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一年时光转眼即逝
时间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
也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
年全体陕医人
努力奔跑勇敢追梦
留下一串串拼搏磨砺的足迹
细数过去天的点滴
回忆奋斗路上的风景
站在时间轴的节点上
我们深情地回望
一起回顾属于我们的记忆
ICU,重症监护室。因为所收治的病人大多病情危重,且病房几乎与外界隔离,这里往往给人留下神秘又恐惧的印象。24小时亮着的白炽灯,让人无法分辨出白天黑夜。监护仪、呼吸机的滴滴声,都是对生命的呼唤,监护仪上数据的每一个变化都可能预示着一个生命的去与留。在这里,抢救治疗是“家常便饭”,医务人员经常加班加点,随传随到。基本上没有准点吃过饭,准点下过班,基本没有节假日及完整休息日,几乎完全隔离的状态进入病房,仿佛就像进入了“世外桃源”,外面的世界再精彩都和他们没关系。
在ICU,你需要成为半个呼吸科医生、半个心内医生、半个急诊医生......甚至还要成为半个外科医生,集百家之所长还要将其融会贯通。在ICU,聚集着最危重的患者,接收的病人多是严重创伤及多脏器衰竭者,车祸、农药中*、大出血等等,这里上演的不仅是死亡,承载更多的还是希望。希望危重的家人能转危为安、希望昏迷的亲人能尽早醒来。有人说,医院ICU的墙听到过最多虔诚的祈祷,这里的床承载过最多生命的期望。
↑年5月的一个早上,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危重病号一人,诊断为破伤风,请做好准备!”挂掉电话后,ICU医护人员立即备好抢救物品,患者入科后很快就进入到紧急救治工作,ICU主任薛全英认真查体、询问病史。由于破伤风的致死率很高,薛全英与主管医师吕强制定了严密的诊疗计划、组织科室讨论,护士长葛丽丽一遍又一遍交代着各种注意事项:单独隔离、专人操作等等。在大家齐心协力、精心治疗护理下,患者很快转出了ICU。在康复出院的那一天,她带着家人专程来到科室送上锦旗,见到了责任护士刘杰时,所有的感谢都化为了一个深深的拥抱!
↑有这样一些人,他医院,身无分文,无任何身份证明;或虽有家人,但无法取得联系,这些人被称为“无主病人”。
3月,我院急诊科接回一名患者,据路人描述,当时患者一个人倒在路边,身边无人陪同,于是紧急拨打求助。
患者是一位48岁的男性,以无明显诱因突发鼻部出血6小时余入院。患者身份不明,无家属陪护,后续治疗该如何开展?救命不等人!经请示后,院领导指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积极抢救!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将患者收治重症医学科,各项检查、抽血化验、院内专家会诊,抢救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该患者入院后鼻腔间断出血,排黑便,呕血,初步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彻夜守候在患者旁,密切