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治疗专科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命的护航者,你在我就心安城阳第二人民 [复制链接]

1#

手术室里,关系手术成败和病人安危的除了主刀医生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那就是麻醉医生。有人简单地认为,麻醉也就是“打一针,睡一觉”的事,其实,麻醉医生是手术病人的生命“护航者”。当病人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麻醉医生便进入紧张的“战时”状态,每一台手术的背后,都凝聚着他们超乎寻常的心血。

医院,就有这样一位麻醉医生,他对待医术,精益求精,勇挑重担;对待病人,一丝不苟,仁心仁术;对待同事,关心体贴,全心帮助。他就是麻醉手术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世喜,一名优秀的共产*员。“我热爱麻醉医生这个职业,我觉得救死扶伤是件非常崇高的事情。”刘世喜说道。数不清的夜晚,与无影灯为伴直到天亮;数不清的节假日在工作中度过,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从医22年来,虽然很辛苦,也有对家人的愧疚,但他从没想过放弃。他认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医德、精湛的医术和应有的气度。这些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的医学生到现在的麻醉科专家,努力诠释着救死扶伤的从医誓言,也一步一个脚印践行着一名优秀共产*员的准则。

每天面对新挑战,每天帮病人“过关

“医生,请救救我的母亲!”今年4月份的一天,一位92岁高龄的老人因结肠憩室并肠梗阻、结肠破裂、感染性休克、代谢性酸中*、电解质紊乱、合并有冠心病、房颤并室上速被家人送医院急诊科。接到电话,得知老人的情况很不好,刘世喜赶紧来到急诊科参与会诊。“当时老人的情况很危急,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但毕竟老人高龄,而且合并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麻醉手术风险很大,在征得老人家属同意后,我们全力以赴救治这位老人。”刘世喜说。手术中,困难插管、深静脉置管、直接动脉压监测、液体复苏抗休克、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纠正心律失常……老人的心率由多逐渐降至多,血压基本平稳。“这么大年纪的老人能度过难关很不容易,当看到老人被安安全全送出手术室的时候,累点又算什么呢?”

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方面,刘世喜有着扎实的技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一次值班中,刘世喜遇到一例拟行局麻下脑室钻孔引流术的病人,病人术前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和抽搐,他当即判断病人发生了反流误吸并随时有可能出现缺氧窒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果断为病人实施气管插管、气道吸引和呼吸支持,在全麻下完成手术,并采取了一系列急救措施使病人转危为安。像这样的抢救事例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但对于刘世喜来说,每天都是新的挑战,每天都在帮助病人“过关”。

“医学是门永无止境的科学,需要我们不断进取”,这是刘世喜经常说的一句话。医学院毕业后,刘世喜一直从事临床麻醉工作,为提高技术水平,医院进修学习,开阔视野,汲取现代麻醉医学精华,掌握了系统规范的麻醉理论与技术,并通过学术交流、医学网络讲堂、在职研究生教育、刻苦自学钻研学术专著等形式奋发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带动科室业务蒸蒸日上。在城阳区临床麻醉中率先开展了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视频喉镜、光棒引导气管插管等麻醉和监测新技术;带头将超声可视化技术在麻醉科应用;广泛开展骶管阻滞在混合痔PPH手术的应用,减轻了病人痛苦,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优化病人就医体验;主持开展的“舒适化无痛胃肠镜诊疗的临床研究”被城阳区科技局立项为城阳区民生科技项目大力推广;与广州中医院麻醉科携手,建立困难气道联盟协作;确立科室研究方向、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在年的城阳区医疗卫生重点学科答辩中,医院麻醉学科的答辩得到了市级专家的肯定。

“手术前说一句,强过术后千万句”

“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服务态度好,热心耐心,平易近人…”这些都是病人对刘世喜的评价。在搭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方面,刘世喜有“法宝”,那就是“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手术前说一句,强过术后千万句。”这是刘世喜多年来的从医经验和心得。每次术前,他都会对病人进行访视,了解病情,通过与病人沟通,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术中,他总会安慰病人说“不用害怕,睡一觉手术就做完了!”“就是睡一觉的事,等我叫你你就醒了!”术后,他还会继续对病人随访,并进行术后镇痛方面的治疗。

