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妇幼新闻与死神赛跑的故事 [复制链接]

1#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越是临近生产,孕妈妈们越是焦虑。每一个怀孕的女人,哪怕平时行事雷厉风行,遇到分娩这件事也会犯纠结。

都说顺产对大人、小孩好,那万一侧切影响了夫妻生活怎么办?

剖腹产要挨一刀,据说恢复难,也痛,想想真是可怕……

那么,顺产还是剖腹产,怎么选才合适?接下来,跟着袋鼠麻麻一起学习一下。

顺产、剖宫产,到底谁说了算?

在临床上,对于没有剖宫产指征,孕妇及其家属要求实施剖宫产手术的,产科医生及助产人员要耐心细致地进行解释;对符合剖宫产手术医学指征的,也要向其充分讲清剖宫产手术的利弊,在知情同意的原则下,严格履行手术签字手续。

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没有义务完全按照患者的要求去做,而应该从专业角度出发,做出于有利于患者的选择;产妇与其家属拥有知情同意的权利,而非命令医生的权利。

当患者提出非医学必要的剖宫产要求,医生有拒绝的权利,但也有耐心细致解释拒绝原因的义务。剖宫产作为一种“开膛破腹”的手术,绝对不是想剖就能剖,而是严格的使用指征的。

一般来说,导致剖宫产分娩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母体本身有问题,二是胎儿因素,三是胎盘、脐带或者羊水因素。

1

母体因素

①孕妇本身患有疾病,不能耐受分娩的过程:

比如孕妇本身有心脏病,如果进行自然分娩,心脏可能承受不了分娩的负荷;或者孕妇有高度近视造成了眼底病变,如果过度用力,可能会造成眼底出血,从而影响视力。

②孕妇骨盆形态异常:

比如骨盆狭窄,不够胎儿进行娩出,或骨盆曾经受过外伤或做过手术。

2

胎儿因素

①多胎妊娠:

理论上来说,所有的三胞胎或三胎以上的妊娠都是需要剖宫产的。而双胎妊娠,如果第一个胎儿是头位,也是可以进行阴道试产的;但如果第一个胎儿不是头位,而是臀位、或者其他的胎位,那就需要剖宫产了。

②胎儿过大:

比如孕妇合并有妊娠期糖尿病,而估计的胎儿体重在8斤半以上,除非孕产妇的骨盆条件特别好,通常是建议剖宫产分娩的。而对于没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来说,如果胎儿的体重超过了9斤,也不建议阴道分娩。

③胎位异常:

目前只有头位的胎儿才具备阴道分娩的试产条件,如果胎儿是臀位、横位或其他胎位,也是建议剖宫产进行分娩的。

3

胎儿附属物因素

胎儿附属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胎盘、羊水和脐带,有时也会作为剖宫产考虑的因素。在分娩期间如果羊水指数小于5厘米,考虑是羊水过少,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宫颈条件不理想,不能够短期内阴道分娩,是要考虑剖宫产的。

另外比如脐带绕颈3周以上,或者胎盘位置比较低,阻碍了胎儿正常娩出的通路,这些情况,也是剖宫产的指征。

4

其他因素

在试产过程中,生产时间比较久,导致产妇过于疲劳,或者是在分娩的过程中有发热等感染的表现,也需要通过剖宫产进行分娩。

可能很多人还记得,17年9月榆林产妇跳楼自杀的消息,26岁的马女士在孕41+1周住院待产,因为胎儿太大医生建议剖宫产,但其家属仍坚持顺产。在分娩期间,产妇两次因为疼痛和家里人说想剖宫产,但均被拒绝了,最后产妇因难忍疼痛,导致情绪失控跳楼。这就属于符合剖宫产指征,应该尽快剖宫产,家属却错误的顺产而造成悲剧。

可见在顺还是剖的问题上,“听医生的话”有多重要。

剖宫产率为何居高不下?这些误区你中招了吗?

