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生孩子,到底有多痛?
小编我是个二胎妈妈。16年前生大宝的时候,年轻体力好,记忆中还是比较轻松的顺产,从中午有点感觉后,到傍晚六七点钟时肚子开始阵痛,到医院八点,然后晚上十点多就顺产了。
去年生小宝时,已属高龄产妇,那种撕心裂肺的30多个小时的巨痛,至今犹如昨日。
本来也想顺产,从凌晨开始阵痛,开一两指,到晚上还不见生产……
整天都在痛,痛得实在不行了,无法站立,深夜去请求值班医生给我剖腹产,却不让剖。
痛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开五指,进产房。
待到快开十指了,小宝仍然不出来,到上午九点,至此时已经痛了三十多个小时,痛的也没吃什么东西,我已经没有力气了,医生下达病危通知,被送进手术室进行剖腹产……
有医院都应该配备一套疼痛感受装置,当每个妈妈在产房生产的时候,爸爸们就在产房外体验相同程度的疼痛,妈妈生多久,爸爸就体验多久。
那样,男人才会更懂得疼爱自己的妻子,也更会去孝敬自己的母亲。
可我坚信,绝大部分的男人都坚持不下来。
国外曾经就做过这样一个测试,让男人们感受女人分娩的疼痛,最后没有人可以坚持到最后,他们纷纷表示……“要死了!”。
视频来源于
人人视频
按照专业评判
如果所有的疼痛从0级分到10级
那么生孩子的疼痛远远不止10级
▼
羊水栓塞到底有多可怕?
在古代,女人生产犹如一只脚踏入*门关,因为以前技术很落后,而且有很多不可估计的因素,虽然现代科技比旧时发达,但产科依然常常遇到许多危重症它们格外凶险而且往往突然发生。
羊水栓塞就是其中一种,它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短短几分钟内就能让产妇呼吸困难、心肺衰竭、血压消失、迅速死亡,根本来不及抢救。
不久前,某著名商城创始人的亲妹妹,就因羊水栓塞而去世。
当你网上百度搜索“羊水栓塞”的案例
新闻比比皆是
不要认为这些事情离我们很遥远
但是确实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看到“羊水栓塞”这4个字
不禁瑟瑟发抖
羊水栓塞被称为“产科死神”
在我国孕婴产妇所有死亡原因中
羊水栓塞排在第三位
仅次于产后出血和妊高症
大部分小仙女可能并不太了解
什么是“羊水栓塞”?
什么是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历来被称为“产科死神”,是一个令产科医生都毛骨悚然的疾病。它发病突然,病情凶险,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严重分娩期并发症。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的过程中,大量的羊水通过外力的作用,进入产妇的血液循环中,比如羊水中的胎便、黏蛋白、胎毛、上皮细胞及胎脂等物质均可成为血管栓塞的栓子,因而造成血液栓塞。同时,由于羊水中含有的破坏凝血因子的物质,引起迅发性的过敏反应,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使产妇立即发生肺栓塞、休克及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而且,羊水栓塞发病突然,绝大多数孕妇发病前没有任何征兆,且一旦发生情况往往会比较凶险。
哪些产妇容易发生羊水栓塞?
以下几种类型的产妇容易发生羊水栓塞
1、高龄产妇 指产妇分娩时年龄≥35周岁。由于高龄初产妇宫颈坚硬且不易扩张,若宫缩过强,胎头压迫宫颈,则易引起宫颈裂伤、子宫下段破裂,致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有研究发现,30~39岁产妇羊水栓塞发生率高于15~29岁产妇;且在羊水栓塞患者中高龄产妇所占比例为37.6%。
2、生产次数多的产妇 譬如生第三胎、第四胎甚至七八胎的产妇,生产的胎数愈多,发生羊水栓塞症的比率愈高。产妇多次分娩,对子宫伤害较大,每增加一次妊娠,子宫就增加一次风险,特别是子宫下段和宫颈。一旦引起宫颈裂伤,血管断面开放,羊水进入母血循环,增加羊水栓塞风险。
3、剖宫产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处理严重妊娠并发症、挽救母婴生命的重要手段。有研究分析发现,剖宫产产妇羊水栓塞发生率远高于阴道分娩产妇。剖宫产术会使子宫切口静脉血窦大量开放,若羊水不及时吸干净,子宫收缩时易致羊水进入母血循环,从而诱发羊水栓塞。
4、多胎妊娠 多胎妊娠指产妇妊娠宫腔内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胎儿共同孕育。研究发现产妇多胎妊娠可能增加了剖宫产率,从而增加了羊水栓塞风险。
5、子痫前期和子痫 子痫发作时,产妇全身强直、抽搐,羊水可被压入母体血液循环。研究已证实,子痫是羊水栓塞影响较大的风险因素。加产前子痫预防、提高产检质量并施行及时有效的诊疗措施,对提高妊娠结局,降低羊水栓塞风险是积极有效的。
6、其他 前置胎盘、羊水过多、胎盘早期剥离及引产等均为羊水栓塞风险因素。
羊水栓塞能预防吗?
羊水栓塞目前没有公认的危险因素,既无法预防,也无特异治疗。但我们仍然需要做好好预防措施,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1、定时产检 产妇医院做产检,如果发现有什么异常情况,听医生的劝告,尽量配合医生做孕期保健。定时做产前检查,除了羊水栓塞,还有一些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妊娠高血压,早发现早处理。
2、注意饮食和运动 注意合理饮食和运动,防止胎儿长得过大,3公斤左右比较合适。
3、配合医生的急救措施 高龄产妇、早产或过期产者及经产妇,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宫体或子宫颈发育不良的孕妈妈容易发生羊水栓塞,因此要积极配合医生所做的正确处理。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烦躁等不舒服的感觉,要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处理。
4、听从医生建议 产妇要保持一定的体力,争取顺产。具体分娩方式要听医生的建议,不要盲目地选择剖腹产。
无痛分娩将在全国试点推广!
年11月20日,国家卫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