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母胎医学专家论新知
——第十届两江母胎医学论坛第三天
张延新
年11月23-28日,第十届两江母胎医学论坛在线上如期进行。因为新冠疫情影响,此次会议采取线上模式举办,11月23-26日,每晚进行7-8场线上学术讲座,11月27-28日全天进行学术讲座。本次会议由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重庆医院共同主办,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协办。大会主席由重庆医院漆洪波教授、广州医院陈敦金教授共同担任。
11月25日是线上讲座第三天,医院范玲教授、医院王志坚教授主持,分别医院范玲教授、医院王志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程蔚蔚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牛建民教授、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孙路明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王海滨教授、昆明医院马润玫教授进行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
范玲教授(医院):
产后出血早期预警的关键点及处理
产后出血早期预警的关键点包括出血高危因素提前预防,重视孕期血流动力学改变,准确评估出血量,出血处理预警前移。高危因素包括胎盘前置、胎盘植入或胎盘滞留、多次人流刮宫、第二产程过长转剖宫产、产道损伤、助产、巨大儿、多胎、高血压、大剂量使用缩宫素引产、瘢痕子宫、高龄产妇。人体失血早期病理生理改变是自身输血和自体输液,是休克的代偿期。当收缩压在原基础上下降20%,组织灌注下降进入休克状态,当脉压差小于20,会出现微循环障碍。目前临床上评估产后出血的计量方法包括目测法、称重法、面积法、容积法,均不是很准确或者有一定的局限性。30原则:心率升高30次/分,血压下降30mmHg,呼吸达到30次/分以上,红细胞压积低于30%,尿量小于30ml/h,出血量估计在全身血容量的30%以上,这就是非常严重的产后出血。导致死亡的重症产后出血征象包括出血速度ml/min,3小时内出血总量超过血容量的50%,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全身总血容量,缓慢持续少量出血。产后出血的早期预防目的是避免达到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关键是预警时机的设定,更早启动预防性措施,最大力度减少血液丢失。
王志坚教授(医院):
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筛查、诊断与遗传咨询
地中海贫血是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的珠蛋白肽链合成障碍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南方高发,北方少见,包括α地贫和β地贫。血常规检查时出现血红蛋白降低,平均血红蛋白体积82fl,平均血红蛋白浓度27pg,可以诊断地贫。血红蛋白电泳HbA22.5或3.5,静止型地贫、α地贫合并β地贫、β地贫合并缺铁性贫血时可能漏诊。建议孕18周前完成夫妻双方的地贫基因筛查,孕16周后血常规表型筛查均阳性的建议直接基因诊断。产前诊断的指征:重度地贫生育史夫妇、同型地贫携带者夫妇、αβ复合型地贫携带者夫妇、αβ复合型与其中一型地贫携带者夫妇。中间型或重型β地贫患者在计划妊娠之前筛查有无终末器官损伤和处理并发症,建议筛查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完善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肝胆胰脾超声。铁负担情况可通过血清铁蛋白、磁共振检查肝脏铁浓度和心脏铁浓度测定进行评估。重型地贫患者孕期需要输血治疗,以达到血红蛋白80g/L。脾切除术后的中间型或重型地贫患者因为体内存在异常的红细胞碎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建议给予低剂量阿司匹林预防血栓。地中海贫血不是剖宫产指征,分娩时应积极处理第三产程以预防产后出血。
程蔚蔚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
昆士兰妊娠期与产褥期血栓栓塞症(VTE)临床指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程蔚蔚教授解读了年昆士兰颁布的围产期与产褥期VTE防治指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包括深静脉血栓(DVT)和肺血栓栓塞症(PE)。新版指南的亮点:新增妊娠期和产褥期VTE管理系统流程图、风险评估更简,产前产后评估流程合并、对易栓症患者群体评估后进行分层管理、药物预防仍首选低分子肝素,剂量选择更细化。孕前及孕期要进行风险评估分值制定分层预防方案,可以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和治疗。建议妊娠期和产褥期全流程系统管理,产前产后使用同一套风险评估体系,推荐机械联合药物预防,多学科协作确定治疗方案和停药时间,产后根据得分预防7天-6周。VTE预防方式有物理性预防和药物营养,包括加压装置、弹力袜、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华法林、阿司匹林、直接/间接Xa因子抑制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牛建民教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
产科心脏病学:母胎医学的发展与进步
年5月4日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在线发布了《妊娠期患者临床管理涉及的心血管问题》的科学声明,明确提出了产科心脏病学和“孕心团队”的概念。19世纪末期医学专业逐渐细化,20世纪中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