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热点解读湘潭产妇死亡案中的医学常识 [复制链接]

1#
知名权威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news/a_6205102.html

导读:8月10日,湖南湘潭一位产妇做完剖腹产手术后大出血,不幸身亡。经媒体报道《湖南一产妇死在手术台主治医生护士全体失踪》,引发相当广泛的争论。可是,在争论之初,我们最好了解一些基础的医学常识,医院方面对事件的描述分别是什么。

“湘潭一产妇剖腹产后大出血不幸离世”的新闻成了8月13日上午整个中国互联网极为轰动的话题。笔者在这里只简要的说两个问题。

关于产房里的恶魔:羊水栓塞

一看“孕妇死亡时满口鲜血”,笔者立刻想到了羊水栓塞(最后的诊断也证实了这一点),这个孕产科最凶险的恶魔,人类医学至今未能攻克的疑难病例。

首先,污染物进入血液,会引发全身大面积急性感染,导致肾衰竭;特别是有形物质随血液循环进入肺从而形成栓塞,肺泡丧失换气功能,引起肺动脉高压。继之心脏负担加重,导致呼吸窘迫、心跳呼吸骤停,甚至心衰竭。

同时,由于羊水中粘液含有破坏凝血因子的物质,造成产妇产后正常的大出血无法凝结,即使输入大量的血液也常常无法纠正血流不止,而有形物质对毛细血管的栓塞,又很有可能可能引发不可控制的全身大出血,有时还伴皮肤、胃肠道及尿道出血。以上四者中的任何一个都有极大的可能导向死亡。

引发这个急症的原因一般是子宫收缩过强,导致胎膜破裂,羊水从子宫创口进入血液循环。对此,人类医学的产前检查至今没有找到查出先兆的办法,也就没能研究出足够的措施来预防。胎膜破裂后病人发作很迅速急迫,抢救往往来不及。

羊水栓塞的发作率虽然只有大约两万分之一,但孕妇和胎儿死亡率高达80%,是产科最凶险的并发症,也是至今残存的孕产妇死亡主因。

孕产妇死亡率

很多人都不太能接受在医学昌盛的今天有孕妇死亡的现实。其实,孕妇分娩的风险虽然在当代医学帮助下大大降低,可即便在发达国家,孕产妇死亡率也有约万分之一。

在发达国家,孕妇死因近一半是羊水栓塞引发的大出血和急性感染。而在非洲,孕产妇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一的地方,则主要是难产和不安全堕胎。

就中国而言,全国万分之二(大城市不足万分之一)的孕产妇死亡比例总体来说已经很低,但落在任何一个家庭仍是天崩地裂般的大悲剧。

至今,人类医学还没有找到产前检查确认羊水栓塞风险的办法,这属于不可预知、极难抢救的医学难题,做手术之前都会告知病人家属这种不可抗力及可能性,并由病人和家属在手术协议书上签字。笔者这里要说,每一个孕妇都很伟大,向母亲致敬。

抢救过程本身的合理性

从目前视频报道描述的分娩和抢救过程来看,因胎儿个头过大,医生一开始建议剖腹产,家属坚持顺产;后来产妇太痛(子宫收缩过强),被迫转为剖腹产,婴儿生下后,发现羊水已经进入血液循环,产妇陷入危险。

有准备的剖腹产恰是减少和避免羊水栓塞的有效方法。切开子宫瞬间吸引器首先是吸羊水,刀口是安全可控的,因为有止血钳钳夹,可以防止羊水进入静脉血管。

家属对医学不了解,没有及时同意转为剖腹产,这是导致羊水栓塞未能避免的主要原因。而在被告知病情后,家属的进一步应对失措,则是孕妇死亡、未能救活的直接原因。

医生根据病情发展,建议切除子宫保大人——这是应对严重羊水栓塞,不得已抢救的关键之一,主要是为了能减少羊水、胎膜与主创口的接触面,并迅速止血,简而言之,要保命必须摘子宫止血(而不是媒体报道的切子宫引发大出血)。

死者的婆婆反对摘除子宫

同样是由于对医学不了解,在医生下达病危通知及建议摘子宫保大人时,家属特别是产妇的婆婆反对,说“这以后还怎么生二胎,做不了就转院”。可这时还能转院吗?

根据临床医学博士徐蕴芸的描述,医院救回过一例羊水栓塞患者,切除子宫,光输血就输了一万多毫升,是人体血量的两倍多,相当于50多个献血者所献的全部血量。最后救活了孕妇,但胎儿没有保住。而且这医院医院,得益于北京这个超级城市的多个血站资源。很多小城市整个血站都没有备有这么多的单一血型血源。

(转自凤凰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