很多人觉得,顺产可能要疼一天、两天才能生出来,太痛苦了吧!剖宫产就快多了,进手术室几小时就出来了,又能挑个“良辰吉日”做好准备再生,简直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群众对剖宫产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一些院方考虑经济效益等因素,直接导致了剖宫产手术被普遍滥用,我国剖宫产率畸高。

(图片来自新京报)

一般孕妇和家属主动要求剖宫产,不外乎这几个原因:

●年龄大、身体不好,(自己认为)剖宫产更安全;

●恐惧生产过程,怕疼,剖宫产不遭罪;

●之前是剖宫产,这次也要剖;

●怕孩子缺氧;

●怕顺产损伤盆底、阴道松弛;

●想自己挑个良辰吉日,做好准备再生。

其实这些都不是必须剖宫产的原因,除了最后一个,其他几项在自然分娩情况下也可以达到。

误区1

剖宫产更安全

剖宫产毕竟是“开膛破肚”级别的大手术,即使医生能力再高超、技术再成熟,都有一定风险,比如麻醉意外、子宫收缩乏力大出血、羊水栓塞等等。术后长期切口恢复不良、瘢痕子宫、盆腔粘连等问题,为以后生育埋下了隐患。

对于完全没有剖宫产指征的健康孕妇来说,剖宫产的死亡率是顺产的3倍;剖宫产发生羊水栓塞的风险,是顺产的10倍。因此除非具有明确的剖宫产指征,医生判断不应该剖的情况,都应该尽量尝试顺产。

误区2

顺产太疼,剖宫产不遭罪

因为怕疼而选择剖宫产的孕妇不在少数,然而很多“过来人”妈妈给出了饱含血泪的答案:顺/剖各有各的痛法!顺产是先痛,剖腹产是后痛。

胎儿头颅的最大横径有10cm左右,为了能把他顺利从妈妈的肚皮里解救出来,剖宫产刀口一般也要10cm。麻药效果过去后,刀口所带来的疼痛就会排山倒海而来,而且手术当天晚上最为剧烈难忍。是不是想想都可怕?

而令人恐惧的顺产,也可以通过导乐、无痛分娩等方式来,可以把自然分娩中经历的痛苦降到最低。

误区3

头胎剖,二胎、三胎也得剖

实际上,第一次剖宫产,并不意味着以后所有的分娩都必须要挨刀。

①不存在剖宫产的手术指征:

如第一次分娩的时候,是由于骨盆狭窄而进行的剖宫产分娩,那么这次,您可能依然不能够顺产,因为骨盆狭窄是依然存在的。如果第一次您是由于胎位不正而进行的剖宫产,而这一次胎儿是头位的,您就可以尝试顺产。

②前次剖宫产是子宫下段横切口:

第二胎想要顺产的话,对前次剖宫产手术的方式,也是有一定要求。因为经过剖宫产的子宫,由于存在瘢痕,在顺产分娩的过程中,会存在子宫破裂的风险。子宫下段所受张力比较小,如果第一次采取的是子宫下段横行切口,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就较低,才具备阴道试产的可能。

③胎儿体重不超过8斤:

巨大儿在分娩的过程中,会增加子宫破裂的风险。

④距离上次剖腹产间隔在1~5年

如果上次妊娠是通过剖腹产的方式来分娩的,手术过程也进行得比较顺利,术后也没有感染等情况发生,可以间隔一年到一年半左右再进行第二次妊娠。因为剖宫产手术切口的愈合需要经过纤维疤痕修复、疤痕成熟、疤痕机化三个阶段,这大概需要1年~1年半左右,才能使子宫疤痕肌肉化的程度达到最佳状态。

⑤医院可完成紧急剖宫产手术

建议选择能够完成紧急剖宫产手医院,一方面临床医生会有比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另一方面麻醉科和儿科等相应的科室有比较高的配合度。

只要符合以上这些条件,即使第一胎是剖宫产,第二胎也是有机会顺产的。

误区4

顺产对盆底、阴道损伤大

女星小S(徐熙娣)就直言自己除了怕疼,也是担心会让下面变松弛才会6年剖3次。有的男网友也坦言,担心顺产影响未来夫妻生活质量。

的确,妊娠和分娩过程中,盆底肌肉受到损伤,会导致漏尿、阴道松弛,我们把这些统称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但是比起剖宫产,顺产真的对盆底损伤更大吗?其实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争议。

有调查显示,阴道分娩所导致的尿失禁和选择性剖宫产所造成的尿失禁,两者的发生率相差不是很大。还有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的保护只是暂时性的,并且这种保护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越来越弱。

也就是说,盆底损失不仅仅是顺产导致的,在没有剖宫产指征的前提下,无论顺或剖,都有可能发生。

来源

医知袋鼠

*文章系本平台授权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当然欢迎大家分享朋友圈!