“几年前遇到这样一个病人,是一个患有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中年女性患者准备手术治疗,我术前一天到病房访视时了解到病人还有神经衰弱,经常夜不能寐,加上手术恐惧心理和惧怕疼痛,术前顾虑重重,情绪很不稳定。了解到这些后,我详细解答了病人提出的相关问题,解除了病人的疑虑,缓解她的紧张情绪,并开导她、鼓励她勇敢地配合麻醉手术,告诉她手术时麻醉医师一直会陪伴护佑着她的安全并确保她手术无痛,鼓励她战胜疾病的信心。第二天,当手术顺利结束,病人一觉醒来,得知手术已经顺利结束时,病人非常开心。出院时她和家属特意到手术室门口向我们致谢并道别。”刘世喜回忆说。

麻醉学科是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确保手术病人顺利康复的平台学科,麻醉每一项细微的工作都关系到病人的安危与手术成败。作为科主任,刘世喜注重科室管理,严格落实医疗安全核心制度,抓好麻醉质量控制,加强手术室危机管控与培训,坚决杜绝医疗差错和事故的发生。每天早晨,他都固定拿出半个小时的时间召集科室人员,讨论患者病情,交流麻醉心得,介绍当天手术病人情况。每一次手术,他都认真进行术前访视,掌握患者病情、做好病情评估和麻醉计划,麻醉实施严谨认真、术中严密监测,术后及时随访,环环相扣、一丝不苟,他是这样做的,要求科室的麻醉医师也都是这样做的。晚上回到家,有不放心的病人,他接着就拿起电话询问情况,这都成了习惯。

“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我在科里要求大家要尊重病人、敬畏生命,做一名有温度的医护工作者。从术前、术中、术后,都要做到位,要关心病人,从点滴小事做起,比如手术室里要保持合适室温、及时给病人盖被子保暖,时刻为病人着想。”刘世喜说道。这么些年来,他几乎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假期,他在科里值年夜班最多,节假日期间,除了值班就是在家听班,随叫随到,值48小时班也是常有的事。

平凡的职业非凡的使命,舍小家为大家

刘世喜说,这些年来,对于孩子,他一直感到愧疚。眼看着孩子面临中考,他却没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在孩子上幼儿园时,有一次六一儿童节,幼儿园要求父母都要去观看并鼓励小朋友演出,我那时正好有手术要做,容不得半点分心,孩子妈妈因为是老师有课去不了,我们就错过了孩子的表演,等到下班我赶过去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听别的家长说起来才知道孩子的节目很精彩。”刘世喜说。

在22年的临床工作中,刘世喜一心为病人,以良好的医德和过硬的医术赢得了患者及同事们的广泛赞誉,从未发生过一起医疗差错和事故。“只有把病人真正的当‘亲人’来对待,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病人的信任。”刘世喜说。平凡的职业却有着非凡的使命,他宁愿舍小家为大家。

多年来,他带领科室一班人克服困难、不畏艰辛,医院所有的临床麻醉、急救插管重症复苏和无痛舒适化诊疗任务。他注重带教,放手实践,鼓励创新,毫无保留。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将PetCO2、吸入麻医院全麻常规监测项目,提高了麻醉安全性与可控性。与妇产科携手成功抢救多例产科大出血患者,成功参与抢救了一例羊水栓塞并发DIC、多脏器功能不全患者。加强对老年和危重手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对合并心血管疾病的非心脏手术患者妥善处置使其平稳度过围术期,成功完成多例90岁以上超高龄病人的手术麻醉,其中对一名95岁急性胆囊炎、胆总管结石并梗阻、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感染性休克的超高龄高风险患者成功实施麻醉和手术。对严重多发创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性复苏和损伤控制性手术,防治创伤性凝血病,提高整体救治率。广泛开展无痛胃肠镜、无痛人流、无痛关节复位、分娩镇痛等舒适化诊疗项目,减轻了病人的痛苦,赢得患者的赞誉。医院里以和谐敬业的科室氛围著称,被青岛市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连年被评为城阳区卫医院先进科室。刘世喜本人也先后获得“青岛市卫生系统优秀志愿者”、“城阳区卫计系统优秀科长”、“城阳区年度阳光医生”、医院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