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
急性肺栓塞是静脉系统的(如血栓、气体、羊水、脂肪)栓子,顺血流堵塞肺动脉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具有发病率高,误诊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特征,取决于记录时间和栓子的大小。
(一)肢体导联改变
1.SIQIIITIII现象
即1导联出现明显的S波,1导联出现明显Q波,T波倒置。发生率为10%~50%,常在两周内消失。SIQIIITIII型被认为是肺栓塞常见而重要的心电图改变,结合病情动态观察也有助于诊断。SIQIIITIII型的出现反映了急性右心室扩张(图)。
2、额面电轴右偏
肺栓塞患者QRS电轴可以呈现右偏或不确定电轴。典型的电轴改变多为右偏,多数病例电轴位于90°-°,少见的情况下,可更趋于右偏。
3.ST段变化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既出现ST段下移(30%),也可出现ST段抬高(10%),1、11导联ST段轻度下移或抬高,III导联ST段轻度抬高,可呈弓背向上,ST段下移程度一般较轻,可能与肺栓塞引起的心肌缺血有关。
4,肺型P波及PR段压低
11导联P波振幅增高0.25mV,发生率31%,肺型P波可能由右心房扩大或与心动过速有关。部分肺栓塞患者可出现P-R段压低。
(二)胸壁导联改变
1、T波倒置
胸壁导联T波倒置为急性肺栓塞常见的心电图改变之一(约40%),持续时间至3-6周。最常出现于V1~V3导联(50%),V4,V5导联也可累及(13.6%)。胸壁导联T波倒置多呈对称性,倒置的深浅不等,一般自右向左逐渐变浅,借此可与冠心病相鉴别。
2、.ST段改变
少数患者出现V1~V3导联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图形。与急性心肌梗死不同,本病右胸壁导联ST段抬高程度较轻,且无演变。
3、顺钟向转位
胸壁导联可出现明显的顺钟向转位,有时V1~V6导联均呈rS型。
4、其他右胸导联可出现r波增高,以V2、V3导联最为显著。
(三)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是急性肺栓塞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率多为~bpm。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为25%左右。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也常见于急性肺栓塞患者,多为一过性,可能与右心房肥大和负荷加重有关。
急性肺栓塞使肺动脉血流受阻,导致肺动脉动脉压和右心压力增高,心电图出现右心室扩大图形。右心室壁张力增高可导致局部心肌缺血,心电图出现ST-T改变。肺栓塞患者儿茶酚胺或组织胺释放增加,从而引起心肌细胞水平缺血,出现ST-T改变。
心电图诊断肺栓塞的敏感性,,特异性不强。但心电图改变常能反映肺栓塞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于肺栓塞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效果判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烦燥不安、急性右心衰竭患者,应及早,反复多次描记心电图,使肺栓塞患者及时得到明确诊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