更多精彩点击下方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看更多精彩内容

点在看帮助更多孕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地点:产一科病房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她还不知道啥样呢。昨天我看手机上说的,都吓哭了”查房时,产妇家属真诚的对着我们说。

动人心魄的抢救历程

崔女士的病情,还要从入院那天说起。04月13日,怀孕10个多月的崔女士因先兆临产入院。“孕妇现在42+6周了,要求自然分娩”首诊医师吕美丽在完成对患者的初步检查后立即将这一情况汇报给科主任*杏芝。“严观胎动胎心及宫缩变化情况,充分告知孕妇及家属病情及风险,必要时助产”。产一科主任*杏芝指示道。因过期妊娠,孕妇及家属强烈要求自然分娩。但是,随着宫缩逐渐加强,崔女士首先败下阵来。“不行,我不生了,太疼了。把针拔了吧,这十多分钟疼一次我就受不了,生的时候不是更疼么?”。“咱先忍忍,等宫缩再强点,你如果真是受不了疼的话,咱可以打无痛。生了还是比剖宫产恢复的快。”我们耐心的劝导着。孕妇的情绪平复了些,但是促宫颈成熟效果不理想,第二天,孕妇及家属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上午9点,孕妇进入手术室。“是个男孩儿呢,胖乎乎的”。“嗯嗯,谢谢你们”。胎盘顺利娩出,突然,产妇抽搐了一下,“你怎么了?”“有点胸闷,胸口有点疼”产妇回答道。“血氧90%”产一科*主任和麻醉师郭玮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恐惧。“羊水栓塞”,这是大家的第一反应。“立即启动抢救程序”!“发生羊水栓塞,请速来抢救!”孙主任果断指挥抢救。瞬间,大家都围了过来。“子宫收缩怎样?出血多不多?血压掉下来了。”“子宫收缩好,出血不多”。大家的心更揪紧了。因为骤然出现的低氧血症、低血压(血压与失血量不符合)和凝血功能障碍为典型羊水栓塞的特征,也是羊水栓塞三联征。前两种症状都出现了,更加确定了大家的判断。“不能让病人出现凝血功能障碍”,这是大家内心不约而同的想法。这时,电话响了。“血常规出来了,白细胞……,血凝正常,纤维蛋白原比入院时降低2g”化验室在检验结果出来后第一时间通知手术室。“血浆什么时候到?”闻讯赶来指挥抢救工作的常务副院长郑永强和业务院长陈景贤不约而同的问到。“血站现在正在配血,至少还需要20医院。”“先上纤维蛋白原”!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患者的心率渐渐从降至、、85,病情趋于稳定,大家紧张的心也稍稍的安定了一些。12点,病情稳定,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观察。翻身、拍背、擦脸、洗手、按摩下肢、口腔护理……一次次的护理显示着我们对患者的关爱,病人在我们的精心护理下一步步的康复着。

关心的问候彰显医患亲情

第二天,不放心患者情况的产一科主任*杏芝特意到重症监护病房看望患者。

“有什么不舒服没有?”

“没有,都很好”

“你知道我是谁吗?”

“知道呀,你是*主任,是你给我做的手术,我还听到你跟我说生的是男孩儿。谢谢你,*主任”崔女士笑着说。

“孩子几斤你知道吗?”

“不知道,就感觉当时有点胸闷,胸口有点疼,然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你这是在*门关逛了一遭呀!”*主任感叹道。

04月15日,崔女士病情稳定,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到了产一科病区继续观察治疗。

04月16日,业务院长陈景贤心中惦念着患者的病情,专程抽出时间来到患者的床旁,查看患者的情况。然后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供稿人:产一科高瑾

扫码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