,每天就是“卷起袖子加油干,喂奶不忘写方案”!
影响到整个大家庭
在现在的社会里,家庭关系是离婚的重大因素,生不生孩子,除了另一半的意见,大多数家庭中长辈的态度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更何况是生二孩这样一件大事,除了老人,连大孩的想法也要顾及。
健康也是个大问题
女人年轻时,卵子健康又有活力,从怀孕到分娩都会比较顺利。现在年纪大了,想要怀二胎时,卵子质量会有所下降,高血压、宫外孕、羊水栓塞等各种风险也随之加大;
而男人到了这个年龄,往往是抽烟、喝酒、应酬多,身体基本亚健康…”
确实,在生二胎这件事上,我们也要考虑夫妻双方的身体状况,一定要量力而行,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孩子负责。
最担心的还是孩子心理
已经有了一个宝宝,再来一个老二,俩娃关系怎么处理?在精力有限的情况下,很容易会忽略一个,或者难免有所偏爱?
那被忽略的那个会不会产生心理落差?造成俩娃的矛盾?
很多夫妻之所以没有生二胎也是因为这个考量,父母过分偏爱于某一孩子对于两个孩子来说都是不好的事情。
会不会影响夫妻感情
生孩子前只想着迪奥、神仙水哪里买可以?生完孩子以后,只关心奶瓶、湿巾、尿不湿啥时候打折。
生个二胎简单,但谁带呢?
除了照顾孩子
夫妻俩在育儿问题上也难免有分歧
虽然很多问题都随着沟通解决了
但还存在着一些没有被磨合彻底的问题
那这些没有解决的问题
会不会在日后养育二胎的过程中被放大
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
所以,此时正在看文章的你
又是如何看待二胎*策呢
在下方留言告诉宜妹儿
说的有道理免费送下方牛排套餐
▍主编:三日
责任编辑:三日君
▍出品:最宜昌,转载需授权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商务:(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