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产妇致死率排在第五位的羊水栓塞,被称为恶 [复制链接]

1#

羊水栓塞产妇是一个比较危弱的群体,因为产妇在生产宝宝的过程中,不仅要承受巨大的身体疼痛和压力,还随时会因为各种过程中的意外有生命危险。羊水栓塞就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发病率极低但是病死率极高的并发症。及时诊断,尽早组织抢救,治疗是存活的关键。所以提前了解羊水栓塞是非常有必要的。

孕产妇直接死亡,排在前五位的疾病

1、产科出血占27.1%。

2、妊妊娠合并高血压症14.0%。

3、败血症,也就是产科感染占10.7%。

4、不安全流产占7.9%。

5、羊水栓塞占3.2%。

排在第五位的羊水栓塞,被称为恶魔抽签。这是因为,“羊水栓塞”总是出其不意的发生、几乎无法预防。产妇出现羊水栓塞,就像被恶魔抽了签一样。不像排在前几位的,有一些病因可循。

什么是羊水栓塞

由于羊水栓塞在准妈妈的分娩过程中虽然发生率很低,但产生的危害却非常大,往往又难以及时处理,很容易导致死亡。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或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发病率为4/10万-6/10万,病死率为60%-80%。

羊水栓塞是由于污染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和促凝物质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近年研究认为,羊水栓塞主要是过敏反应,是羊水进入母体循环后,引起母体对胎儿抗原产生的一系列过敏反应,故建议命名为“妊娠过敏反应综合征”。

羊水栓塞的原因

发生羊水栓塞症的原因,是生产的过程中,羊水里的胎儿细胞、胎脂或胎便等,经由胎盘的静脉进入母体的血液中而造成的。上述的胎儿细胞、胎脂或胎便进入母体的血液循环以后,常常会堵塞肺部的血管,使得肺脏无法得到血液的供应而造成肺脏功能失效。除了肺部的呼吸功能受到影响外,也会阻碍心脏机能,因此会引起胸痛、呼吸困难、面色发青、血压下降、休克、心脏衰竭、四肢痉挛,甚至会出现血崩的现象。

1、羊水栓塞的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羊膜腔内压力增高(子宫收缩过强或强直性子宫收缩);

2)胎膜破裂(其中2/3为胎膜早破,1/3为胎膜自破);

3)宫颈或宫体损伤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血窦。

2、发生羊水栓塞通常有以下诱因:

1)经产妇居多;

2)多有胎膜早破或人工破膜史;

3)常见于宫缩过强或缩宫素(催产素)应用不当;

4)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子宫破裂或手术产易发生羊水栓塞。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其实羊水栓塞的发生跟选择何种分娩方式无关,所以我们不应盲目地选择某种分娩方式,而应该做好预防措施和护理措施哦。

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

羊水栓塞一般出现两个阶段的临床表现:

第一阶段,产妇在羊水成分进人体内后出现肺血管痉挛、严重的低氧血症和右心衰,这种严重的低氧血症可解释少数存活下来的产妇出现神经系统损害。当存活下来的产妇建立起中心血流动力学监测时,这些最初的改变已消失。

第二阶段特点是左心衰竭、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及DIC。左心衰竭的发生可能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减少或羊水对心肌的直接损害。总之,羊水栓塞典型的临床表现最初阶段为严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或低氧血症,随后出现左心室衰竭、肺动脉高压和凝血异常。

羊水栓塞的预防

实际上,不同的分娩方式,羊水栓塞发生的几率、程度不同,羊水栓塞的预防方式也就自然有所区别,所以我们有必要区分开来,深入地进行了解。

1、阴道分娩(自然分娩)过程中,羊水栓塞的预防:

1)人工破膜时需要在宫缩间隙进行,且破膜不要剥破;

2)宫缩过强或强直性宫缩时,应用镇静剂和子宫肌肉松弛药抑制宫缩;

3)不能过多的干扰产程的自然进展(如人工破膜、滥用缩宫素、剥膜等操作);

4)缩宫素引产时,要严密监护宫缩和胎心;

5)缩宫素催产时要有科学的指证,尤其要慎用前列腺素和杜绝肌肉注射缩宫素;

6)高领、多产妇女分娩,应在严密的监护下进行;

7)过敏性体质妇女,尽量等待自然分娩。宫缩乏力、过期妊娠时,应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宫缩,如刺激乳头、适当运动、按摩腹壁等,在胎儿娩出前应用地塞米松。

2、剖腹产手术中,羊水栓塞的预防:

1)严格掌握剖腹产的指征;

2)尽量吸净羊水后在娩出婴儿;

3)腹腔放大纱块,保护子宫切口,防止羊水进入开放的血窦;

4)避免过分挤压子宫;

5)吸净羊水后再娩出胎盘;

6)宫缩剂等胎盘娩出后再应用,避免使用强宫缩剂;

7)对有羊水栓塞高危因素的产妇应提高警惕;

8)出现不典型症状体征时,尽早使用抗过敏药物;

9)产后出血用各种方法处理无效时,应考虑羊水栓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